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乘慢船去哪里(精)
内容
作者简介
马叙,原名张文兵,1959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写作小说、诗、散文。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天涯》等国内刊物;已出版有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六部。2013年夏,在写作的同时开始水墨创作,有近百幅水墨作品被有关机构及私人收藏。出版有水墨图文集《装一朵云玩玩怎么样》(浙江美术出版社)。
目录
第一辑 近似虚构的旅行
草原上,牧歌如风诉说
沉香荡:湖面掀起了细碎波浪
塘河上: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
公望美术馆:苦涩的空气里仍存着谜一样的事物
木黄三日:一次近似虚构的旅行
去井冈山:K271次列车与笔架山的杜鹃
横峰记:一切优美如斯
去青海:穿越冬日的虚构
去慈城:那里没有收信人
闽东、柘荣:方言在两处
第二辑 乘慢船,去哪里
新市旧镇:诗意盎然,而心安
楠溪江:现实、诗意与山水闲章
去施家岙:听越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鄞州碎记:明月、大地、流水
缙云记:平凡而日常,安宁而深远
锡时代,以及永康师傅
路过湖墅:星星点点
淳安:老照片里的女孩、记忆及联想
松阳:黑色屋顶浮在上方,如此安宁
坡阳古街:当一个旅人驻足,手捧一握重复的流沙
奉化一日:穿过一桌牌局去南山
在遂昌:石坑口村听十番
乘慢船,去洞头
第三辑 河山海四记
钱塘江记:溯江而上,顺流而下
雁山记:叫破江南一片秋
对岸记:有关台湾的新旧记忆
岛上记:一部电影一首歌,年代的记忆
精彩页
沉香荡:湖面掀起了细碎波浪

2月23日晨5点半,我在干窑镇的开来宾馆醒来。此时,丁栅沉香荡的水面已经晨光弥漫,我还看不到这晨光,它还在二十里之外。但是,这个时间的到达,促使我快速起床、穿衣、洗漱,然后下楼结账。
在路口,我拦了一辆出租车去沉香荡。一路向东,车内的空气在晨阳中发亮、升温。一路闪过去绿色的田畴。经过丁栅镇区,迷路两次,但很快就到了沉香荡。一个沉香荡,像大地上一对蓦然张开的巨大的扁平的复眼,望向晨光泛滥的天空,向着上苍张开。清晨的沉香荡水面辽阔安静。整个沉香荡此时空无一人。路是空的,水是空的,水面上唯一的一条小船是空的,通向水中央的长长的长堤是空的,长堤边的小屋是空的。但是,沉香荡的水面不空,水面的细节是涟漪加轻风。此时,陆上是风过无痕,站着,感觉不到风的吹拂,但风在吹拂,暮春的风在吹拂。只有在水面,才能看到暮春的风在吹拂,水面漾起细之又细的涟漪,似在织着一匹巨大无比的丝绸。此时,光线倾进水面,芦苇显得憔悴又孤独。我望着水面,想到水深处,这么好的水,这么安静的沉香荡,它的深处应该有美丽的水妖,她们喝沉香荡的清水,吃淡而微甜的水草根茎,无人的时候,伸手到水面折些青翠的水草叶子,吃了这些叶子之后,她们雪白的细牙会染上浅浅的淡青色,她们同样雪白的手腕上带着细水草编织的草手镯——
忍住春风的吹拂。
忍住倒映在水中的绿妖。
你看,芦苇假装憔悴,装得真是像。
它是装给水看吗?还是装给天空看?
旁边有一只小鬼,
它斜探出半个身子,施放一层薄薄的鬼气。
它期望,在这个暮春,只看见一丝丝若隐若现的人迹。

是的,此时沉香荡的芦苇有细节。离我最近的那一丛芦苇,斜着枯干苇秆,纵有暮春的轻风吹拂(水面有涟漪),它们也没有感觉,它们的感觉在水中,在水面悬空的空间里。水动,而芦苇不动。风动,而芦苇不动。这么轻而细的芦苇为什么会不动?包括细长而尖而薄的芦苇的叶子,我都没有看到它们的动。也许它们与深处的水保持一致。这一致就是安静,不动,回忆(是的,回忆的芦苇。人有时是芦苇。17世纪的布莱兹·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回忆肯定加重了芦苇的脆弱。此时的沉香荡的芦苇,如果有一阵稍大的风吹过,它们定会倒伏到水面上。我的目光,暂时越过了眼前的这丛芦苇,我因此看到了远处水面上飞着一只水鸟。
这时要写一只鸟。
它飞入了茂密的芦苇丛里。 水鸟带来了思维的活跃。
此时: 1.有人卧轨,他为了不看这个世界
那么,他也肯定同时不看鸟了。
二十五年前的这时,1989年3月23日,海子还住在昌平,吃泡面,喝凉水,偶尔饿着,一顿或两顿或三顿。混乱、幻听。而三天之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真的是为了不看这个世界吗?海子是一根典型的芦苇,诗意、敏感、脆弱,心中存有一个实现不了的理想,爱情的理想,诗的理想,典籍的理想。这些理想外人不得而知,唯有海子自知,海子的朋友不知,西川不知,骆一禾不知,海子心目中的虚拟的女友不知,德令哈的姐姐不知,我不知,我们不知,这个世界不知,世界之外的世界不知。不知论。人在此时是无知的。世界是无知的。海子若知道所有人的不知,若知道这个世界的不知,若知道将永远不知,他为什么要卧轨自杀?他不看世界,世界正在不断地看他,尤其每年这个日子,3月26日,世界上有许多人在看他。但是,没人知道卧轨时的海子。这时,水鸟停栖在沉香荡水面的一截木桩上,保持了沉香荡的诗意。
2.天色绝对的好,白云真白,蓝天真蓝
而心情为什么会灰暗?为什么?
我绕过这丛芦苇右边的橘子林,穿过一小片半枯而已经开始绿多于黄的草丛,到了伸向沉香荡的水中央的长堤上,晨阳的光芒完全照到了我的身上。这时,我突然心情灰暗。我的心情在此时为什么会灰暗?天气这么好,白云这么白,蓝天这么蓝,而我的心情为什么会灰暗?灰暗,是汉语,是一个词,灰的色泽就是没有色泽,暗,是比灰的色泽更加的消沉,身体、疾病、性、混乱、无明。晨阳照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明亮、温暖,带着金色的甜味,但这一切于我都无济于事,我的灰暗是我个人的灰暗,与外界无关,与别人无关。长堤边有着大片的连绵不断的芦苇,几十个芦穗高高低低,这时我发现苇秆不动而芦穗上的芦絮在轻轻地动,它们感知到了暮春的轻风!
3.这个地方叫沉香荡
清风吹过,湖面掀起了细碎的波浪。
这是我必须要写的一句诗。3月22 日从嘉善南站去干窑的出租车上,司机告诉我,不要去干窑,应该去沉香荡,沉香荡在丁栅,丁栅边上就是沉香荡。沉香荡这个地名,它的汉语意味吸引了我,我想到的是清风、木香、水漾、野草、细花、木船、细浪。但是我还是到了干窑住下。在干
导语
八点,村民睡了;十点,散文家睡了;十二点,诗人睡了。渐渐地,金仙号民宿之夜万籁俱寂。《乘慢船去哪里(精)》中作者以诗意的眼光和笔触记录在大江南北的行走经历和所思所感,颇有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意味。
序言
“雅活书系”陆陆续续出来了,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
,编辑约我写一篇总序,我遂想起当初策划此书系的缘由
。入夜,又细细翻阅书架上“雅活书系”已出的20余种书
,梳理并列出将出的近10种书的书名,不由心潮起伏,感
慨系之,于是记下我的片断感受。
“雅活”这个概念,并非现在才有,中国实古已有之
。举凡衣食住行、生活起居、谈琴说艺、访亲会友、花鸟
虫鱼、劳作娱乐,这日常生活里的一切,古人都可以悠然
有致地去完成。譬如,我们翻阅古书,可见到古人有“九
雅”:日焚香,曰品茗,曰听雨,日赏雪,曰候月,日酌
酒,日苛花,日寻幽,曰抚琴;又见古人有“四艺”:品
香、斗茶、挂画、插花。想想看,“雅活”的因子,覆盖
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审美”这个东西,
已渗入中国人的精神血液里头。
明人陈继儒在《幽远集》中说: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
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
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
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葬令人古。
这样一些生活的风致,似乎已离时下的我们十分遥远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匆促前行,常常忽略了那些
诗意、美好而无用的东西。
美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
然而,它真的“无用”吗?
几年前,我离开从事多年的媒体工作,回到家乡,与
父亲一起耕种三亩水稻田,这一过程让我获益良多。那时
我已强烈地感受到,城市里很多人每日都在奔波,少有人
能把脚步慢下来,去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之美,去想一想生
活究竟应当是什么样子。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策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签。
当我重新回到乡村,回到稻田中间,开始一种晴耕雨
读的生活时,我真切地体会到内心的许多变化。我也开始
体悟到唐庚这首《醉眠》中的“缓慢”意味。我在春天里
插秧,在秋天里收割,与草木昆虫在一起,这使我的生活
节奏逐渐地慢了下来。城市里的朋友们带着孩子,来和我
一起下田劳作,插秧或收获,我们得到了许多快乐,同时
也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我们很多人,每天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忙碌地生活
和工作,停不下奔忙的脚步。而其实,生活是应该有些许
闲情逸致的。那些闲情雅致或诗意美好,正是文艺的功用

钱穆先生说:“一个名厨,烹调了一味菜,不至于使
你不能尝。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却有时能使人莫名其妙
地欣赏不到它的好处。它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
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
,你的心神不能领会到这里,这是你生命之一种缺憾。”
他继而说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
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天折。”
这,或许可以算是“雅活书系”最初的由来吧。
“雅活书系”,是一套试图将生活与文艺相融合的丛
书。它有一句口号:“有生活的文艺,有文艺的生活。”
在我们看来,文艺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文艺与生活,本
密不可分。若仅有文艺没有生活,那个文艺是死的;而若
仅有生活,没有文艺,那个生活是枯的。
“雅活书系”便是这样,希望文艺与生活相结合,并
且通过一点一滴、身体力行,来把生活的美学传达给更多
人。
钱穆先生所说的“爱美的生活”,即是“文艺的生活
”。下雪了,张岱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坐船去湖心亭
看雪。一夜大雪,窗外莹白,住在绍兴的王子献想起了远
方的老友戴逵,就连夜乘船去看他;快天亮时,终于要到
戴家了,王子献却突然返程,说:“我本乘兴而行,兴尽
而返,何必见戴!”同样,还是下雪天,《红楼梦》里的
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起来,储在一个坛子里,埋入
地下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也有人把梅花的花骨朵摘下
,用盐渍好,到了夏天,再拿出来泡水,梅花会在沸水作
用下缓缓开放。
——这都是多么美好的事!
生活之美到底是什么?从这套“雅活书系”里,每一位
读者或许能找到一点答案。当然,这并不是“雅活”的标
准答案,生活本无标准可言——每个人的实践,都只是对
生活本身的探寻。而当下的生活,如此丰富,如此精彩,
自然也蕴含着无比深沉的美好。“雅活书系”或许是一束
微弱的光,是一个提示,提示各位打开心灵感受器,去认
识、发现、创造各自生活中的美好。
很荣幸,“雅活书系”能得到读者们的喜欢,也获得
了业内不少奖项。我愿更多的人,能发现“雅活”,喜欢
“雅活”;能在“雅活”的阅读里,为生活增一分诗意,
让内心多一丝宁静。
写完此稿搁笔时,立夏已至,山野之间,鸟鸣渐起。
2019年5月6日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为旅行散记,共分三辑。第一辑“近似虚构的旅行”主要叙写作者在青海、井冈山、横峰等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颇具文化意味;第二辑“乘慢船,去哪里”则将视野放回江浙地区,记叙近几年来在江浙各地的行旅见闻和思考;第三辑“河山海四记”以河、山、海为主要叙述对象,讲述与河、山、海相关的早年生活和行旅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乘慢船去哪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24622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46
CIP核字 2019296808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92
14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