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他千百度(珍藏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华语世界武侠泰斗金庸的别样文字,十八般“文”艺,天上地下,无所不谈。

金庸是武侠小说名家,被誉为“华语世界武侠泰斗”,《寻他千百度》收录金庸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经典散文作品四十篇。金庸挂印封笔较早,散文写得不多,他对历史、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博闻多识,与他行诸文字的篇幅有点不成比例,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可堪典藏!

内容推荐

金庸的别样文字,超值收藏:华语世界武侠泰斗金庸的散文作品《寻他千百度》,收录金庸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经典散文作品四十篇。

金庸挂印封笔较早,散文写得不多,他对历史、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博闻多识,与他行诸文字的篇幅有点不成比例,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可堪典藏!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金庸常写社论,熟悉历史,并无好古轻今,也不脱离现实,引用史实来论断批评,真是信手拈来,上下、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了无凿痕。无论粗犷、典雅、精悍,还是夸张、讥讽,都得心应手。

董桥、冯其庸、倪匡等名家联袂推荐——倪匡说,他的影评“但曾读过书的人,都说文笔委婉,见解清新,是一时之选”;冯其庸赞扬金庸的文字“千奇百怪集君肠,巨笔如椽挟雪霜”;董桥说,查先生文章与史识都上乘,以史论政,独步文林。

金庸的十八般文艺在《寻他千百度》中得到完美展示,影评,剧评,围棋史话,文史札记,史论……都值得品味!

目录

序——查大侠的独门剑法

Ⅰ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

马援见汉光武

马援与二徵王

郭子仪的故事

顾梁汾赋“赎命词”

谈谜语

也谈对联

月下老人祠的签词

民歌中的讥刺

书的“续集”

圣诞节杂感

钱学森夫妇的文章

永恒神秘的微笑

摄影杂谈

围棋杂谈

围棋五得

历史性的一局棋

谈“不为五斗米折腰”

Ⅱ 十八般“文”艺

《相思曲》与小说

《无比敌》有什么好处?

谈《战争与和平》

谈《木马屠城记》

谈《凯撒大帝》

谈《驯悍记》

谈《王子复仇记》

谈《罗密欧与朱丽叶》

谈《理查三世》

谈《第十二夜》

谈《除三害》

谈《空城计》

谈《盗御马》

谈《狮子楼》

《梁祝》的“十八相送”

《射雕英雄传》后记

《神雕侠侣》后记

《连城诀》后记

《金庸作品集》新序

韦小宝这小家伙

附录

月云

金庸访问记

谈武侠小说

试读章节

马援年轻时家里很穷,常对朋友们说:“大丈夫的志气应是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老当益壮”的成语就是他创出来的。)

后来他在西北经营游牧,发了财,叹息说:“凡是经营产业,重要的是在能救济别人,否则不过是守钱虏罢了!”(“守钱虏”或“守财奴”的名字由此出。)于是把所赚的钱都送给穷朋友。后来听见甘肃的军阀隗嚣喜欢招聘人才,就去投奔。隗嚣很器重他,一切事情都和他商量。

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汉光武刘秀在洛阳做皇帝,公孙述在四川做皇帝。隗嚣派马援做观察家,去瞧瞧这两位皇帝到底怎么样。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一向感情很好,心想见到他时这位老朋友一定会很亲热,两人可以握手大谈往事。哪知公孙述极爱装腔作势,听见老友来到,他上殿升座,派大批侍卫两旁侍候,请他进来恭恭敬敬地交拜,说些客套话,演了一番仪式,然后请马援到贵宾招待所去休息,再令裁缝替马援缝制大礼服大礼帽,在宗庙里举行大会,召集文武百官举行正式见面礼。公孙述大摆仪仗,神气十足地赴会,对马援的礼貌十分周到,完全当他是最尊敬的贵客看待,礼毕之后就留他做官,要封他为侯爵,请他做大元帅。马援的随从们见这位皇帝如此相敬,都很愿意留下,马援却开导他们说:“天下群雄正争斗得十分激烈,公孙述听到人才来到,不匆匆忙忙出来迎接,反而大搞一套无谓的礼节,弄得大家都像木偶一般,天下有才能的人是不会长久给这位仁兄用的。”于是告辞回去,对隗嚣说:“公孙述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不如专心靠拢洛阳。”(“井底之蛙”典故出此。)

隗嚣于是派马援到洛阳去。马援到了之后,宦官引他进去,只见刘秀坐在宣德殿南边的廊下,只戴了一顶便帽,服装十分随便,就笑着起来迎接,道:“你见到过两个皇帝,我穿得这样马虎,实在惭愧之至。”马援行礼之后说道:“当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也要择君。我和公孙述是同乡,年轻时很要好。我到四川时,公孙述却在殿旁排列了执戟的卫队才命我进去。我这次远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坏人,为什么这样随便?”刘秀笑道:“你不是刺客,不过是说客罢了。”马援见这位皇帝既随和,又有幽默感,心中钦佩之至,道:“现在天下大乱,称王称帝的人不知有多少,今日见你这样恢廓大度,就像汉高祖一样,才知只有陛下才是真的皇帝。”(“恢廓大度”这四字成语,就是这样出来的。)

马援回到甘肃后,隗嚣问他洛阳的情形。马援道:“我到洛阳后,皇帝接见我共达数十次,每次谈话,常常从黄昏直谈到天明。他的才能见识,实在无人可比,而且坦白之极,什么话都说,性格随随便便,就像汉高祖那样。至于谈到学问的渊博,政治眼光的敏锐,那更是前世的皇帝所不及。”隗嚣道:“你瞧他与汉高祖相比谁强些?”马援道:“那他就不及了。高祖喜欢自由散漫,现在这位皇帝却爱守法,什么事都要讲究规矩,而且他又不喜欢饮酒。”隗嚣听他大捧刘秀,很不高兴,道:“照你这样说,那是他比高祖更强了!”

后来马援果然归顺了刘秀。隗嚣数次反复,终于为刘秀所灭。刘秀得到甘肃后,再灭掉公孙述,“得陇(甘肃)望蜀(四川)”的成语,就出于刘秀写给统兵灭隗嚣的岑彭的一封信中。

今日的情况当然与从前帝王的争天下完全不同,但做领袖的人如有风度有见识,自能使人一见钦佩,这在古今都是如此。P3-6

序言

金庸以武侠小说名家,你说,其实他在“文学江湖”上,却是十八般“文”艺,样样了得。他写电影剧本,写影评,剧评,画评,乐评,舞评;他写游记,写围棋史话,文史札记;他写史论,考证之深与精令人惊叹。当年影响甚大的,实际推动了香港历史进程的,还有洞察时事的《明报》社评。

这些“文学概论”上细分的文体分类,在香港现代报刊史上,在我看来,不妨笼而统之,一概称为“专栏文章”可也。“专栏文章”者何?依主编查先生的定义,就是“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譬如《三剑楼随笔》中,今天,金庸谈好莱坞电影《相思曲》如何媚俗,糟蹋了小说家凯恩(JamesCaln)的原著;明日,百剑堂主(陈凡)大聊顺德名菜;后天呢,梁羽生讨论变态心理。一些琐细的话题,被金庸拿来大做文章: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五斗米”究竟所值几何呢?杭州月下老人庵里的卦签,又是典出何处?“无所不谈”甚至包括了数学:金庸援古引今谈圆周率(π),深入浅出,功夫很深,接着还考证出海宁陈家洛(《书剑恩仇录》)的世叔陈世仁,康熙时翰林,是有所成的数学家,所著《少广补遗》“发现了许多据说是前人从来没有谈过的公式。……一直研究到奇数偶数平方立方的级数和等问题”。“专栏文章”呈现了广博的中外视野和深厚的文史知识,你会说,在花果飘零的南国边陲,借由现代印刷媒体,正是这些斑驳的“散”文和“随”笔,保存和传承了新文化人的文化价值。

在“散”和“随”的剑花撩乱中,你也能定晴认出查大侠的本门剑法。琴棋书画,金庸写得最多的是“棋”。谈“各国的象棋”,谈中日的围棋,最精彩的是“历史性的一局棋”。说的是二十二岁的吴清源与本因坊秀哉下了四个月的一盘棋:“吴清源先行,一下子就使一下怪招,落子在三三路。这是别人从来没用过的,后来被称为‘鬼怪手’。秀哉大吃一惊,考虑再三,决用成法应付。下不多子,吴清源又来一记怪招,这次更怪了,是下在棋盘之中的‘天元’,数下怪招使秀哉伤透了脑筋,当即‘叫停’,暂挂免战牌。棋谱发表出去,围棋界群相耸动。”金庸解释了秀哉有权“叫停”而吴清源不能的规则后,写道:“这一局棋,其实是吴清源一个人力战本因坊派(当时称为“坊派”)数十名高手。下到第一百四五十着时,局势已经大定,吴清源在左下方占了极大的一片,眼见秀哉已无能为力,他们会议开得更频繁了。第一百六十手是秀哉下,他忽然下了又凶悍又巧妙的一子,在吴清源的势力范围中侵进了一大块。最后结算,是秀哉胜了一子(两目),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胜得很没有面子,但本因坊的尊严终于勉强维持住了。”写到这里,还不算是地道金庸武侠笔法,你须得读他结尾处来了个“龙摆尾”:“许多年后,曾有人问吴清源:‘当时你已胜算在握,为什么终于负去?’(因为秀哉虽然出了巧妙的第一百六十手,但吴还是可以胜的。)吴笑笑说:‘还是输的好。’”

金庸读史,特别关注历史人物的性格与身世,关注世道人心,到后来,则往往聚焦于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这样的大关节。本来是要讲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威水事,笔锋一转,谈起了被马援镇压的两位女性敌手:“二徵王”,说她们是“汉光武帝所执行的大国主义的牺牲者”,因感叹道:“两个年轻女子领导的起义达成了这样的规模与声势,在一千九百多年以前固然是空前的事,直到今天,世界史上也还没出现过类似的例子。只可惜历史传下来的记录太少,不能令我们多知道一些这两姊妹的状貌、个性和言行。”熟读《天龙八部》的读者,晓得乔峰/萧峰的身份认同如何在胡汉之间兜兜转转,当能明白金庸的“民族立场”在这里的倏然翻转。

金庸的剧评兵分两路,一路谈京剧(《除三害》、《三岔口》、《十字坡》),一路谈改编成电影的莎剧(《王子复仇记》、《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各各精彩。尤其引入注意的是谈论电影《大白鲸无比敌》的文字,连续写了’两篇。美国文学的经典名著,梅尔维的MobyDick改编为电影,成绩平平。金庸说,电影拍出了“情节”,却没有拍出小说的“精神”。这“精神”就是船长亚海勃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着憎恨与反抗”,由愤恨带来的疯狂导致最后的悲剧结局。金庸心有戚戚焉的是书中表达出来的那种愤世嫉俗的强烈呼声,接近疯狂的憎恨感与复仇欲,以及信仰迷失之后模棱两可的善恶观念。金迷们津津乐道的正是:四年多以后,“无比敌”成功转化为残暴的“金毛狮王”谢逊(《倚天屠龙记》)。这自是中西文学比较的上好题目了。

围绕“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创作谈”,或序或跋,或索引史料,或剖析人物,或与读者们交流,在我看来,都是金庸散文的精华部分,不容错过。然而,一如金迷们不满于查大侠太早挂印封笔,不写武侠小说,对金庸的散文随笔,你也会感叹说写得太少了。他对历史、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博闻多识,与他形诸文字的篇幅有点不成比例。不过你也说,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可堪典藏。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他千百度(珍藏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97023
开本 32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323632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