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柏拉图对话录(全新插图本)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原名Πλτων,英译为Plato。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出生于古希腊雅典贵族家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师从苏格拉底。他所开创的“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的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死亡被称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死亡”,仅次于基督之死。除《苏格拉底之死》(也有译为《苏格拉底的申辩》)外,还有《对话录》、《理想国》等著作。 目录 译者前言 柏拉图的生平及著作 欧绪弗洛篇 申辩篇 克里托篇 斐多篇(论灵魂) 普罗塔戈拉篇 美诺篇 蒂迈欧篇 克里提亚篇 导语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 古希腊哲学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发展到高潮,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柏拉图对话录》是其代表作之一,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思想、生活方式和谈话,是关于肉体与灵魂,关于道德、智慧、正义与灵魂不灭的关系的论证过程。 《柏拉图对话录》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和思辨方式集中的缩影。苏格拉底之所以愿意赴死,是因为他相信灵魂不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他人如何高贵地活着和死去。 内容推荐 柏拉图一生的重要思想,几乎都在“对话”中完成,并得以流传;而他对话的对象正是他的老师——与他同样伟大、同样具有奠基意义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因此,《柏拉图对话录》就其思想而言,不仅是柏拉图的,而且也是苏格拉底的,或者更可以说,是两个哲学巨匠伟大思想的碰撞、互认和融合,其影响遍及西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体系的各个方面。 《柏拉图对话录》由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研究者A.E. 泰勒编辑整理,共收入对话录八篇。这八篇对话不仅体现了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晚年思想、生活和讲谈内容的理解,更体现了两种相互依存又一脉相承的伟大思想的炫丽多姿。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柏拉图对话录(全新插图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古希腊)柏拉图 |
| 译者 | 译者:郭雅晴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914387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0 |
| 出版时间 | 2020-02-01 |
| 首版时间 | 2020-02-01 |
| 印刷时间 | 2020-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66 |
| CIP核字 | 2019190015 |
| 中图分类号 | B502.23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重庆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2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