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第2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综合人文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第2版)》试图从“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关系第一、教育第二”“父教是不可缺少的”“和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图书和网络”“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厌学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一切教育最终都将归结为习惯的培养”十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并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给出了76个可行性建议。
所有的教师和父母都应当重新来学习儿童教育这门专业的功课。
目录
第1章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 001
建议1: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 002
建议2:鼓励大于一切教诲 / 004
建议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 006
建议4: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 009
建议5: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 012
建议6:玩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 / 015
建议7: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 018
建议8: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 / 021
第2章 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 025
建议9:重新认识儿童的“权利” / 026
建议10: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 030
建议11: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 / 034
建议12:人的发展是呈“阶梯式”的 / 038
建议13:“并喻文化”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本原理 / 041
建议14:令人惊奇的“生物钟”现象 / 045
建议15:利用“潜意识”进行学习工作 / 049
第3章 关系第一,教育第二 / 053
建议16:做孩子的忠实倾听者 / 054
建议17:鼓励孩子自己分析和判断 / 057
建议18:小心唠叨引发代际“战争” / 060
建议19:跟孩子讲“活”大道理 / 062
建议20:在游戏中寻找交流契机 / 065
建议21:让书信成为联结两代人的纽带 / 067
建议22:和孩子来个“君子协定” / 070
建议23:用幽默润滑家庭关系 / 072
第4 章 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 075
建议24:当孩子的精神支柱和榜样 / 076
建议25:带领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 078
建议26:帮助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 / 080
建议27:以人格魅力树立父亲威信 / 082
建议28: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 084
建议29: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 086
第5 章 和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 089
建议30: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 / 090
建议31:给孩子一个爱的港湾 / 092
建议32: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 094
建议33:创造民主开明的家庭氛围 / 096
建议34:全家合作,同甘共苦 / 099
建议35:带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 / 101
建议36:创建一个学习型家庭 / 103
第6 章 图书和网络 / 105
建议3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106
建议38: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 109
建议39:帮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成功 / 111
建议40:别把现代媒介当“洪水猛兽” / 114
建议41:利用网络满足成长的需要 / 116
建议4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 118
第7 章 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 / 121
建议43:唤醒孩子沉睡的孝心 / 122
建议44:诚信是做人的起码资格 / 126
建议45:让孩子在承担责任中长大 / 129
建议46: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 132
建议47:让孩子学会讲文明礼貌 / 136
建议48:帮助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 / 139
建议49:避免冷漠毒害孩子的心灵 / 142
第8 章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 145
建议50: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 146
建议51: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 150
建议52:指导孩子不断自我更新 / 154
建议53:学以致用才是真学习 / 158
建议54:让孩子自己设立目标 / 161
建议55:给孩子自己做计划的机会 / 165
第9 章 厌学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 / 169
建议56: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 / 170
建议57: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 / 173
建议58:由浅入深引导孩子热爱学习 / 175
建议59:伙伴学习,多方受益 / 177
建议60:让孩子考大人、教大人 / 180
建议61:减轻孩子感觉上的负担 / 183
建议62:巧妙调和师生关系 / 186
建议63:用“理想”照亮孩子的前程 / 189
建议64:不要过于注重分数 / 191
建议65:磨砺孩子的意志 / 194
建议66:让孩子对学习更专注、更痴迷 / 198
建议67:帮助孩子远离“坏情绪” / 200
建议68:帮孩子在失败中获得智慧 / 203
第10 章 一切教育最终都将归结于习惯的培养 / 207
建议69:做事有条理 / 208
建议70:善于与人合作 / 213
建议71:积极选择 / 217
建议72:按规则做事情 / 221
建议73:坚持锻炼身体 / 224
建议74:节约每一分钱 / 229
建议75:科学饮食 / 232
建议76:克服盲目攀比、炫耀 / 236
参考文献 / 241
后记 / 243
序言
前 言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
在价值的过程。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培
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
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某
一种技术,而应该是一种综合人文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所有的教师和父母都应该重新学习儿童教育这门专业
的课程。本书是作者多年来进行教育研究的一个总结,
是作者的代表性作品。本书主要内容是:第1章 没有尊
重就没有教育。这里介绍的是我们的教育者怎样从“尊
重”这个基本价值出发,建立健康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选择只能在统一
的基本的价值条件下才能获得发展。没有尊重,就没有
教育。我们往往会忽略“尊重”真正的内涵与重要性,
认为“尊重”是一个谁都知道的问题,但事实上,我觉
得该问题远非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北京市东城区教
育局用10年时间进行了“尊重教育”课题研究,逐渐形
成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教育品牌。第2章 教育必须遵循人
的发展规律。人的教育,必须了解、遵循人的科学发展
规律,这里介绍的“儿童权利”“关键期”“人的发展
是呈阶梯式的”“罗森塔尔效应”“潜意识”和“生物
钟理论”等,是我认为寻找教育智慧的7个基础平台。
从这里出发,你对教育智慧就有了基本的认识,否则,
教育只是一些技术而已。第3章 关系第一,教育第二。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这里主要介绍的是,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我们知道,面
对亲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扬会让我们心花怒放,他的
批评会让我们分外愧疚。在学校,是否喜欢该科目的老
师会直接影响我们学习该科目的热情;在家里,我们与
谁更亲近,便容易接受谁的教育——关系的好坏何等重
要!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子勋教授提出“关系大于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教授提出“好的关系胜过
许多教育”,都是极有智慧的观点。第4 章父教是不可
缺少的。为什么将“父教”单独作为一种智慧来谈?目
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任务,似乎只是由母亲来完成的。一
般来讲,学校召开家长会,90% 都是母亲参加,父亲即
使偶尔关注一下孩子的教育,也只是浅层次的“教诲”
。当孩子迈进幼儿园,甚至小学,遇到的也大多数是女
性教师。这些,都将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以及人格形
成极为不利。所以,怎样当父亲,其实是一个至关重要
的教育问题。第5 章 和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万
物和谐是自古以来的幸福理想。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
丰富的和谐思想。毕达哥拉斯说过:“什么是最美的?
是和谐。”如果美就是一种和谐,那么,只要人们感受
的美越多,内心就会越快乐。风景如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亦如斯。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对于孩子来说
,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与此相反,很多在不幸家庭、离异家庭成长的儿童将遇
到更大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另外,在孩子的教育上,家
庭成员达成一致,也是促进幸福家庭建设的一条途径。
第6 章图书和网络。这里介绍的是媒介与儿童教育的内
容。现代社会中,媒介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这
里以读书和网络为重点,进行了方法上的探讨,特别提
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卜卫研究员是我国研究媒介与儿
童教育的权威,她的很多观点值得全社会重视。第7 章
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
的健康人格,应当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目标。
本章从“孝心”“责任感”“自信”等若干个最基本的
价值观出发,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操作系统,简
单有效而不至于落入俗套,这是作者多年教育思考的一
个重点。第8 章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
意识”始终是教育上的一个关键点,这就要求人能够正
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调节自己。一是正确认识自己
的潜能;二是正确评价自己,包括通过自评、互评、征
评来评定自己的潜能发挥情况;三是正确调节自己,主
要是看自我行为是否得到调整和控制。本章围绕着如何
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深入浅出地提出了自我教育的若干
个有效的策略。第9 章厌学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学习
是一件苦差事,厌学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所以如何引
导孩子热爱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决了这个问
题,其他的教育问题很有可能就随之迎刃而解了。这里
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些内容谈起,为读者提供了
一个激励孩子“爱学习、会学习”的系列方案。第10
章一切教育最终都将归结于习惯的培养。爱因斯坦说,
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剩下的就
是素质。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素质是什么?就是习惯
。一切的教育都将归结为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人的正确
认识和正确行为之间的一座桥梁。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
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
导语
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综合人文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第2版)》试图从“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关系第一、教育第二”“父教是不可缺少的”“和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图书和网络”“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厌学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一切教育最终都将归结为习惯的培养”十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并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给出了76个可行性建议。
所有的教师和父母都应当重新来学习儿童教育这门专业的功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37557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44
CIP核字 2019195721
中图分类号 G40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