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多维视角下的城乡社区融合 |
内容 | 内容推荐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城乡社区融合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本书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将城乡社区融合问题置于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二元”框架下,具体考察了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基层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社区内各居民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本书从体制与权威、空间与网络、信任与组织三个维度阐述了城乡社区融合的问题与路径。 作者简介 邱国良,1974年出生,江西省贵溪市人。200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现为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治理。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国家政策变迁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化时期的社区发展 第二节 国企改革与社区发展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与社区发展 第四节 就地城镇化与社区发展 第二章 族群与阶层:社区融合的结构性障碍 第一节 族群差异:空间分布与情感隔阂 第二节 社区分层:职业分化和意识冲突 第三章 体制与权威:社区融合的主导力量 第一节 社区治理体制与实践 第二节 社区权威与多元秩序的建构 第三节 包容性治理:社区融合的向度与路径 第四章 空间与网络:社区融合的公共场域 第一节 公共空间与关系网络概述 第二节 社区公共空间变迁与人际网络 第三节 空间再造的原则、路径与挑战 第五章 信任与组织:社区融合的居民纽带 第一节 信任:社区融合的心理基础 第二节 社区信任的分化、根源及影响 第三节 多元共治:社区信任与融合的路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导语 本书认为城乡融合研究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信任度,关键是推动不确定性的人际信任向确定性的制度信任转变,它需要加强包容性制度建设、实现社区包容性治理。社区包容性治理应至少包含治理主体、政策规范、行为监督、成果分享等四个方面:治理主体的包容性要求吸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各个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政策规范的包容性则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兼顾各方利益、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包容性的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政府部门或社区组织履行职责的过程应置于社区居民及公众媒体的民主监督之下;成果享有的包容性要求应给予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更多的政策关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多维视角下的城乡社区融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邱国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09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4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18200797 |
中图分类号 | F29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