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KGB克格勃全传(图文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枪杀末代沙皇、叶若夫旋风、佐尔格在中国……本书以重大事件为线索,以翔实具体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既介绍了克格勃特工组织的成立背景,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克格勃从前苏联时代到俄罗斯独立后的代表性间谍活动和故事,比较全面地揭开了克格勃这个世界上曾经最强势间谍组织的神秘面纱。

内容推荐

克格勃是成立于前苏联时代的反间谍机构,以其高超实力而著称于世,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

本书稿以时间为顺序,以重大事件为线索,以翔实具体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既介绍了克格勃特工组织的成立背景,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克格勃从前苏联时代到俄罗斯独立后的代表性间谍活动和故事,比较全面地揭开了克格勃这个世界上曾经最强势间谍组织的神秘面纱。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契卡——红色卫士

 1 列宁的逼不得已

 2 战绩与恐怖同在

 3 枪杀末代沙皇

 4 洛克哈特阴谋

第二章:开始还是结束

 1 一个准克格勃

 2 第一总局

 3 落幕是为了开始

第三章:基洛夫之死

 1 列宁后的苏联

 2 谁杀了基洛夫

 3 特务头子亚戈达

第四章:嗜血侏儒

 1 叶若夫旋风

 2 把前任拍在沙滩上

 3 魔爪伸向军人

 4 布哈林之死

第五章:主席贝利亚

 1 干练的书记

 2 卡廷森林惨案

 3 与斯大林的纠结

第六章:贝利亚之死

 1 暗杀斯大林?

 2 斯大林死后

 3 谜一样的死

第七章:间谍之皇佐尔格

 1 被遗传的信念

 2 佐尔格在中国

 3 在东京

 4 赫鲁晓夫的电影

第八章:克格勃门徒的崭新一页

 1 吕德克之死

 2 “顺手牵羊”响尾蛇

 3 把FBI特工拖下水

 4 嫉妒惹的祸

 5 神奇追杀

第九章:情色间谍无间道

 1 女情色间谍无处不在

 2 首相的妻子

 3 卡列尼娜的讲述

第十章:普京·克格勃

 1 “我对克格勃向往已久”

 2 “我愿以我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效力”

 3 “我从来不惋惜在那里度过的岁月”

第十一章:克格勃的终结

 1 最后一任主席

 2 8·19事变

 3 “阿尔法”的失败行动

 4 克格勃的终结

第十二章: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较量

 1 窃听无极限

 2 “千面人”阿贝尔

 3 求爱行动

试读章节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困难。还有正在酝酿的难题等着列宁去破解。苏维埃政权一诞生,之前被推翻的沙皇以及旧官吏、将军、资本家、地主等,互相勾结起来,从事各种反革命的破坏活动,他们的用意自然再明显不过,那就是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从十月革命成功的那一天起,列宁就始终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虽然在短短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资产阶级分子并没有大的动作,但布尔什维克明显感觉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氛。

局面被打破的时间是在1917年12月19日,苏维埃政府截获了前临时政府,也就是资产阶级政府“小部长会议”号召全体官吏举行全俄规模怠工的电报。列宁在得到这份电报后,立即找来十月革命的中坚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对他做出指示:在此情况下必须要“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旨在通过最有力的革命措施来弄清同罢工一类现象做斗争的可能性”。

第二天,列宁再写信给捷尔任斯基,他强烈谴责资产阶级的不耻行径,认定他们犯下了滔天罪行,并要求捷尔任斯基就在今天拿出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的方案来。当天晚上,捷尔任斯基就在致苏维埃政府的报告中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别以为我会寻求革命的公道途径。我们现在不需要公道,现在是面对面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我建议并请求建立一个同反革命进行革命清算的机构。”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就在会议结束后的当天晚上,一个旨在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的特设委员会成立了。这就是“全俄肃反委员会”,其全称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是“契卡”。

契卡即是后来克格勃的前身。它的标志上有盾牌和剑的图形,盾象征着捍卫革命,而剑则象征与敌斗争。契卡的成员在每月的20号领取工资,因为这一天正是该委员会的成立日,直到克格勃时代仍旧如此。其总部设在莫斯科卢比扬卡街11号,捷尔任斯基成为了该委员会的首任主席。

事实上,列宁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成立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来保卫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前夕,他在其著作《国家与革命》中这样写道:“将来不会有警察局的存在,秘密警察局就更不必说了。”他似乎也考虑过,革命胜利后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有一定的困难,比如需要对一些少数剥削者进行镇压,但他却乐观地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事:“非常自然,剥削者若没有实施其目的极为复杂的机器是无法镇压人民的,而人民甚至只要有很原始的机器或几乎没有任何机器,没有专门的机构的情况下,通过武装起来的人民的普通组织就能镇压剥削者。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一次全民演讲中说:“人民会根据需要在街头自己主持阶级法庭。”

可是,他的想法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当时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出来的。但列宁似乎也担心这个专门机构会成为让人痛恨的与沙皇时代的保安队一样的组织,所以,他对契卡做了严格的限制。他们只与国内的反革命做斗争,而斗争的手段只限于没收财产、迁移、吊销供应证、公布人民敌人的名单等。几天后,新出台的法律规定它有逮捕权。可同时又规定,在逮捕之后,契卡只能对敌人进行预审,真正的裁决权必须要交给革命法庭。

捷尔任斯基认为,当时的形势非常紧张,而建立契卡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所以要快速地行动。这个时候,不能局限于过去对“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理解。也就是说,为了节省在法律程序上浪费掉的时间,契卡必须要有处决权。

三个月后,1918年2月,原本很安静的德国人突然在前线重新向俄国采取了军事行动,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列宁先是发表了《人民委员会告俄国劳动人民书》,然后颁布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法令。

在该法令中,列宁激烈地指出: “资产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应编入挖壕营,受赤卫队监视;反抗者枪毙……所有敌方奸细、投机商人、暴徒、流氓、反革命煽动者,德国间谍,一律就地枪决。”此项法令无疑给契卡带来了掌握权力的大好时机。1918年2月23日,捷尔任斯基发布通告。他指出,“全俄肃反委员会”以前简直是仁慈的念佛的老太太,而现在绝不能这样了。“对于反革命分子、间谍、投机商人、暴徒、流氓、怠工者和其他寄生虫,除了在犯罪地点就地无情消灭以外,没有别的斗争办法……”由此,契卡拥有了这项不经审判便可执行枪决的恐怖权力,而多年以后被人谈虎色变的“克格勃”就此诞生。

据克格勃的档案显示,他们在契卡与“反革命”礅斗争时期,可谓战绩辉煌,他们自认为是红色卫士。

1917年12月末粉碎了全俄旧职员的怠工阴谋,1918年5月破获旧俄军官组成的军事密谋组织“保卫祖国与自由联盟”,1918年6月粉碎了莫斯科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联德反苏、举行武装叛乱的阴谋,1918年7月粉碎了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三仙巷叛乱,1918年8月揭露和粉碎了英国大使馆外交官洛克哈特组织的“大使密谋”,1919年7—8月粉碎了密谋组织“民族”中心,1919年末破获了立宪民主党人的“战术中心”,也正是在这年秋天,契卡宣称,在它成立后的19个月里,它共发现和消灭了412个反苏维埃的地下组织。

契卡的工作人员不无自豪地说,也正是他们,才让这个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得以延续下去。同时,从以上的战绩中,我们看到,有一部分被契卡斩杀的反革命是受西方资产阶级指使的。所以,契卡也认为,他们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其秘密机构阴谋的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然,他们的炫耀是有根据的。1921年,列宁就对契卡的战绩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把这些人称做“反对来自那些比我们强大得多的敌人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的有力武器”。

而契卡也成为列宁向西方世界炫耀的资本:“俄国和国外的资本家先生们!我们知道,你们是不可能喜欢这个组织的。而确实也是不可能的。在你们扼杀我们、围困我们之时,在你们策动内部阴谋,为破坏我们的和平劳动而不惜犯下任何罪行的时候,它比任何人更能对付你们的阴谋,对付你们的蓄意破坏。”P4-7

序言

克格勃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间谍机构,这不只因为它人数众多,而且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凌驾于苏联党政军各部门之上,成为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的超级权力机构,还对苏联人民进行过镇压。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为争夺世界势力范围,公开对垒,隐蔽战线的斗争十分激烈,为适应形势需要,克格勃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相抗衡的情报机关。

它善于窃听,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窃听装备;它善于暗杀,杀人如草不闻声;它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特种部队,执行任务从无失手;它有着世界上最出色并且数量最多的情色间谍。

在俄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出身克格勃,普京执政多年,每每提到自己的克格勃出身,都喜于言表。在苏联解体的8·19事变中,克格勃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或许也正因此,而使它迅速地烟消云散。从这一点而言,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特务机构了。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昔日风光无限的克格勃,看一看这个庞大的间谍机构的前世今生吧。

书评(媒体评论)

“那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改变我想当特工的主意了。克格勃经历教会我如何同别人进行交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俄罗斯前总统 普京

“克格勃是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英国情报机构

1945年,克格勃在送给美国大使馆的美国国徽中安装了一枚名叫“金唇”的窃听器,它不需要电池和外部电源,能够接收300米内大耗电量振荡器所发出的微波脉冲,并转化为自己的电能。在8年内,“金唇”送走了4任美国大使,被美国查出后。它的秘密技术至今仍未被破解。

——克格勃的“金唇”行动

前苏联的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乘客问他旁边的人:“你是克格勃吗?”

“不是。”

“那你的亲戚中有克格勃吗?”“没有。”

“哦。那你的朋友中有克格勃吗?”“没有。你为什么要问这些?”

“那好,请把你的脚抬一下,你踩着我的脚了。”

——关于克格勃的笑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KGB克格勃全传(图文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亚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9592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236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1
16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