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学文本解读学/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 |
内容 |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学术著作有《新的美学原則在堀起》《文学创作沦》《美的结构》《论变异》《月迷津渡:古典诗歌个案微观分析》《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演说经典之美》《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幽默心理与幽默逻辑》,散文集有《满脸苍蝇》《美女危险论》等共二十余部。2009年,《孙绍振文集》八卷由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自序 绪论——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分化 定义:出发点还是过程 形象的三维结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立体建构 原生形式和规范形式 比较——不同形式的不同规范 规范形式的共用性和风格的唯一性的矛盾:以流派为中介 以作者的身份和作品对话 具体分析和可操作性 微观分析之一:隐性矛盾直接分析 微观分析之二:艺术感知的还原 微观分析之三:情感逻辑的还原:“无理而妙 微观分析之四:古典的情景交融和现代的情理交融 宏观分析还原:历史语境和母题 第一章 文学文本解读学和文学理论 面对文学理论和审美阅读经验为敌的困境 文学理论的普遍性与文学文本解读的唯一性 文学文本解读学“唯一性”的悖论 文学的自律和它律:自转和公转 “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 第二章 建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根本原则:唯一性——解答李欧梵的世 纪困惑:西方前卫文论对文本解读为什么无效 理论的普遍性,并不直接包含文本的特殊性 母题谱系还是知识谱系?通过现成可比性分析出唯一性 第三章 文学虚无主义在基本学术方法上的歧途 把西方大师当作质疑的对手 定义:研究的起点还是历史的开放性过程 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 临时定义:作为研究的过渡 准定义:从高级形态回顾低级形态 “意境”的定义:通过个案的分析积累 第四章 从读者中心论突围:文本中心论 《诗》无达诂:无限意蕴和读者的有限理解 读者决定论和“多元有界 “作者死亡”和“知人论世 “意图谬误”和“意图无误”“意图升华 多元解读:多个一元 质的定性和量的统计 第五章 读者心理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心理图式的同化和调节 马克思: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主流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霸权同化 第六章 文本的封闭性:意象、意脉、形式规范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 意象:主体特征对于客体特征的主导性 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真善美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三维“错位”的 道德的善恶和艺术的美丑:蘩漪、薛宝钗是坏人吗 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特殊的情感才有艺术价影 个案:托尔斯泰二十多次寻找对玛斯洛娃的情感特殊性 意脉:隐性情感的动态起伏 原生形式和规范形式:形式征服、衍生内容 诗与散文的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 规范形式和亚规范形式 宛转变化的功能:情致的瞬间转换 绝句和律诗、古风:情感瞬间转换和长期情绪的概括 亚形式规范中的不同风格 第七章 文学感染力来自审美情志还是语言(上)——俄国形式主义“陌 生化”批判 非诗的陌生化和诗的陌生化 陌生化和熟悉化的统一 陌生化以心理情志为底蕴 吴乔论诗:“形质俱变 情感冲击感知发生全方位变异 中国古典诗歌神品和词语非陌生化 海明威的电报文体:白痴一样的叙述 第八章 文学感染力来自审美情志还是语言(下)——美国新批评“反 讽”批判 反讽向抒情转化的条件 苏轼的“反常合道”更全面 笼统的反讽和多元的文体 “逻辑的非关联性”和中国古典诗话的“无理而妙”“痴而入妙 把情志艺术化的密码还原出来 第九章 叙事学建构: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 苏联式的情节四要素教条的腐朽 西方结构主义模式和叙事学批判 对情节因果律的补充:假定的情境和特殊情感 把人物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一:深层心理的暴露 情节:现代派——荒谬性因果 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二:人物情感错位 非情节性的错位 错位:内在深度的强化和外部动作的淡化 在西方文论的盲点中进行原创性的概括 审智:既不抒情,亦不幽默 后记——文学的坚守和中国文学解读学的建构 内容推荐 《文学文本解读学/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反映了作者孙绍振先生一向坚定地认为正确的理论既来自于解读,又能指导解读,而且能提供某种可操作的方法。故在十余年中,苦心孤诣,反其道而行之,对古今中外经典文本作大量的解读,在海量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直接归纳,形成原创性的范畴系列,适当结合西方前卫文论演绎法,志在建构中国式的解读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一建构的初步系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文本解读学/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绍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66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2 |
CIP核字 | 2017192345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