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生的忠告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国务大臣和著名外交家切斯特菲尔德写给儿子的人生忠告。问世至今,一直长销不衰,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推崇的家书,被誉为“一部使人脱胎换骨的人际关系与礼仪全书”和培养绅士的“教科书”。

愿所有读者能从这些肺腑之言中获得启示与收获。

内容推荐

这本在西方一直畅销了200多年的世界经典自2000年国内首版后,连续几年位踞全国畅销书榜,成为最有生命力的励志和家教类畅销图书之一。她之所以如此受到广大读者青睐,因为全书倾注了世间亲情与人间智慧,是一部教人如何获得他人信任、如何取得成功的经典之作。

目录

致我最亲爱的孩子

第一辑

青春无价

第二辑

完善修养

第三辑

学习的方法和乐趣

第四辑

善养吾气

第五辑

辩才与礼仪

第六辑

男子汉培训法则

第七辑

漫游与学习

第八辑

完善自己的人脉

第九辑

生活的艺术

试读章节

亲爱的朋友:

你的求学生涯即将告以结束,你就要踏入社会,开创事业。这个马上就要来临的时刻对你非常关键,这一刻我已经期盼良久。成功的商人必须讲究诚实和礼貌。不讲诚信,就没有人光顾他的店铺;没有礼貌,就不会迎来回头客。这种规则与公平交易并不冲突。他可以在某个限度内尽可能卖个好价钱,也可以利用幽默感、奇思妙想和独特的品味吸引顾客,可是,前提是商品的质量要有保证,及其对顾客的承诺能否兑现;否则,一旦有欺骗行为,一次就足以使其破产。

上流社会和职场概莫能外。如果没能牢固地确立起诚实和正直的品质,缺乏良好的举止和美德,那么在初次踏人社会的时候,就会因受到轻蔑而黯然失色,就会像流星那样短暂地划过天空。对于年轻人因为鲁莽而犯下的过失,人们往往给予谅解;可是,对于年轻人的品性,哪怕是白璧微瑕,他们都无法容忍。品性绝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动完善,我担心它甚至还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年轻的撒谎者说起谎来会更加老练,年轻的流氓则会变得更加无耻。然而,尽管年轻人的品性还不够完善,欠缺之处甚多,可是如果他头脑清醒,人也比较机灵的话(顺便提一句,这种情况很罕见),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会逐渐意识到以前所犯下的过失,并因此而产生强烈的负罪感。于是我虔心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让你具备完善的品德。可是,仅是这样还不够,必须拥有一些讨人喜爱的品质来衬托出你的德行,并且利用这些品质为你树立良好的口碑。你的品德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石上,否则它很快就会坍塌,甚至砸伤你的脑袋。因此,在一开始塑造自己的品格时就要非常小心谨慎、细致入微;不要为大多数坏蛋、蠢人的偏见所惑,由此玷污自己的德行,令自己蒙羞。尽管你还能年轻,可还是应该严于律己;只有在年轻时严谨、自律,才能培养佳德。所有这一切都与品德上的缺陷相关,比如撒谎、欺骗、妒嫉、怨恨、诽谤等。处在你这样的年纪,若是宣称反对良好的品德,比如,对勇敢不屑一顾,时常大吃大喝,行事散漫,那会令你从道德的边缘堕落到罪恶的深渊。因此,你必须洁身自好,尽量远离这些恶习。恶习短时间内是无法纠正过来的,还需要理性的指导。倘若一个人在各方面都保持纯洁的品性,那么他就可以免受其影响……

看在上帝的分上,在你独自到巴黎游历之前,请一定要仔细考虑我所说的每一件事情。与人交往的时候仔细观察不同的品性,记住我在这方面对你的教导,然后镇定自若地和形形色色的人周旋应付。你应该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早作规划,并且通过细心的观察不断扩展、改进、充实你的计划,还得乐于接受那些能够能够给你正确指导的人——哈特先生和我——的建议。

亲爱的孩子:

无论是从你那里还是哈特先生那,我都没有收到你说起的那三封信。也许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毕竟这里距离莱比锡太远了。最近一直没有收到你的来信,我想你现在一定过得不错。此外,正如我常跟你提及的,我更关心的是你事情完成得怎么样,而不是你生活如何;在没有收到你来信的这段日子里,我估计你正忙着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的生活仍然是有规律、有节制的,那么你的身体就会很健康。你这样的年龄,大自然给了你强健的体魄,即使你一边放纵自己,一边服用药物,她还是会继续关爱你并给你健康。然而,你绝不可纵容自己的脑子。它现在正需要你加以持久、充分的关心,还需要适度的用药。现在,你用脑哪怕只是一刻钟,不论正确与否,它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脑子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锻炼,才能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状态。

请你仔细观察两种头脑(受过良好教育的和未受过任何教育的)之间的区别。我相信,经过比较,你肯定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颗受过良好教育的头脑,哪怕为之吃再多的苦、花再多的时间。或许,马车夫跟弥尔顿、洛克或牛顿一样,生来就拥有健全的头脑;可是,弥尔顿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取得的成就远超马车夫,而马车夫只能一辈子待在马背上。有时候,拥有天赋异秉的人确实不需要接受任何教育就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可是这种例子非常稀有,所以人们也不大会信服。更何况,如果这些天才受过良好的教育,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假如莎士比亚的天赋能够加以完善,他的剧作中或许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废话,其中为人称道的对话就会愈加精彩了。

通常来说,处于15—25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教育和社会交往能够完善他们的品性。今后的八九年时间将是你的黄金岁月,你的未来成就如何,将取决于这段宝贵的时间,所以你一定要善加利用。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掌握各种丰富的知识。可我也很担心你会忽略那些细小却又异常重要的素质,我指的是温文尔雅的举止、令人心怡的谈吐和委婉得体的行为。这些都是很实在的优点,只有那些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才会对它们表示不屑。我听说你现在说话很快,而且表意不清。我已经提过无数次了,你一定要注意改变这种不体面又让人讨厌的说话方式。表意清楚、悦人耳目的谈吐将使你的形象增色不少。再见!P29-32

序言

切斯特菲尔德勋爵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他贵族出身,早年就读于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欧洲大陆游历了一番,回国后既成为英国下议院的议员,就此开始了仕途生涯。32岁时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4年后他受到重用,进入枢密院工作,还曾担任英国驻荷兰海牙的大使。41岁回国后,他又先后担任爱尔兰总督、国务大臣等要职。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凭借其高贵的品性深受时人的赞赏。

1732年,在荷兰海牙担任大使期间,切斯特菲尔德勋爵爱上了一位家庭女教师,并与其生下一子菲利普·斯坦霍普。在孩子刚生下不久,他就被调回英国。在英国他很快迫于家族的压力结婚成家,但他并未忘记远在荷兰的母亲和孩子。当菲利普·斯坦霍普快满6岁起,作为生身父亲的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就开始给他写信,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虽然宣扬了很多为人处事之道,但目的显然是为了提升通信对象的个人修养,使其能够跻身上流社会。要知道这位私生子的血统并不光彩,无法按正常途径得到上流社会的承认和接纳,必须加强个人的修养,养成上流社会所看重的品行,才能如父亲所愿。父亲希望自己的私生子能够保有永不褪色的高贵,并无愧于自己的出身。做儿子的也欣然接受了这种理想的“准贵族”教育模式。菲利普·斯坦霍普在父亲的指点下,在待人处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得以从年轻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为英国皇室效劳的恩宠。然而,不幸的是,不到几年就由于身患重疾而递交了辞呈,不久便英年早逝,年仅36岁。在私生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身体欠佳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领养了继子小菲利普·斯坦霍普。在私生子菲利普·斯坦霍普殁后,切斯特菲尔德勋爵老年丧子,悲痛之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继子小菲利普·斯坦霍普身上。

本书所收进的信大部分是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其私生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一小部分是写给其继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这些私人信件能够出版面世,我们要感谢他的儿媳,正是她在切斯特菲尔德勋爵死后公开这些信件,世人才有缘见到这些“优雅”的福音书了。200多年来,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儿子的家书风靡欧洲各国,成为西方家庭教育孩子的必备书。他的名字——切斯特菲尔德更是成为“温文尔雅”的代名词。

中西方文化虽然背景迥异,但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对其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同样能让东方的家庭获益匪浅。

出身贵族世家的切斯特菲尔德勋爵极力推崇优雅这一品质。在写给儿子的信中,他说“美德和学识若是没有优雅相伴,便会黯然失色”,“迷人的风度、得体的谈吐、优雅的举止将有助于人们发现你身上更伟大的品质”。在他看来,除了最基本的美德和学识之外,优雅而高贵的风度是年轻人修炼个人品性素养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上流社交圈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也能令其仕途一帆风顺。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对人性的理解和剖析至为深刻。比如,他承认虚荣心是人类的本性,时常诱使人们做出许多蠢事,甚至违法犯罪;可是更多时候,虚荣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行事,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又如,人类的本性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我们可以从这种主导的情感入手来了解某个人;可是,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受到其他次要因素的影响,做出与他一贯行为相左的事情,就像历史上的伟人或许就是因为一时冲动或者为某种情绪所控,才做出某个影响历史的决定或行为。在谈到友谊的话题时,他认为“真正的友谊需要慢慢培养,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欣赏,友谊之花才开得灿烂”,“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大多数人其实打心眼里希望身边的朋友在各方面都不如自己”,所以知音难求,年轻人在择友问题上应该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交友不慎。关于学习和娱乐的话题,他指出“年轻人应该在18岁以前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不要盲目地模仿他人”,“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将会使你获得更大的快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只要方法得当。”关于健康问题,他提醒儿子千万不要到了生病的时候才想起健康的可贵,平时就应该使自己的生活有规律。

然而,这位父亲活着的时候肯定从未想过这些书信有一天会公之于众。他写给儿子的信是如此的率直、真诚、坦荡,以至于某些地方坦然暴露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谈到人际交往时,他有时候过分强调取悦他人,甚至有谄媚的感觉,这未免失之过当。他还大肆鼓吹贵族社会的准则,建议儿子把贵妇人当做跻身上流社会的跳板,对她们大献殷勤。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甚至就已被人称为“溜须拍马经”,当然也有失分寸。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局限所致,我们也没有必要因此而鄙视切斯特菲尔德勋爵,认为他教子无方。我们更应该分清其中的香花稗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渴望赢取他人好感的。如何赢取他人好感,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在给儿子的信件中还是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比如,在信中告诫儿子应该努力通过文雅的举止和得体的谈吐来博得他人的好感,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的。

有些书信中体现出来的期望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比如,他过分强调完美,要求儿子在品性上达到尽善尽美,这其实是不现实的,也不是现代教育所推崇的。这和我们国家的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何其相似。事实上,虽然大菲利普‘斯坦霍普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但也没有达到他父亲期望的高度,成为一名无可挑剔的贵族的典范。他的继子小菲利普·斯坦霍普也没能如他所愿,最后只是一个普通的英国绅士。在此,我们无意于否定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对儿子的这些教诲,只是希望读者能够明辨,要是没有亲身体验过,即使是最正确的教诲,也难以在实践中落到实处。

《一生的忠告》被誉为“使人脱胎换骨的道德和礼仪全书”,倾注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最真挚、最坦诚的关爱。这种关爱从儿子的出生到成长,遍布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无论什么时代,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获得人生的成功,品尝人生的幸福。这种“父母心”是每一个时代所共有的,也是在《一生的忠告》展露无遗的。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读一读《一生的忠告》,都是很有意义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生的忠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切斯特菲尔德
译者 陈鸾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9219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