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晚明设计批评的文人话语 |
内容 | 作者简介 彭圣芳,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设计艺术学博士;从事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2003年于东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于苏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6年晋升为教授。2012年人选广东省省级“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2017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 目录 绪论 一、本书的缘起 二、研究背景及写作思路 三、“设计批评”:从历史形态到理论形态 四、“晚明”界定 五、“文人话语”的意涵 第一章 晚明文人设计批评的背景 第一节 设计批评客体的丰富 一、晚明手工业:制度·资本·技术 二、晚明造物设计的繁荣 三、设计批评客体的三个层次 第二节 设计批评主体的生成 一、文人政治职能的没落 二、文人文化职能的上升 三、文人作为设计批评主体的价值 第三节 文人生活方式促成了设计批评高潮 一、文人生活方式与形而下关注 二、文人生活风气与设计批评 三、文人论艺:晚明设计批评的高潮 第二章 晚明文人对设计的审美批评 第一节 从“样式”到“模式”:从类型学视角研究 一、倡导文人趣味的风格样式 二、归纳文人趣味的形式法则 三、建立文人趣味的设计模式 四、文人设计批评的类型学方法:以《园冶》为例 第二节 文人“尚雅贬俗”的批评标准 一、文人批评雅俗标准的权威性及其内涵 二、文人批评雅俗标准的话语形构 三、身份的危机与确认:《长物志》雅俗观的社会学阐释 第三节 文人设计审美观的雅俗辩证 一、“古”与“时” 二、“工”与“拙” 第三章 晚明文人对设计的价值批评 第一节 文人关切设计价值问题的角度 一、以文人人生价值的显现为中心的批评 二、以设计本身价值的实现为中心的批评 第二节 文人设计价值批评的主要标准 、实用性 二、适用性 三、象征性 第三节 合宜:文人设计价值批评的儒学本质 一、“合宜”是整体设计观的体现 二、“合宜”是美善统一的价值标准 第四章 晚明文人设计批评的方法 第一节 文人设计批评方法的形成 一、借鉴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 二、借用文艺批评的范畴体系 第二节 文艺批评对设计批评方法的具体影响 一、意趣论 二、本色论 三、结构论 第三节 设计批评方法的诗性特征 一、直觉感悟式的体验方式 二、比较鉴别式的评价方式 三、诗意抒情式的言说方式 结论 参考书目 内容推荐 晚明文人的言论既有系统的论著,也有存在于游记、偶谈、琐言、小语、余谈、漫记、闲话、笔谈、清言、短书等文集中的只纸片言。目前,学术界尚未从设计批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但对几部主要的论著已经从不同角度给予了研究,受到较多关注的有《园冶》《长物志》和《闲情偶寄》三部。 以上所述的研究中,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文献反映的当时的造物和造园设计状况、设计观和美学思想多有阐释,并评判其价值。本书将以这些成果为基础,从设计批评理论研究的角度展开工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晚明设计批评的文人话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彭圣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839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0 |
CIP核字 | 2019185492 |
中图分类号 | J509.24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