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智与情感(译文名著精选)
内容
后记
这是奥斯丁名著《理智与隋感》的最新译本,因为晚
出,得以参考到几个优秀的注释本,希望因此在对原文的
理解和传达上能尽量减少一些差错。这个译本以牛津大学
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奥斯丁专家查普曼(R.W.Chapman,
1881—1960)的校订本作为底本翻译,同时参考了由
Claudia L.Johnson编辑的新诺顿批评版和哈佛大学出版
社贝尔纳普分社由Parricia Meyer Spacks编辑的注释版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创作于十九世纪初的英国
文学经典,译者参考以上三种注释版、参阅其他资料和工
具书,酌加了一些注释,除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以外,
特别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和时尚潮流等做了些简
要的解释;并注明了一八一一年的初版和后来作为定本的
一八一三年的第二版具体字句上明显的不同之处,但仅限
于这种不同在译成中文以后也能有所体现的情况,这方面
则完全取材于查普曼的校订注释本。
著名翻译家和编辑前辈吴劳先生曾为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的《理智与情感》国内最早的译本之一做过逐字逐句
的编辑加工并撰写了译本序,为表达对吴劳先生的敬意,
译者的这个最新译本仍旧采用这一“译本序”,唯其中对
作品字句的引用替换为现在的这个译本。
冯涛
二○一九年六月谨识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精彩页
第一章
达什伍德家族可算是萨塞克斯郡的老住户了。他们拥有广大的产业,府第就是坐落于自家地产正中央的诺兰庄园,他们祖祖辈辈居住于此,居家得体、持家有方,赢得了四近乡邻的一致称道。这片地产之前的主人是位单身汉,得享高寿,身边一直由胞姊常年陪伴,并替他管家。不想姐姐先他十年撒手人寰,她这一走他的家也随之发生了巨变;为了弥补她的空缺,他将诺兰庄园的法定继承人,他的侄子亨利·达什伍德一家接来居住,他本来也打算将产业传给他的。在侄子、侄媳和侄孙辈的陪伴下,老绅士的日子过得倒也称心舒适。他对侄子一家人的依恋日渐加深。亨利·达什伍德夫妇对他的体贴入微和悉心照顾不但是出于利害考虑,而且是天生宅心仁厚,使老先生享尽了他这个岁数所有可能的福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为他的生活平添了乐趣。
亨利·达什伍德先生结过两次婚,与前妻育有一子,与现在的夫人生了三个女儿。儿子是个踏实体面的年轻人,他母亲家产丰厚,从小就生活优裕,而且一俟成年就可以承继母亲一半的遗产。成年以后他很快结了婚,妻子的嫁奁更增添了他的财富。所以对他来说,父亲对于诺兰产业的承继并不像对他的几个妹妹那么重要;因为她们的财产如果不能靠承继那份产业而有所增益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的。她们的母亲一无所有,她们的父亲能够支配的只有七千镑;父亲前妻遗产的一半最终也要传给她儿子承继的,他只有终身的所有权。
老绅士死了;宣读遗嘱,结果就跟几乎所有的遗嘱一样,让人喜忧参半。他为人还算公正,行事也算是领情,毕竟还是把产业留给了他的侄子一可是那附加的条件却使这份遗赠损失了一半的价值。本来达什伍德先生想要得到这笔财产,主要就是为了妻子和女儿们着想,并非为了自己和儿子一而遗嘱却明确规定必须将全部产业完整地传给他的儿子和儿子的儿子:一个四岁的孩子,这么一来,他就无权从产业的资产中提取任一部分,或者出售地产上的珍贵林木,来赡养他最为疼爱又最需要保障的妻女了。全部的产业都为了那个孩子被打包扎牢,这孩子跟他父母来过诺兰几趟,跟两三岁的孩子也没什么两样:口齿不清,一心要自行其是,诡计多端,大吵大嚷,就凭这个居然赢得了太叔公的欢心,把侄媳和侄孙女儿们多年来的悉心照顾都给比了下去。不过,老人家也并没有故意要无情无义,为了表示对于三位姑娘的一片慈爱之心,他给她们每人留了一千镑。
一开始,达什伍德先生是大为失望;不过他生性开朗乐观,他满有希望还能活很多年,又拥有这么大的产业,只要勤俭节省,他很可以从出息当中积下可观的财富,妻女的境况几乎马上就有望得到很大的改善。可是这宗姗姗来迟的巨大财富,他攥在手里却只有一年的时间。他并没有比他叔叔多活多长时间;他留给寡妻和女儿的,包括已故叔父的遗赠,总共就只有一万镑。
一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就马上派人把儿子给叫了来,达什伍德先生强支病体,无比急切地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一定要照顾好他的继母和几个妹妹。
约翰·达什伍德先生不像家里的其他人那样重感隋;不过,在这样的时刻受到父亲这样的信托还是颇受感动的,他承诺一定会尽他的所能让她们母女的生活过得称心舒适。有了他这番保证,他父亲也就放了心,约翰·达什伍德先生这才有闲工夫定下心来琢磨,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以精打细算的原则该给她们多少才算是合适。
他并不是个坏心肠的年轻人,除非是心肠冷硬、自私自利也算得上坏心肠:反之,总的说来,他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因为他平常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是非常稳重得体的。如果他娶的是个更加善良和气的女人的话,他的表现原是可以更加受人尊敬的——就连他自己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善良和气的好人;因为他结婚的时候年纪轻得很,对他的妻子又很是言听计从。可是约翰·达什伍德太太跟他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不过更加狭隘、更加自私罢了。
他在向父亲做出郑重承诺的时候,心里考虑的是给每个妹妹每人再补贴一千镑的收入。当时他真心感觉他是有这个能力的。眼看着每年又有四千镑的进项,加上他现有的收入,这还不算他生母那一半的遗产,他内心感觉热乎乎的,这使他觉得自己能够慷慨一下了。——“是呀,他要给她们三千镑:这事儿做得多慷慨,多漂亮!这么一来她们就完全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的了。三千镑呢!他可以毫不勉强地匀出这么一大笔钱。”——他整天都在这么琢磨,一连琢磨了好多天,并没有反悔。
刚刚办完他父亲的丧事,约翰·达什伍德太太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带着孩子和仆从来到了婆婆家。她搬过来的权利是无可争议的;她公公一咽气,那公馆就是她丈夫的了;可是她这番举动实在是过于粗鄙无礼了,对任何一个达什伍德太太这种处境下的女人来说,只要她还有常人的隋感,都会感觉大受冒犯的;——更何况她这样一个荣誉感极强、满腔罗曼蒂克隋感的女人了,对于任何这种类型的冒犯行为,不管是谁施谁受,她是统统会深恶痛绝的。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在婆家是从来都不受任
导语
埃丽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在情感上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姐姐忍辱负重,始终与人为善;妹妹心高气傲,几近崩溃……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名作《傲慢与偏见》姊妹篇,讲述了一个以金钱开始以爱情结束的故事,以生命的悲剧、情爱的喜剧探索人性永恒的命题!
在所有的伟大的作家中,简·奥斯汀的伟大之处是最最难以捕捉到的。
序言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诞生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
繁荣而稳定的乡间长大,十二三岁就开始写作。她早期的
习作都是中短篇,光是十五六岁时写的,后人就编成了两
部集子。一七九七年,简二十二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
《第一面印象》,接着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这两
本都是书信体小说,十多年后,分别改写成用第三人称叙
述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后者于
一八一一年出版,等到前者于两年后问世时,后者于同年
再版。所以,尽管《傲慢与偏见》的原始本子写作在前,
她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却是本书。
和《傲慢与偏见》一样,《理智与情感》也是以英国
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为题材的。事实上,奥斯
丁所有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都没有跳出
这个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一往往是体面人家的没
有丰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不错,这是个相当狭小的
天地,但是,因为这正是奥斯丁终身逗留其间的天地,她
对之了解得最为透彻,因而有条件创作出公认的第一批英
国现代小说。
奥斯丁对当时的妇女问题进行了高度现实主义的探讨
。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来考
察。在那个社会中,人的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
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她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
的地位,只能从属于男人。因此,奥斯丁笔下一再出现下
列这些类型的人物:“独断独行的父亲;念念不忘社会身
份、千方百计想把闺女嫁出去的母亲;条件齐备的青年男
子,他们玩世不恭,正反映出他们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以
及待嫁的女儿,从优雅的没头脑的姑娘到好事多磨的富有
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
处身在这样一个严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带有敌意的世
界上,女主人公该怎样通过婚姻来获得个人幸福呢?奥斯
丁的告诫是应该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在交男友的过程中,
应审慎从事,不能轻易动情,任性行事。她认为情感往往
是女性行为的危险的向导。如果逢到一个条件优越而用情
不专的男子来追求就以身相许,其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
男方不是由于个人喜新厌旧,就是由于家长的反对而另择
条件更好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女方感情用事,就
将受到极大的精神创伤,难以自拔。
奥斯丁的这些看法,最鲜明地表现在这第一部长篇小
说中。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夫在“简·奥
斯丁文中的经济决定论”一文中说得好:“情节和人物在
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金钱问题,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理智与情感》的整个开头部分环绕着达什伍德遗嘱中的财
产问题以及年收入一万镑的约翰·达什伍德太太的贪心不
足而展开。”就在分遗产的过程中,奥斯丁开门见山地交
代了达什伍德家两姐妹相反的性格特征:姐姐埃莉诺“拥
有极强的理解能力,而且遇事头脑冷静,虽然只有十九岁
,却堪当母亲称职的顾问……她生性富于爱心,感情强烈
;不过她知道怎么驾驭它们:这门学问她母亲尚有待学习
,而她的一个妹妹则断然拒绝受教”。妹妹玛丽安的“能
力在很多方面都跟埃莉诺不相上下。……她的悲伤,她的
欢乐,都全无节制。……她一切都好,只是不够稳重谨慎
”。这就是说,玛丽安放任隋感去支配行为,而埃莉诺则
不愿被这种冲动所摆布。
奥斯丁的创作意图是非常明确的。她干脆把原来的书
名《埃莉诺与玛丽安》改为《理智与情感》,以强调她这
个主题。
由于两姐妹的父亲逝世后遗产归他前妻所生的儿子约
翰,她们和她们的母亲不但经济上拮据,还得摆脱寄人篱
下的生活。她们终于在德文郡一座乡间别墅内安了家。这
一来,埃莉诺和她爱上的青年爱德华(她嫂嫂范妮的弟弟)
分了手,而玛丽安在乡间邂逅并迷恋上的威洛比也突然有
事去了伦敦。两姐妹就这样都和她们所爱的人分开了。
随着隋节的发展,这两头恋爱都发生了波折。当埃莉
诺听到露西.斯蒂尔私下告诉她和爱德华私订终身已有四
年之久时,她硬压住了感情,保证为她保守秘密。埃莉诺
把失恋的痛苦藏在心底,在玛丽安终于遭到了威洛比的拒
绝,精神大受刺激,后来甚至在病倒的过程中,竭力安慰
妹妹,帮助她振作起来。露西遭到爱德华的母亲,富孀费
拉尔斯太太的反对,她硬要她儿子和莫顿爵士的独生女结
亲。爱德华不愿,他母亲竞剥夺他的继承权,把财产传给
次子罗伯特,这时,埃莉诺心胸还是那样开阔,受人之托
,通知爱德华可以得到一个牧师的职位,有条件和露西成
婚。哪知露西转而去追求那交好运的罗伯特,和他结了婚
。这样,埃莉诺和爱德华才能终成眷属。
……
作者的外甥詹.爱·奥斯丁一利在他的《简·奥斯丁
回忆录》中写道:“在简·奥斯丁笔下那些最可人心意的
人物的迷人之处,简直没有一个不是她本人那可爱的气质
和热情的心胸的真实反映。”埃莉诺.达什伍德就是一个
这样的人物,完全体现作者的理想。因此,本书理所当然
地主要从埃莉诺的视角来叙述。但是,随着近年来西方女
权主义运动的勃兴,不但有些作家用女权主义的观点来指
内容推荐
美国文学评论巨匠埃德蒙·威尔逊曾言:“在英国文学近一又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惟独莎士比亚和奥斯丁经久不衰。”
本书是奥斯丁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和《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在情感上毫无节制,因此在遭遇恋爱挫折时,两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姐姐忍辱负重,始终与人为善;妹妹心高气傲,几近崩溃……与主人公命运情牵相关的闲得发慌的乡绅太太,势利无情的兄嫂一家,市侩虚伪的远房姐妹,以及少女心中那几位或道德败坏或正直优柔的恋人在这场风波中悉数登场,成就了一则以细腻笔触和生动对白见长,讲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婚恋的经典故事。
本书采用最得奥斯丁作品神韵的十九世纪末英国画家休·汤姆森独具魅力、流传至今的原版插图40余幅,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智与情感(译文名著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简·奥斯丁
译者 译者:冯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82819
开本 32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54
CIP核字 2019250154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8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