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简明的理论阐述了烹饪文化与菜系和帮派的关系,提出了“津派二十八帮菜”新说,介绍了“津派二十八帮菜”形成的文化体系,以历史形成的本帮菜(以徽菜、鲁菜、宫廷菜、官府菜、私家菜打底)为主体脉络,兼收并蓄各地方菜系的文化元素、风格特色,明确了天津菜品的重要地位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是一本通俗美食指南。
图书 | 津派二十八帮菜新说--天津最新美食指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简明的理论阐述了烹饪文化与菜系和帮派的关系,提出了“津派二十八帮菜”新说,介绍了“津派二十八帮菜”形成的文化体系,以历史形成的本帮菜(以徽菜、鲁菜、宫廷菜、官府菜、私家菜打底)为主体脉络,兼收并蓄各地方菜系的文化元素、风格特色,明确了天津菜品的重要地位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是一本通俗美食指南。 目录 写在前面 一、津派二十八帮菜新说 1.烹饪文化与荣系 2.我是谁 3.海派十八帮菜的启示 4.津派二十八帮菜 二、天津特色餐馆分区索引 三、津派二十八帮菜品尝指南 1.津派本帮菜 2.津派鲁帮莱 3.津派京帮菜 4.津派川帮菜 5.津派苏帮菜 6.津派粤帮菜 7.津派湘帮菜 8.津派浙帮荣 9.津派海帮荣 10.津派鄂帮荣 11.津派晋帮菜 12.津派滇黔帮荣 13.滓派西北帮菜 14.津派东北帮菜 15.津派赣帮菜 16.津派闽帮菜 17.津派俞帮菜 18.大津清真菜 19.津派素席菜 20.津派徽帮菜 21.津派豫帮菜 22.津派西菜 23.津派日菜 24.津派东南业印菜 25.津派韩朝菜 26.津派美洲菜 27.津派快餐 28.津派茶园与茶餐 29.综合类餐馆酒家(包括民族风味餐馆) 30.饭店 四、论蒸煮食品与蒸煮食文化 1.概说 2.中国蒸煮食文化源于粒食 3.餐桌上的主食与副食分道扬镳 4.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蒸煮食文化的发展 也催生了主副食合一食品 5.蒸煮食文化背后的哲学支持 6.蒸煮食品是最适合巾国人进餐的美食 五、津派特色米面食品 六、天津食文化撷趣 1.津派的“全家福”与“文化飞地” 2.文化使者——天津卫的包子、饺子 3.扒菜与儒厨 4.真素园与真素楼 5.登瀛楼的少帅府家宴菜 6.大饼卷蚂蚱——夹(家)吃吧 7.梅兰芳先生与周家鱼 8.海味八大扠 9.津派菜文化传递手——“先得月” 10.天津人的海蟹情 11.当当吃黄花鱼 12.天津的评书艺人大厨帅 13.快板当年话掌故 14.芥园 15.津门食品诗 16.乾隆赐“官烧目鱼”名 17.天津的傩食品——煎饼锞子 18.天津的傩酒 七、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津派二十八帮菜新说--天津最新美食指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先//郭立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3217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