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明以来文人情结与书画商业文化博弈研究/美术学博士论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对晚明以来书画商业文化与文人情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将文人情结与书画商业文化的博弈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晚明以前、晚明清初、清初到清中期、晚清民初、民国晚期以来。书中对晚明清初、清初到清中期、晚清民初三个历史时期进行了重点论述,并结合书画流派、地区和人物,以点带面地考察了文人在面对商业文化时的心态转变。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关注的重心往往在于文人对商业文化的适应,而忽略了文人在适应书画商业文化的同时还本能地表现出与之较量、博弈的情结。这种情结常常表现为“不齿言利”“不为人(物)役”“借书画自娱”等,他们或以清贫自居,或以孝悌相标,或以寄情诗酒、心怀家国。随着晚明以来书画市场的繁荣,文人艺术家们在适应市场的同时其高标自持的文人情结始终存在,并且影响至今。
作者以独特的学术视角,从商业文化角度切入艺术史研究,将文人面对市场时的不同心态以及矛盾心理进行了全面剖析,认为书画作为文人谴兴排志之雅好的情结并没有随着商业文化的浸染而消失,而是逐渐渗透到文人思想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行事方式和人生品格,可以说,文人情结是书画商业文化区别于单纯市场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者简介
郑付忠,1982年生,山东聊城人。中国书协会员,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明清书画史论研究。近年来在《民族艺术》《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书谱》《艺术学界》等刊物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先后主持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2018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
目录
总序程大利
序徐子方
绪论
一、晚明以前:文人以书画“自娱”,强调“慎勿以书自命”
二、晚明清初:书画商业文化活跃背景下的“夺志辱身”与底限坚守
三、清初至中期:从隐逸自谋到“贾近士风”
四、晚清民初:书画广告风行与鬻艺形式的“包装”
五、民国晚期以来:鬻艺观念的暧昧期
第一章 晚明清初:书画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夺志辱身”与“大义”坚守
第一节 晚明士商合流与徽商书画收藏
一、晚明士商观念转变与士商合流
二、晚明徽商及收藏
第二节 “夸示文物” “取悦俗目”:晚明书画交易简论
一、晚明书画交易
二、晚明书画斗侈
第三节 明清易祚之际的遗民心态与“治生”之道
一、易祚之际的遗民心态
二、晚明文人“治生”
三、晚明清初“治生”人物考
第二章 清初至中期:从隐逸自谋到“贾近士风”
第一节 士商观念转变
一、清初社会及世风
二、清初士商观念转变
三、清中期世风及士商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鬻艺自谋的社会风尚与文人生活
一、清代早期
二、清代中期
第三节 鬻艺自谋个案考
一、石涛:“政治和尚”的书画乞食
二、傅山:“不为人役”
三、八大山人:“河水一担直三文”
第四节 鬻艺自谋书画流派考
一、“扬州八怪”总论
二、“扬州八怪”鬻艺个案研究
三、“金陵画派”书画鬻艺考
第三章 晚清民初:世风转变与鬻艺观念“异化”
第一节 晚清民初社会、世风及鬻艺观念
一、晚清民初社会转型
二、晚清民初士商观念的“异化”
三、鬻艺观念嬗变个案
第二节 晚清“官员不卖字”考
一、晚清“官员不卖字”的缘起与争鸣
二、晚清官场:低俸、卖官鬻爵
第三节 晚清民初书画润例研究
一、关于书画定价
二、文人情结与润例用语的包装
第四节 公益型鬻艺:收支管理与分配
一、书画“助赈”
二、收支分配与管理
三、书画助赈与利益分成
第四章 海派书画市场与鬻艺观念嬗变
第一节 海上社会风尚与商业文化
一、社会背景
二、士商观念嬗变与海上鬻艺之风
第二节 海派书画市场与谋食风尚
一、书画商业文化的繁荣与寓沪书画家琐谈
二、商业美术里的鬻艺情结
三、书画创作目的和消费对象
四、文化品格和市场精神的博弈:风格趋同与代笔
第三节 书画广告:报刊里的市场策略、矫饰与伪情
一、书画报刊与书画广告
二、《申报》及市场策略与广告
三、书画“寄生”的组织和渠道
第四节 “海派”名家与鬻艺情结
一、黄宾虹:“作画以广流传”
二、李瑞清:“鬻卖笔墨,同于卖身”
三、吴昌硕:“倚醉狂索买醉钱”
四、曾熙:“鬻书作业,偷活海上”
五、任伯年:“求者踵接,无片刻暇”
六、张大千:“乞食人间尚未归”
七、郑孝胥:“为清国遗老以没世”
第五章 京派书画市场与鬻艺观念嬗变
第一节 北京世风与鬻艺观念
一、社会与世风
二、“京派”书画家身份类型
三、“京派”书画家的鬻艺观念
第二节 “京派”书画市场渠道
一、书画展览
二、书画社团
第三节 “京派”书画购求者身份与经济生活
一、文人与附庸风雅的官员
二、书画商贩及普通市民群体
三、国外购求者
第四节 “京派”鬻艺书画家个案与经济生活
一、溥心畲:“年年芳草忆王孙”
二、齐白石:“卖画不论交情”
第六章 民国晚期以来:鬻艺观念的暧昧期
第一节 社会与世风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鬻艺情结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鬻艺情结
第四节 鬻艺者身份类型与经济生活
一、国民党政客
二、底层文人与职业书画家
三、热心教育的社会名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对书画商业文化与文人情结关系的探讨,从晚明嘉靖年间开始,把文人情结与书画商业文化博弈的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晚明以前、晚明清初、清初到清中期、晚清民初、民国晚期以来。限于篇幅,文章把晚明以前的部分穿插在文中作为背景介绍,不展开阐述;民国晚期以来的部分也不深入展开,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中间三个时间范畴内,结合重点书画流派、地区和人物,以点带面研究文人在面对商业文化时的心态转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明以来文人情结与书画商业文化博弈研究/美术学博士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付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荣宝斋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322153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46
CIP核字 2019195618
中图分类号 K248.03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