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理学史重要著述《陆子学谱》是研究清代学术史非常重要的史料,该书的流传也历经沧桑,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整理,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大憾事。此次整理出版,实为我国古籍整理工作增添又一优秀成果。
图书 | 陆子学谱 |
内容 | 编辑推荐 清代理学史重要著述《陆子学谱》是研究清代学术史非常重要的史料,该书的流传也历经沧桑,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整理,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大憾事。此次整理出版,实为我国古籍整理工作增添又一优秀成果。 作者简介 李绂,江西临川人,字巨来,号穆堂,以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入翰林,累官工部右侍郎。李绂为人耿介,其学原本陆九渊“先立乎其大者”,博闻强识,下笔千言立就,钱穆先生称其“以有清一代陆王学者第一重镇推之,当无愧也”。杨朝亮,历史学博士,山东梁山县人,1963年9月生。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系主任。1998年、2003年先后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儒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清代学术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成果有:《李绂与〈陆子学谱〉》、《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清代陆王学研究》、《刻书藏书与聊城》,在《孔子研究》、《齐鲁学刊》、《东岳论丛》、《清史论丛》、《中国史研究动态》等杂志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陆王心学发展史》、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清代陆王学研究》、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陆子学谱〉点校》等。 内容简介 《陆子学谱》一书,二十卷,约40万字,是研究朱熹、陆九渊学术思想较有参考价值的一部书。是书于卷首有《序》一篇,说明编纂是书之原因。李绂把“言”与“行”合而为一。李绂于开篇以四卷的篇幅阐明陆九渊为学取向:卷一为《辨志》、《求放心》、《讲明》和《践履》;卷二为《定宗仰》和《辟异学》;卷三为《读书》和《为政》;卷四为《友教》等。于此,李绂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标明陆九渊的思想体系,突出了陆九渊的为学宗旨。卷五为《家学》篇,考察了陆九渊祖孙几代的生平学行。其后的卷六到卷十九,叙列陆九渊“弟子”、“门人”和“私淑”,从宋代一直序列到明代,上下几百年连绵不断。卷二十为《附录》部分,包括《宋史本传》、《行状》、《谥议》、《文集序》、《祠堂书院诸记》和《后学辩论》等。是书共载人物三百五十八人。 《陆子学谱》在编纂成书(雍正十年)后的刊刻印行,经过了诸多波折。最初,书成后交与当时的河东总督王士俊校对刊刻,但是,由于“中州乏匠”,而没有遂愿。后来(约雍正十三年底到乾隆元年初),李绂在友人庞屿的大力相助下,是书才得以“刊与天下”。到乾隆二十三年,又出现李绂诗文集案一事。乾隆帝认为“此等悖谬语言,既已刊刻成书,倘仍听其谬种流传,其于世道人心贻误不浅”。因而下令“所有各项书本板片”,“逐一查明,即行销毁,毋令稍有留遗”。可见,李绂著述,自然也包括《陆子学谱》在内的书籍,都遭到禁毁。所以,《陆子学谱》一书的流传可谓迭经沧桑。 目录 《陆子学谱》卷之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陆子学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李绂撰,杨朝亮点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7189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