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石窟走廊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
内容 | 作者简介 胡杨,国家一级编剧、一级作家、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河西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甘肃诗歌八骏之一、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国家地理》《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夏地理(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甘肃日报》特约作家;出版《西部诗选》《敦煌》《绿洲扎撒》等诗集.《东方走廊》《敦煌风俗漫记》等散文集,《雄壮的嘉峪关》《罗布泊纪实》等地理文化著作,曾参加第23届青春诗会。曾荣获言子文学奖、黄河文学奖一等奖、敦煌文艺奖等。报告文学集《罗布泊前沿的生态保卫战》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随笔《嘉峪关下》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批定点生活项目,随笔集《中国河西走廊》入选“农家书屋”工程。曾穿越罗布泊、可可西里、阿尔金自然保护区、后昆仑、西藏阿里穹隆银城等,发现世界上海拔很高的大沙漠,入选中国百年地理大发现的第30项。 目录 引言 章 佛陀的新疆 走向新疆 绿洲、草原、丝路 佛陀的新疆 在石窟中修行 第二章敦煌的光彩 圣地敦煌 历史敦煌 地理敦煌 丝路敦煌 佛教敦煌 遥远的敦煌 文化敦煌 永远的敦煌x 敦煌的根基 第三章 河西走廊之梦 佛教的通道,文明的走廊 瓜州东干佛洞:宁静的西夏 无名佛窟:山丹大佛寺 干涸的石窟:旱峡石窟 河谷之卜的石窟:五个庙 榆阴下的石窟:榆林窟 河流之上的石窟 石窟张掖 石窟的鼻祖——天梯山 第四章 逐鹿中原:佛教的大时代 北魏上空的风景 云冈:一个王朝的身影 佛跃龙门:龙门与一个民族的自信相融相济 龙门石窟与武则天 “龙门二十品” 第五章 潮湿大地上的印记 佛教的南方之路 大足石刻 白马寺的意义 参考文献 导语 这是一条与古代丝绸之路相融合的石窟走廊,它浸染着民族文化的色彩,展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一座座屹立千年的石窟,不仅是佛教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内容推荐 本书稿根据地理位置自西向东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克孜尔石窟、莫高窟、天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等中国诸多重要的石窟遗迹,并通过石窟的外在形态和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来探寻佛教石窟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化规律和特征,从而展示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轨迹和发展历程。本书史料充分,内容丰富,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大众阅读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石窟走廊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8177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9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8 |
CIP核字 | 2019158137 |
中图分类号 | K879.2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