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导游景点讲解的必备锦囊,是自助旅游者的出行宝典,是了解各旅游景点内幕的案头必备书。书中未你讲述与各地旅游景点有关的神话传说、明间故事、逸事趣闻!

编者并没有亦步亦趋地记录有关旅游胜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民族风情,而是摒弃了一些随心所欲、任意附会的内容,力求保持民间传说的人、事、物的复合形态,尊重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编写时编者还参阅了一些地方性的旅游、报章及网络资料,还从导游员那里得到很多口碑资料。

内容推荐

编者编写《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这本书的目的,不是猎奇般地表述某些传说或民俗故事,而是旨在发掘和凸显旅游景观背后的信息。如果将旅游胜地的景观比喻为“硬件”的话,那么编者在书中提供给读者的则是关乎景观的“软件”。这种“软件”能够满足旅游者在造访旅游胜地时所产生的求知欲望,帮助旅游者了解到与景观密切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丰富旅游生活的情趣,加深游客对景观内涵的理解。同时,这套书也是导游员的讲解素材,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民俗、历史、传说及小吃故事,这对于导游员丰富自己的讲解素材库将会有很大的裨益。导游员既可把它当做故事来读,也可将它作为工具书,随时学习并在带团中实践。

目录

出版说明

北京

 鲁班暗示建角楼

 故宫太和殿的鸱吻

 威严的华表

 钟鼓楼的钟声

 老和尚与昆明湖

 颐和园牛尾传奇

 什刹海的传说

 红螺寺得名缘由

 御赐金耳环

 两年选定十三陵

 十三陵石像生为何都有伤痕

 乾隆数狮子

 七郎坟·教子台·守三关

 大栅栏是怎样得名的

 严嵩的绝笔

 严嵩与六必居

 栗子面小窝头

 枣糕的来历

 冰糖葫芦的传说

 刘伯温巧建紫禁城

天津

 朱棣给天津赐名

 康熙御题“海光寺”

 血染青龙潭

 天津杨柳青的由来

 万松寺的得名

 盘山舞剑峰的传说

 戚继光智胜胡北虎

 黄崖关寡妇楼的传说

 武清青坨的故事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

河北

 朱元璋给山海关命名

 乾隆微服过关查腐败

 乾隆棺椁顶石门

 孟姜女告状

 棒槌山与蛤蟆石的传说

 承德的弯月照金樽

 金山岭长城的将军楼

 雾灵山为什么又叫五龙山

 木兰围场的传说

 鲁班一夜建好赵州桥

 嶂石岩的传说

 宝镜变明珠的自洋淀

 卧牛城的变迁

 唐山麻糖的由来

 马家铺的卤煮鸡

 金丝杂面誉神州

 一篓油水饺的故事

 凤凰山的传说

 栖云寺的传说

 邯郸的由来

 卧牛城与邢台的故事

 张家口的由来

 抵挡石勒十万兵的河

 喜逢口的传奇

 棋子烧饼的传说

山西

 晋祠的传说

 晋祠一绝:难老泉

 “不系舟”的故事

 法爱赎罪与人皮鼓

 清凉石的来历

 杨五郎铁棍击韩昌

 绵山与寒食节

 北岳恒山舍身崖的传说

 普救寺的传奇故事

 寻根祭祖的洪洞大槐树

 永济五老峰逸闻

 薛仁贵的寒窑

 味美香酥的鸳鸯饼

内蒙古

 呼伦和贝尔的化身

 神秘的呼伦湖

 寄予深情的马头琴

 声名远扬的敖包

 西王母分割居延海

 虎庙的来历

 成吉思汗的拴马桩

 王昭君功德无量

 猴头蘑的传说

 阿尔善的圣泉

 锡林郭勒河的传说

 神秘的额济纳黑城

 千年不朽的胡杨神树

 浪漫的苏泊诺尔

 嘎顺诺尔苦涩的缘由

 蒙古包后立木杆的缘由

 涮羊肉的由来

河南

 少林寺的传说

 稀世奇味的蟠龙宴

 脾气不同的将军柏

 老子留在函谷关

 左慈变石羊的传说

 程门立雪拜伊川

 螭龙石雕上的马蹄印

 初建铁塔谢鲁班

 包公的照妖镜

 商丘阏伯台的传说

 缑山是怎么得名的

 吕蒙正立志

 倔犟不屈的“焦骨牡丹”

 从天而降的葛巾紫与玉版白

 洛阳金水河的由来

 负图寺的传说

 汉高祖芒砀山斩蛇

 为岳飞雪恨的杂烩菜

 水席的魅力

山东

 武则天登泰山封禅

 岱庙为何像金銮殿

 岱宗坊的由来

 云桥铺设为碧霞

 普照寺的“一品大夫”松

 五大夫松传说

 丈人峰的传说

 盼夫归来的望夫松

 探海石的来历

 为皇帝接驾的飞来石

 石敢当的故事

 青桐仙子的女儿茶

 凤鸟欢唱太平歌

 乾隆祭孔的故事

 孔鲋藏书保典籍

 留仙亭的传说

 鲜桃石的来历

 “石老人”望女礁

 莫邪岛的传说

 八仙过海显神通

 饺子蘸墨吃的王羲之

 禹城的宫廷黄扒鸡

 碧霞元君祠的由来

辽宁

 沈阳故宫“石经幢”的传说

 乌鸦护身保红龙

 拉古仙和桃花的故事

 杏梅仙的美德

 老铁山的金缸

 神鞭赶不动的闾山

 神桥笔架山

 大连的由来

 老虎滩的故事

 棒槌岛的传说

 望儿山上盼儿归

 五女山的传说

 千朵莲花竞相开

 本溪水洞神奇多

 木鱼石的故事

 仙人台的传说

 努尔哈赤点将台求贤

 老汗王敕建温泉寺

 镇邪驱魔的葫芦岛

 无头碑雪冤的故事

 孤雁与南果梨

吉林

 鸭绿江是怎么得名的

 降住火魔铸天池

 龙潭山的神燕斗孽龙

 关门砬子的传说

 高句丽的传说

 丸都山鲤鱼退兵的传说

 公主岭的由来

 神奇的净月潭

 囚禁宋帝的偏脸城

 姜子牙封神与灯笼杆

 茄秧水治冻伤的传说

 仙女传授的长寿面

 李连贵熏肉大饼

黑龙江

 黑龙江的传奇故事

 大黑龙与松花江

 望夫礁与鹳鸟

 玛瑙石的传说

 漠河的金葡萄架

 莫名其妙的胭脂沟

 北极光的故事

 宝镜磨出镜泊湖

 红罗女的宝镜

 仙女点出五大连池

 “药池”的来历

 驱邪避灾的冰灯

陕西

 世界柏树之父——黄帝手植柏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由来

 将军柏留有挂甲痕

 “龙宴酒”的传说

 法门寺卧虎石的传说

 巧姣跪石的传说

 大雁塔的得名缘由

 骊山烽火台逸闻

 华清池的传说

 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

 西岳华山的来历

 宝鸡是怎样得名的

 山阳古塔镇龙山

 武家坡寒窑故事

 赵匡胤输华山

 华山斧劈石的故事

 白鹿原的传说

 起源于陕西的“福照壁”

 陕西的牛羊肉泡馍

甘肃

 麦积山掌故

 “酒泉”名考

 人文始祖伏羲的传说

 人皮鼓的故事

 龟盖山与左公柳

 洁白的晒经石

 冰道运石与山羊驮砖

 定城砖与击石燕鸣

 镶嵌玉石的玉门关

 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莫高窟的来源

 沙漠里的“魔鬼城”

 武威(凉州)的由来

 宁夏

 凤凰城的传说

 青铜峡的由来

 宝湖的由来

 老龙潭的神奇传说

 青龙潭的传说

 沙坡鸣钟的故事

 承天寺塔的故事

 锅盔的由来

青海

 青海湖的传说

 青海湖的神秘“海怪”

 日月山和倒淌河是怎样形成的

 文成公主庙的传说

 西宁虎台的传说

 塔尔寺大银塔的传说

 塔尔寺的酥油灯

 折箭教子的故事

 骆驼泉的传说

新疆

 天池仙境世绝殊

 火焰山的美妙传说

 高昌城玄奘的讲经台

 楼兰古城的传说

 博斯腾湖的故事

 眼泪流成的罗布泊

 公主堡的往事

 公主峰的凄美传说

 千泪泉滴诉钟情

 “死亡之海”的传说

 哈萨克族的由来

 香妃墓的传说

 新疆的风味食品——馕

 若羌红枣的传说

浙江

 康熙误题“曲院风荷”

 白居易与白公堤

 苏公堤与东坡肉

 西泠桥畔两奇女

 林逋与放鹤亭

 老虎“跑地作穴”的虎跑泉

 “灵隐寺”为何又称云林寺

 断桥相会的传说

 寓意丰富的六和塔

 飞来峰的神话

 凤凰山的传奇故事

 南屏钟声传千古

 宝石山与蹬开岭

 梁祝爱情亘古传

 莫干山是如何得名的

 古洞畸穴,雁荡一绝

 “犀牛望月”的传说

 香客云集昭灵宫

 短于姑的道头

 不肯离去的观音

 观音点石生紫竹

 佛试蛇心的“心字石”

 观音为什么总是赤着脚?

 磐陀石与观音说法

 大禹陵古迹与传说

 王羲之与书法圣地兰亭

 徐文长与青藤书屋

 沈园与《钗头凤》

 南国书城天一阁

 文天祥与江心屿

 佛印给“五柳鱼”改名

 杭州的西湖醋鱼

福建

 福建、八闽的由来

 罗星塔史话

 寿山石的传说

 太姥山神话的传说

 大孤山上姑嫂塔

 蔡襄与洛阳桥

 摩尼教与草庵

 螺女庙的传说

 南北对峙姐妹山

 南山寺铜钟的传说

 水仙花的得名

 福州榕树的传说

 福建石竹山传说

 武夷山鹰嘴岩的传说

 武夷山酒坛峰的由来

 “大王”与“玉女”情断铁板嶂

 水上一线天

 武夷山悬棺之谜

 朱熹与丽娘的故事

 广济祖师与三平寺

 “乾坤清气”的由来

 妈祖与妈祖庙

 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

 郑成功与日光石

 黄慎墓前识品格

 福橘与橘灯

 净峰山与李铁拐

 莆仙戏的历史传说

 福建建兰的趣闻

 “佛跳墙”的传说

 闽西客家与薯包子

 戚继光与“光饼”

 太极芋泥的趣闻

 福州民俗小吃“锅边糊”

 厦门小吃海蛎煎

 名茶“铁观音”的来历

 大红袍的奥秘

江苏

 虎丘山与虎丘塔的由来

 寒山寺得名之故

 取利之末的茉莉花

 布袋和尚的传说

 唐寅虎丘遇秋香

 郑板桥吟诗退小偷

 苏东坡金山寺输玉带

 法海洞前说法海

 欧阳修与平山堂

 扬州八怪“怪”在何处

 金山寺与水陆道场

 千古孝女窦娥墓

 羊山岛火星潮之谜

 鲜美的沛县龟汁狗肉

 苏州陆稿荐的酱肉

 常熟的“叫花子鸡”

 连云港的砂锅炖驴肉

 南通的西亭脆饼

 苏州民间的独特服饰

 扬州的“捏面人”和“吹糖人”

 扬州溱潼的会船节

 彩绘、雕琢的屋脊

上海

 城隍庙与豫园

 上海城隍的故事

 “沪”由何而来

 九龙抢珠的传说

 玉佛寺的传说

安徽

 黟山更名黄山的缘由

 飞来石的由来

 石猴子为什么观海

 “天生梦笔绽鲜花”

 仙人晒鞋(靴)的爱情传说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

 天都峰上的仙桃石

 仙女化作的白鹅岭

 仙人指路峰的传说

 仙女绣花的故事

 李白醉酒更名九华山

 闵公施地辟道场

 金乔觉《送童子下山诗》的由来

 九华山的肉身菩萨

 包河藕无丝的缘由

 齐云山的传说

 铜陵的天井奇观

江西

 庐山得名的传说

 “山南之美数秀峰”

 朱元璋与御碑亭

 序以阁名,阁以序传的滕王阁

 玉女掷鞋的大孤山

 景德镇制陶的传说

 麻姑与麻姑山

 麻姑献寿的传说

 孽龙洞的神话

 武宁的八宝什锦汤

 武宁美味“金镶玉”

 庐山的云雾茶

湖北

 黄鹤展翅舞翩跹

 摔琴祭知音的故事

 别出心裁考孔明

 诸葛亮吵闹而出师

 “闭月羞花”又一说

 孔明巧设葬身计

 庞统为刘表测字

 丞相碰了一鼻子灰

 龟蛇二仙的贡献

 东湖的神奇故事

 血染沙川鹦鹉洲

 鲤鱼含尸送屈原

 秭归不拴牛鼻绳的缘由

 神仙点化仙人桥

 三游洞的传说

 踏遍青山为“本草”

 木兰山与木兰将军

湖南

 湘水神的悲剧

 七棵银杏树的神威

 永远相依做夫妻

 罹送美味菌

 人喊马嘶的神堂湾

 白鹤泉的仙情

 “惟楚有才”真有才

 祝融取火的传说

 泄露天机惹祸身

 蔡伦造纸的传说

 南岳禅林磨镜台

 土家吊脚楼的传说

 真假《岳阳楼记》雕屏的传说

 陶渊明与桃花源

 黄道真与秦人洞

 祛瘟败火的擂茶

 烤鸭的来历

 永顺酸菜的魅力

四川

 峨眉山的来历

 “锅儿顶”的万年寺

 听琴台与弹琴蛙

 珙桐的传说

 遇仙寺的由来

 峨眉山的佛光奇观

 神秘的九老洞

 女娲遗落的天门石

 威震三江的乐山大佛

 神秘的四姑娘山

 三星伴月的传说

 四川达州的灯影牛肉

 蒙山顶上茶

 四川的麻婆豆腐

重庆

 三峡神女峰的传说

 孟良梯与“倒吊和尚”

 “白龙出井”的白帝城

 阳台暮雨的传说

 神萝卜化成的小夔门

 酒醉丧身误大事

 天泉飞雨的奇观

 情人峰的故事

 大宁河水口的传说

 银龙伏卧的银窝滩

 仙人博弈的会仙台

 重庆大足石刻的缘起

 赵智凤与“牧牛图”

广东

 羊城的由来

 岭南绿荔的传说

 白云山与蒲涧

 景泰禅师寻水源

 包拯与“砚渚清风”

 “贞山头白为谁愁”

 仙女湖与卧佛山

 仙佛争名的广济桥

 潮州功夫茶的逸闻

 砂仁仙子的传说

 白云猪手的由来

广西

 神仙洞府七星岩

 象鼻守卫英雄

 南国红豆最相思

 漓江的九十九道弯

 鱼峰山与刘三姐的传说

 “奇秀书童独沾光”

 灵渠的三将军墓

 桂林的马肉米粉

 神鞭驱赶的山峦

海南

 “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的来历

 鹿回头的传奇

 天涯海角的由来

 五指山的神秘故事

 万泉河的故事

云南

 大理的风、花、雪、月

 蝴蝶泉与蝴蝶会

 “回声神”阿诗玛

 赶石而成的石林

 玉皇发现抚仙湖

 孤山的连心石

 抚仙湖湖底遗址之谜

 逃婚女化作的姑娘崖

 香格里拉的由来

 激怒山河的虎跳峡

 玉龙雪山黑龙潭的故事

 哈巴雪山是怎样变成歪脖山的

 口味鲜美的过桥米线

 歪打正着的路南卤腐

 回味无穷的三道茶

 大理的由来

贵州

 黄果树瀑布的传说

 侗乡风雨桥的神话

 侗乡鼓楼的传说

 香炉山是怎样变矮的

 玉树临风的太子石

 天仙桥与舍身岩

 仙女传授蜡染技术

 茅台酒的传说

 贵州名菜“宫保鸡丁”

 威宁荞酥的传说

西藏

 文成公主与大昭寺

 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菩萨眼泪变天湖

 不败之湖的神奇故事

 藏南的“睡美人湖”

 木碗的来历

 别具一格的唐卡

 藏族酥油花的来历

 格萨尔王的传说

香港

 香港地名的由来

 九龙的得名

 “扯旗山”的来历

 道风山的基督丛林

澳门

 澳门得名的逸闻

 “普济寻幽”的风采

 澳门为什么会成为“赌城”

台湾

 与大陆相连的半屏山

 神鹿引出阿里山

 夫妻斗蛟的日月潭

 白鹿馈赠的日月潭

 空槽独木始做舟

 澎湖列岛的由来

 玉雕成山的故事

 台湾的民族信仰

 台湾端午的竹排拔河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相传,在明永乐四年(1406年)初建紫禁城的时候,工程总管根据皇帝的意见,提出了一份庞大、完整的帝王宫殿群建设规划草图,即宫殿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主轴线上外朝建三个大殿,作为皇帝行使权力、登基庆典、召见群臣的主要场所,内廷宫殿较多,主要作为皇帝处理日常工作的宫院,也是皇帝、家族居住、奉神、收藏、玩乐的场所。主殿的两翼要建一些侧殿。另外,在四个城角还要建角楼,其具体的式样,则要求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大批能工巧匠们来确定。因此,一开始,这些能工巧匠就为这四座角楼的式样和建筑技术发愁。

有一天,能工巧匠正在发愁的时候,工地上来了一位悠闲的老者,手提着蝈蝈笼子,坐在师傅身边跟师傅问这问那。工匠们正为宫殿的样式揪心呢,没有工夫跟老者闲聊。老者说:“年轻人,发什么愁啊?”“老人家,你烦不烦?有句俗话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们正着急呐,哪儿有空跟您聊闲天啊。”老者忙说:“好,好,你们忙,我马上就走,省着影响你们发愁。”说完起身,拍拍屁股就走了。有位师傅发现老人把蝈蝈笼子落下了,忙喊:“老大爷,您的蝈蝈笼子——”老者回头说:“你们留着看看吧,兴许能派上用场。干什么事得动脑筋,光发愁没有用。”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工匠们一听老人话里有话,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老头说他的蝈蝈笼子兴许有用,咱们看看。”他这一说,大伙才注意起蝈蝈笼子来。这一看,立马发现老人的蝈蝈笼子与众不同之处。初看是一个蝈蝈笼子,左右侧看,则是一个殿堂的模型,“哎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殿堂模型吗?”有的应答:“是呀。”有人喊道:“你们看,龙脊上的飞龙翔凤,四角高挑铜铃……”有位年长些的工匠说:“谁腿快,快把老人家请回来。”有个年轻人找了半天也没有看见老人的身影。年长的工匠略有所悟地说:“这是鲁班祖师给咱们指路来了。快谢祖师爷。”说完,起身便朝老者走的方向谢拜,工匠们也跟着磕头。

后来,这些能工巧匠在鲁班祖师的蝈蝈笼子启迪下,很快就把宫殿群的建筑样式设计出来,并建成了壮丽辉煌的紫禁城角楼。

故宫太和殿的犼吻

在宫殿、寺院的正脊和两条垂脊的交合点上,往往以龙等饰物作为殿脊兽,一方面可以增强宫殿的威严,使其更加壮观神采;另一方面,又是镇火、防灾的吉祥物,还有防水作用。如故宫太和殿上的殿脊兽鸱吻,好像一个张着血盆大口、露着獠牙巨齿的龙头,它的外皆(同“眦”,音zi,指眼眶)已经裂开,愤怒地吞噬着屋脊,在它的后颈部还插着一把锋利的宝剑。这是怎么回事?是谁致它于死地的呢?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死了以后,按规矩他的大儿子本应继承王位,但小儿子也想登上王位的宝座。二人互不相让,最后兄弟商定:以比赛论输赢。比什么本领呢?很简单,谁吞进屋脊谁就继承王位。大龙子满肚子坏水,他心生一条毒计,表面上却谦和地说:“我是大哥,你是小弟,哥让小弟先吞,你吞进去,王位就是小弟的。”小龙子说:“多谢大哥。”

于是,小龙子就张开巨口,开始吞屋脊。因屋脊太大了,要吞进去谈何容易,他使劲地把嘴张大,连外皆都裂开了,差一点眼珠子都快进出来了。正当小龙子运足全身之力欲吞进屋脊之际,心肠毒辣的大龙子下了毒手,他从后边猛力地把宝剑插进小弟的后颈。可怜的小龙子就这样活活地被钉在屋脊上。死前,小龙子虽然认清了大哥的真面目,但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就被大哥的宝剑夺去了生命。他的愤怒,他的悔恨,都溢于龙颜。

威严的华表

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前矗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凌云华表。那么,华表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呢?这里有一段传说。

华表,古已有之。华表的雏形是尧立的诽谤木,是用来书写不同意见的,后来成为指示行程的路标,最后演变成宫殿、陵墓的象征性标志。华表,又称擎天柱,由栏杆、须弥座、地衬石及蟠龙盘绕的柱身、云板、承露盘、望天犼(音hou)七部分组成。从座外栏杆、栏板、望柱到承露盘共雕刻各种形态的行龙、蟠龙97条。

相传,汉武帝信神,他听说雨露滋补养身,人食之能长生不老,就令人在华表上安上承露盘,盘上放着仙人掌,用来承接日月精华凝聚成的甘露。饮用甘露的结果,并不能扭转不老不死的必然规律。既然皇帝也不能永远活于世上,那么在位的皇帝就应专心治理国家才对。于是,不知何时就把承露盘上的仙人掌换上了望天犼,变成宫殿或陵墓的象征了。

为什么换呢?据传说,犼是东海中似马非马、似犬非犬的怪兽,身上有鳞,颈上长满长毛,它吼声震天,力大无比,能把天托住,有犼在天就塌不下来;它凶猛异常,能人海翻涛,能腾云驾雾,能口喷火焰,一犼能抵挡几条龙,可以说狃是龙的克星。用犼作为望天兽,目的在于监督真龙天子好好工作。P2-3

序言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产业。随着我国的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旅游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各地举办的旅游、民俗节庆活动,不仅发挥了经济发展的内驱力作用,也使得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旅游胜地凝聚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积淀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财富。那些世代流传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掌故,以及那些体现地域风采的民俗风情,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地被传承、衍变和创新。它们寄寓着人民群众的气质、情操、爱憎和理想,体现出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审美追求。这种文化的积淀,对于异地或异邦的旅游者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他们不仅在这种积极的休闲活动中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还在领略斑斓多姿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熏陶。

民俗与传说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对某个地域的民俗与传说的了解,有助于认识这个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审美追求和生活形态,有助于揭示出超物质的思想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的目的。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民俗风情,是劳动大众的精神产品,它的生产方式属群体性的审美活动。它是多少代人反复加工、完善的杰作。其审美深刻性主要表现于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这种历史积淀包含着社会心理的深刻内容,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传统延续。因此,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探寻这些群体审美意识的表现及内涵,有助于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特征。这对异地或异邦的旅游者来说,无疑是个额外的收获。

我们编写《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这本书的目的,不是猎奇般地表述某些传说或民俗故事,而是旨在发掘和凸显旅游景观背后的信息。如果将旅游胜地的景观比喻为“硬件”的话,那么我们在书中提供给读者的则是关乎景观的“软件”。这种“软件”能够满足旅游者在造访旅游胜地时所产生的求知欲望,帮助旅游者了解到与景观密切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丰富旅游生活的情趣,加深游客对景观内涵的理解。同时,这套书也是导游员的讲解素材,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民俗、历史、传说及小吃故事,这对于导游员丰富自己的讲解素材库将会有很大的裨益。导游员既可把它当做故事来读,也可将它作为工具书,随时学习并在带团中实践。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并没有亦步亦趋地记录有关旅游胜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民族风情,而是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兼收并蓄、广纳博取、提炼精华、突出主干的原则,摒弃了一些随心所欲、任意附会的内容,力求保持民间传说的人、事、物的复合形态,尊重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编写时我们参阅了一些地方性的旅游、报章及网络资料,还从导游员那里得到很多口碑资料,使我们从中获得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借此机会向这些资料的署名和未署名的同志朋友们,致以由衷的谢忱!

赵朕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38840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