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秀山全集(第6卷)(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书信和讲演录,共11卷。本选题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学习和参考用书。第六卷包括《西方哲学史·总论》《叶秀山文集》《哲学要义》。
目录
西方哲学史·总论
前言 中国学术视野中的西方哲学
上篇 西方哲学观念之变迁
一 学习哲学的态度和途径
(一)哲学之用途
(二)哲学作为“自由的知识”
(三)哲学与哲学史
二 西方哲学之本源——哲学作为一门科学
(一)哲学之觉醒
(二)时间与空间
(三)从“时间”到“因果性”
三 哲学的古代观念
(一)“哲学”与“前(准)哲学”
(二)苏格拉底一柏拉图的“辩证法”
(三)古代哲学观念之大成与“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
四 哲学的古典形态
(一)何谓“古典哲学”
(二)古典哲学的“知识论”观念
(三)康德的“先验逻辑”与知识论
(四)道德哲学之古典观念
(五)活生生的“人”的世界——艺术论与目的论
(六)古典哲学之“同一哲学”观念
(七)古典哲学之完成者——黑格尔
五 哲学的当代观念
(一)黑格尔以后
(二)胡塞尔的当代“现象学”
(三)欧洲思想危机时代的哲学——海德格尔对当代欧洲哲学之贡献
(四)“异”的哲学——当代法国哲学的探索
六 西方哲学中经验主义传统及当代分析哲学之趋向
(一)“感觉经验”与“思维(逻辑)形式”
(二)“分析(哲学)”自身之被质疑
(三)分析学派在美国的发展
上篇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叶秀山文集
目序
论话剧艺术的哲理性(存目)*
意义世界的埋葬——评隐晦哲学家德里达(存目)*
哲学的希望与希望的哲学——利科对解释学之推进 (存目)*
我读《老子》的一些感想(存目)*
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 (存目)*
“画面”、“语言”和“诗”——读福柯的《这不是烟斗》(存目)*
论艺术的古典精神——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 (存目)*
中西关于“形而上”问题方面的沟通(存目)*
漫谈庄子的“自由”观(存目)*
希腊奥林帕斯山上诸神与希腊神话之古典精神(存目)*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存目)*
“人”“有”一个“世界”“(存)在”——世纪之交话哲学(存目)*
道家哲学与现代“生”“死”观(存目)*
“学而时习之”及其他(存目)*
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存目)*
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存目)*
“哲学”如何“解构”“宗教”——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存目)*
科学性思维方式视角中的柏拉图“理念论” (存目)*
论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 (存目)*
“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从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精神
现象学》想到的(存目)*
论哲学的“创造性”——重谈德国古典哲学(存目)*
试读《大学》(存目)*
试读《中庸》(存目)*
哲学作为创造性的学问 (存目)*
希腊哲学从宇宙论到伦理学的过渡(存目)*
说“诚”(存目)*
从康德到列维纳斯——兼论列维纳斯在欧洲哲学史上的意义(存目)*
斯宾诺莎哲学的历史意义——再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哲学的三种境界
一、“哲学”作为一种“智慧”
二、“哲学”作为“自由”的“科学”
三、“哲学”作为一种“存在的生活方式”
哲学的“未来”观念
一、“不变”与“变”——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
二、“向后的路”与“向前的路”——“回溯”的观念与“前瞻”的观念
三、“时间”与“自由”
四、“过去”“现在”“未来”
五、“未来”与“存在”
六、“未来”与“希望”及哲学诸“范畴”
哲学要义
前言
第一讲 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权利
一、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可能
二、哲学的三大权利
三、“自由”与“真理”:存在论与知识论的统一
第二讲 哲学的道路与学习哲学的最佳途径
一、条条道路通哲学
二、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
三、哲学基本功:“听”、“说”、“读”、“写”
第三讲 如何理解“哲学”?
一、哲学何以是一门科学?
二、哲学讲是非,更讲深浅
三、何谓“真正的思想”?
四、何谓“哲学的现实性”?
第四讲 形而上学与哲学
一、形而上学:词源与翻译
二、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哲学学科存在的根据
四、形而上学问题“真”“假”之辩
五、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解路径:“原始反终”
六、形而上学的三大分支
第五讲 何谓“存在”?——传统存在论(上)
一、存在论的基础:“只有存在可知”
二、作为“实体”的存在
三、作为“主体”的存在
第六讲 如何“存在”?——传统存在论(下)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
二、中世纪的唯实论与唯名论
三、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从巴门尼德到笛卡儿
四、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康德
第七讲 传统存在论向现代存在论过渡
一、“存在在时空之中”
二、形式化的时间及其批判
三、实质性的时间——自由与存在
第八讲 现代存在论
一、“非存在”进入存在论
二、时间、非存在与存在
三、“人”带来“无”(非存在)
四、人之死亡的存在论意义
第九讲 “语言是存在
导语
叶秀山先生一生在哲学研究领域都自觉地实践“以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研究西方哲学,以西方哲学的理论视野研究中国传统思想”这一原则,并始终坚守在第一哲学层面上展开对西方与中国一系列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和会通,坚守在纯粹哲学层面上讨论、思考一系列最基础的根本性问题。
作为对哲学有贯通性成果的大家,叶秀山先生不仅对“哲学何为”有深刻回应、对哲学精神有精辟总结,而且对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有深入把握,从而使其哲学思想有了观照现实、烛照人生的力量,使哲学与中国社会现实、与每个普通人有了隐性却强韧的联系,富有社会启蒙和大众教化意义。
书评(媒体评论)
叶秀山先生的著作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
在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宝库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
位;因此,有必要全面收集、整理、编辑和出版叶先
生的各类学术著作,以使这位跨世纪的哲学家的伟大
学术成就为世人所充分了解和研究,嘉惠后学。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导 黄裕生
一个学者他一辈子不断阅读、不断思考、不断写
作,他的著作就是他生平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肉体
的生命离开人世以后还能够传之后世的,留给我们的
一个思想的力量,可以说是营养库或者是我们连绵不
断的养分。叶老师是杰出的学者,他经常说我们读书
人,他留下来的厚重的12本著作,应该说数量不小,
但是他从来不说自己是写书人,而说自己是读书人。
——清华大学副校长 彭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秀山全集(第6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秀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234827
开本 16开
页数 51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17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932
CIP核字 2019099087
中图分类号 B
丛书名
印张 32.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6
175
3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