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畸轩谭红/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多年研究《红楼梦》的成果总结,分为红学新史迹、红学新观点、红学新文献、红学新视角等篇章,从红学史、红学文献、现代红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内容充实、资料丰富并富于思辨色彩。本书包括作者本人的研究文章以及学界就相关问题的争鸣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视角展开了深入的专题讨论,为红学研究者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提供了继续对话的空间。本书具有较强的红学资料、理论和红学史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赵建忠,1963年出生于天津,1989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研究所,1992年毕业后执教于天津师范大学,现为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续书研究》广受业内好评,被认为“对新时期的小说续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参与文化部“恭王府与《红楼梦》”、北京大学“伟大的《红楼梦》”慕课系列讲座及中央电视台等各类媒体策划的“红学”节目,曾发起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
目录
红学新史迹
近代中国三次社会转型与红学批评范式的转换
民国红学的学术特征及其当代回响
社会历史批评研究范式与当代红学
外来文化思潮涌入与红学空间拓展
当代红学六十年的历史回顾及展望
红学史模式转型与建构的学术意义
红学新观点
《红楼梦》作者问题的新探索:“家族累积说”(附争鸣文章)
曹雪芹家世研究存在的不同观点及当代新进展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不同观点论争及新进展
红学:走出“汉学”与“宋学”对立的历史阴影
论《红楼梦》研究中的“悟证”问题
论探佚派红学的主观愿望及客观失误
论红学评点派的文化渊源与批评功能
红学新文献
新发现的脂系《石头记》“庚寅本”考辨(附争鸣文章)
新发现的程伟元佚诗及相关红学史料考辨
新发现清人裕瑞斋名印章“凄香轩”考辨(附争鸣文章)
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作者考辨
新发现的清人《六续红楼梦》文献之考释
新发现的《红楼觉梦》及张船山文献叙录
新发现的《红楼梦》续书及相关文献考辨
刘心武“秦学”及其新续《红楼梦》指摘
《红楼梦》续书的最新统计、类型分梳及创作缘起
红学新视角
“非经典阅读理论”在《红楼梦》续书研究中的尝试
大观园“原型”探索及《红楼梦》研究中的两种思路
仿红作品《儿女英雄传》的“崇武尚侠”集体无意识
仿红系列作品“狭邪小说”的多重意蕴
仿红作品《新红楼梦》《风月鉴》透视
《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当代继承问题
附录
曹雪芹与《红楼梦》研究史事系年(1630-2018)——据《红楼梦大辞典》增补
导语
“红学”能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独占鳌头、领尽风骚且受到国际汉学界瞩目,是和这一学科的现实参与意识分不开的。
本书作者立意在寻找一种属于中国的叙事范式,或者说是中国人独有的抒情方式。该书涉及了最大范围、最广作品的现当代作家,寻绎了复杂的文学线索,对文学的流变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将文学的通变规律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畸轩谭红/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建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65450
开本 32开
页数 4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9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16
CIP核字 2019228395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