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边城阅读课(附边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边城》构筑了一个充满真、善、美,同时又略带感伤的世界。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整部作品在现实主义中融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最为突出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阅读课(附边城)》以“原典+阅读课”的形式呈现。原典是大家名著,选取师生喜闻乐见、适合阅读的版本。“阅读课”上引用的原典放在手边,方便随时翻阅,跟“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目录 第一章 经典溯源 第一节 成书历程 一、第一版:《国闻周报》连载本 二、第二版:初版单行本 三、第三版:修改单行本 四、第四版:改定本 第二节 本书影响 一、乡土文学的一次新创作 二、回归人性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发展脉络 一、《边城》的创作期 二、《边城》的失落期 三、《边城》的辉煌期 第四节 文学地位 一、沈从文是中国文坛独具特色的一员 二、沈从文的作品是中国文坛 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章 阅读门径 第一节 阅读前的准备 一、乡下人沈从文 二、城市中的沈从文 第二节 正式阅读 一、通读 二、品读 三、解读 第三节 阅读完成后的情感共通及其呈现方式 一、用朗读的方式呈现情感共通 二、用写阅读随笔的方式呈现情感共通 第三章 名家视点 第一节 名家评论 一、语言名家的评论 二、艺术名家的评论 第二节 研究学说 一、田园牧歌说 二、挽歌说 三、原型探究说 第四章 延伸导航 第一节 沈从文传记研究 一、沈从文《从文自传》 二、金介甫《沈从文传》 三、凌宇《沈从文传》 四、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 第二节 沈从文及其作品研究 一、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 二、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 三、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四、刘洪涛《湖南文学与湘楚文化》 第三节 沈从文的其他作品 一、《凤凰往事》 二、《湘行散记》 三、《沈从文谈艺术》 第五章 研究旨要 第一节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一、文献的类型 二、文献的获取 第二节 如何确定选题 一、确定选题的原则 二、确定选题的方法 第三节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究报告概述 二、研究报告的内容 三、研究报告示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边城阅读课(附边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婉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5530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高中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6 |
CIP核字 | 2019129717 |
中图分类号 | G634.3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