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举,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宁夏西吉县,业余创作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宁夏日报》《朔方》《黄河文学》《共产党人》《固原日报》《六盘山》等报刊。《土豆·生活(组诗)》获全国第二届“新视野杯”文学征文诗歌组一等奖,《葫芦河畔(组诗)》获全国第三届“金秋之旅”文学征文诗歌组三等奖,《西吉赋》获西吉县首届“工字杯”文学征文一等奖,《震湖赋》获西吉县首届“震湖湿地杯”文学征文二等奖。部分作品被《宁夏诗歌选》《西海固文学》《西吉文学》等选本收录。宁夏作协会员。
图书 | 大石城 |
内容 | 作者简介 樊文举,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宁夏西吉县,业余创作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宁夏日报》《朔方》《黄河文学》《共产党人》《固原日报》《六盘山》等报刊。《土豆·生活(组诗)》获全国第二届“新视野杯”文学征文诗歌组一等奖,《葫芦河畔(组诗)》获全国第三届“金秋之旅”文学征文诗歌组三等奖,《西吉赋》获西吉县首届“工字杯”文学征文一等奖,《震湖赋》获西吉县首届“震湖湿地杯”文学征文二等奖。部分作品被《宁夏诗歌选》《西海固文学》《西吉文学》等选本收录。宁夏作协会员。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大石城》以明宪宗年间(公元1468年)发生在西吉县火石寨大石城的“满四之乱”为故事原型,作者借助相关历史资料,精心描绘再现了六百年前“石城之战”的全景,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了西吉的民族风情、人文环境、历史底蕴和奇特的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风光。它的出版发行,不仅是吉县大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的一大成果,更是吉县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文化的延续性在于继承,文化的包容性在于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守旧复古,而是在发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创造出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产品和新的文化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出新的增长点。长篇小说《大石城》的出版发行,无疑在这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目录 序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石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樊文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阳光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526318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