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希腊风化史(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希腊风化史》是德国学者利奇德的着作,该书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性”来解读古希腊的风俗文化,通过挖掘性爱在爱情生活、宗教、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公众生活、娱乐消遣、节目舞台表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而解读整个古希腊文化和历史的各个方面。文字耐读、资料详实,是研究古希腊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从西方文明起源言必称希腊中,我们不难理解,希腊(加上随后的罗马)文化不折不扣地是今天西方文化(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等等)的源流始祖。换言之,不了解希腊罗马的历史,就无从了解西方各自国家本身的来龙去脉。

性爱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之一,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往往可以从性文化中折射出来。希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性文化也有着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这样的切题角度,虽然另类,也有些惊世骇俗,但是,却恰好是回到了源头的源头。这是因为,性观念、性风俗等是人性的一种至为深刻的反映,其不可或缺,不仅仅在于子孙繁衍,而且还对道德观念、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部严肃的着作中,作者通过性爱在古希腊的社会、军事、宗教等领域中的反映揭示出情欲在古希腊生活中的至高地位,进而对古希腊的生活与文化作出一定的判断,让人得以毫无偏见地深入了解古代人的思想,理解古希腊人崇高的伦理道德,认识以古希腊的文化风范为主的欧洲古代文明。

利奇德编著的《古希腊风化史》内容涵盖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地理、体育等形形色色的文化习俗,堪称为一部小百科全书。《古希腊风化史》对于研究希腊文化乃至欧洲文化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认识希腊了解西方——中译本序

编者的话

第一部

导论

古希腊的人生理想

致安纳托利亚

情欲在古希腊生活中的至高地位

 第一章 女人的婚姻与生活

一、古希腊女性

二、古希腊的婚嫁习俗

三、其他及补充资料

 第二章 人体形象

一、衣着服饰

二、裸体

三、体操活动

四、选美活动及对裸体的进一步评论

五、沐浴

 第三章 节日种种

一、民族节日

二、其他喜庆日

三、雌雄同体的生命观

四、其余民间喜庆日

 第四章 戏剧

一、雅典派悲剧

 1.埃斯库罗斯

 2.索福克勒斯

 3.欧里庇得斯

二、雅典派喜剧

 1.费列克拉蒂

 2.欧波利斯

 3.阿里斯托芬

 4.阿来克西斯

 5.提摩克勒斯

 6.米南德

悲剧和喜剧的反顾与补充说明

三、羊人剧、哑剧和芭蕾舞剧

 第五章 舞蹈 运动 饮食及其他

舞蹈及球类运动饮食及酒宴好客之道

 第六章 宗教与情爱

 第七章 古希腊文学中的情爱描写

一、古典时期

 1.史诗

 2.田园诗

 3.散文

二、希腊化时期

 1.诗歌(1)史诗和田园诗

 (2)诗选中的诗歌

 (3)闹剧、辛涅迪克诗歌、哑剧、牧歌、摹拟笑剧

 2.散文

三、过渡时期

 1.诗歌

 2.散文

四、后古典时期

 1.诡辩地理历史等各种作品

 2.爱情传奇故事与情书

 迈加拉致巴基丝

 3.哲学

五、古希腊文化的末期

 1.诗歌

 2.散文

第二部

 第一章 男女之爱

 第二章 手淫

 第三章 女子同性恋

 第四章 卖淫

 1.总论

 2.妓院

 3.高等妓女

 最著名的高等妓女的生活、轶事及其妙语名言

 4.关于性问题的迷信

 5.卢奇安的《妓女的对话》

 6.神奴

 7.有关高等妓女的补充言论

 第五章 男子同性恋

 1.总论

 2.专门术语

 3.青少年男子与希腊人的审美观

 4.古希腊文学中的少年之美

 5.古希腊艺术中的少年之美

 6.古希腊少年之美剖析

 7.古希腊少年之爱的发展

 8.男妓

 9.古希腊少年之爱的伦理道德

 10.正反面舆论观点

 11.古希腊少年之爱的历史

 12.地方志述

一、叙事诗

 1.史前神话时期

 2.叙事组诗

 3.赫西奥德

 4.法诺克勒斯

 5.狄奥提穆斯和阿波罗尼奥斯

 6.农诺斯

二、田园诗

 1.泰奥格尼斯

 2.柏拉图

 3.阿尔基洛科斯与阿尔凯奥斯

 4.伊比科斯

 5.阿那克里翁及《阿那克里翁诗存》

 6.品达

 7.忒奥克里托斯

 8.其他田园诗拾遗

三、《古希腊诗集》

 1.来自萨迪斯的斯特拉顿

 2.梅利埃格

 3.阿斯克勒庇俄斯

 4.卡利马科斯

 5.其他诗人

四、散文

 1.古希腊神话中的少年之爱

 2.有关同性恋的笑谈

 3.补充文献

 第六章 古希腊人的性歧变

 1.性景恋

 2.异性装扮癖

 3.裸恋

 4.皮格马利翁现象(雕像恋)

 5.鞭笞、施虐狂与受虐狂

 6.兽交

 7.尸恋

试读章节

人们早已听说过,那种认为古希腊已婚妇女的社会地位一钱不值的观点完全是一种谬误,所以这一点无须多做解释。由于这种错误观点是来自一种错误的猜想,即对女人的一种不公正的判断,因此它的产生是必然的。虽然古希腊人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角色的历史并不长,而且也总是充当次要角色,然而,他们的生命艺术却往往令人垂涎羡慕。因此,他们从整体上赋予女性那些天然的界定。现代人认为女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儿育女的母亲;另一种是供男人玩弄的妓女。这种观念早在古代文明时期就为希腊人所接受。而且他们也是这样看待女人的。至于第二种类型的女人,我们将另章专述;但是就前一种类型的女人来说,人们对女性的崇敬之情莫过于希腊人对待那些作为母亲的女人。希腊女人一旦成为人母,她便功满名就。紧接着,她就获得希腊女人认为至高无上的两项任务:掌管家务和抚育子女——女儿必须抚养到出嫁的那一天;男孩则必须抚养到他们在心灵上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为止。所以说,婚姻是希腊人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也是一个人获得合法子女并且使家庭得到井然有序而又令人放心的操持料理的一个途径。妻子的权利范围包括她对家中大小事务的支配权,在这一切事上她绝对有权做主。我们或许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单调乏味的婚姻;的确,我们只要想一想现代女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我们就应该这样理解那种婚姻生活。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那种婚姻却没有当今社会所附于婚姻家庭的那些虚假和做作。希腊语言中之所以不存在“调戏玩弄”、“殷勤讨好”、“献媚卖俏”这类含义的词语也决不是偶然的。

现代的男人也许要问:希腊的女子和妇人们过着那种隐居式的生活是否感到极度的苦闷?然而。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必须记住:人们不可能怀念自己所不了解的东西;再者,希腊妇女所承担的那些范围极受限制的(但不可能因此贬低它的崇高性质的)各种任务就在于她们所操持的各种家务事;她们很认真地对待这些家务事,所以她们没有空闲的时间去考虑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问题和令人伤心的事情。

然而,在那些最远久的文学作品中。婚姻和其中的女人都是用一些最亲呢和最动人的词语来加以描写的。这毫无疑问地证实了有关古希腊女性地位卑微之说的愚蠢性。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曾几何时有哪一对夫妻的离别之情能赶得上《伊利亚特》中描写赫克托尔离别安德罗米奇的著名的那一幕中的情感之深呢(见第六卷,392—496)?P19-20

序言

若不是因为这本《古希腊风化史》的作者与译者在英文译稿最终定稿什印之前不幸先后离世的缘故。本书的编辑工作就无须转手他人接替,而这篇《编者的话》也就显得多余。因此,对他们二位未能亲手将此书稿交付出版作一说明只是为了纪念这两位杰出的学者和他们的声望。弗里斯先生是一位翻译家,他为莱奥渡图书馆、百老汇传译公司等机构翻译过大量的希腊文和拉丁文原著,而且还翻译了许多德文古典名著和哲学著作。1930年10月他在完成这部译著之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作者利奇德是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他在此之前已经离开人世。

本书编者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挑选插图并为之加上说明的工作而己——这方面编者负有全责。另外,我们编排了两份索引目录,并作了一些细小的订正(主要是文字印刷方面的一些错误订正),译者弗里斯先生若是健在。他本人将完成这项工作。当然,我们对书中内容不作任何改动;我们几乎完全没有必要向读者,特别是那些熟悉弗里斯先生译作的读者解释说明,经过德一英详尽的核对,可以证明弗里斯先生又一次成功地在传译原著内容的同时忠实地再现了原著一经问世就受到普遍欢迎的风貌。

所有的脚注,除了特别注明以外,均为原著作者利奇德教授所加。但是本书的索引目录的确是本版书新增加的内容。我们认为特别是第二个目录(典据及摘录书目索引)将对那些希望研究古希腊人生活中的这一特别有趣而迄今少有人涉足的领域的古典学者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印便是在“一般的”读者看来,利奇德教授在这方面显然深有造诣;而且,在整个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难以找到几位作家,他不曾从他们的宏篇短论中学习用长远的观点来揭示:性爱在塑造古希腊人的命运上所起的作用;这就是通过性爱在古希腊的社会、军事、宗教等生活领域中的反映。以及—今天人们所感受到的——性爱和它的问题在舞台上、文学艺术领域中所受到的惊人的重视而得以实现。他博览群书、旁征博引;他的每一条引语都清楚地加上“标记”,因此读者可以查到它们的出处。并了解到引语的上下文语境;所有的内容都作了索引,好让学者几乎可以一眼认出哪些是作者和哪些作品对他们的课题研究能提供多少参考资料。

我们很高兴地向莱奥波古典书籍图书馆的编辑人员和出版商表示感激,感谢他们宽宏地容许我们大量查找翻阅书卷和译著;其中一些我们所采用的较长篇幅的内容,例如,J.M.爱德蒙先生对狄奥克里托斯的第十八首田园诗所作的精彩翻译——我们直接作了摘抄,为此表示感谢;我们还要感谢的是,在这一系列资料中。我们也从“诗集”和其他材料中摘录了不少翻译片段。我们还想感谢海恩斯先生,因为他允许我们从他的译著《萨福:她的诗歌及残篇》中摘抄“致安纳托利亚”(To Anactoria),和“阿佛洛狄忒颂”(Hymn to Aphrodite)及其他篇章。

劳伦斯·H.道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希腊风化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利奇德
译者 杜昌忠//薛常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10650
开本 32开
页数 61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1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7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5.442.2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45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