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5G金融:科技引领时代变革
内容
商品特色

编辑推荐

随着5G的商用,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被5G颠覆和改造,从而更加智能化、高速化、人性化,尤其是含有大量复杂数据、财富集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领域。本书提出了“5G金融”这个新概念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帮助广大读者学习5G知识,抓住时代机遇,掌握5G赋能金融业的逻辑与路径,快人一步感知时代脉搏和行业变革,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同时本书对金融监管和行业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工作取得更大发展,提升行业效率和监管力度都将大有裨益。

内容简介

5G时代悄然到来,它不仅颠覆了4G时代,更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金融行业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是以往各种金融科技改革与创新无法比拟的。目前,国内对于5G金融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状态,本书采用科普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方式,以生动的笔触对5G金融的一般特征、表现形式,5G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和赋能,主要经济体的5G金融发展现状,推广5G金融存在的问题和障碍,5G金融前景展望,5G金融时代的监管变局等进行全面描述、分析及解读,以期使全民了解和掌握5G金融知识,解决当前金融业运行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5G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莫开伟,金融观察评论家,盘古智库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金融从业34年,供职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业界专业导师、重庆商报“上游财经”专家顾问团成员。现为经济日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网等数十家媒体特约评论员或专栏作者,发表财经评论文章3000余篇,并在今日头条、搜狐、凤凰网等开设13个自媒体,其中微博粉丝33万,在财经评论界享有较高影响力。

陈名银,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金融》《金融理论与实践》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被《央行青年观点》《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收录。承办课题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武汉分行、长沙中心支行及湖南省金融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荣誉20余项。

邱泉,先后在《中国城乡金融报》《中国企业报》《金融经济》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收录,独立撰写课题曾获湖南省社科联研究成果二等奖,承办课题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武汉分行、长沙中心支行及湖南省金融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荣誉30余项。

目录

推荐序? 5G 金融的大门已经打开 / 001

自? 序 / 005

第一章? 5G 对传统金融业的深刻影响

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 / 003

5G 对传统金融业的革命性影响 / 013

5G 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 023

真正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 037

第二章? 5G 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途径

对传统金融业的产品、流程和模式进行改造 / 051

赋能第三方支付更加多元化 / 061

重塑传统金融业的日常业务 / 068

颠覆金融行业的发展意识 / 075

第三章? 主要经济体 5G 金融发展对比

发达经济体 5G 金融研发推广情况 / 091

中国研发推广 5G 金融的现状 / 101

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如何大力推进 5G 金融 / 112

中国推进 5G 金融的优势与劣势 / 121

第四章? 5G 金融推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政府的角色定位

5G 金融全面推广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 133

5G 金融推广与传统金融存在矛盾 / 142

5G 金融推广需兼顾各方面的社会经济关系 / 151

5G 金融推广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159

第五章? 5G 金融时代前景展望

5G 金融时代的前景预测 / 171

5G 金融时代的全球格局 / 179

5G 将助推金融业跃升发展 / 191

5G 将催生更多金融新业态 / 200

5G 将给普惠金融推广带来新机遇 / 211

5G 金融将带来全新的投资机会 / 226

第六章? 5G 金融时代监管面临大变局

“一委一行二会”的监管新思维 / 237

地方政府的监管新角色 / 254

5G 金融时代的风险防控 / 264

精彩书摘

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从 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进入 5G 时代用时不过 40 载,而这 40 载,人类信息科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5G 时代的来临将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也将引起各行各业出现伟大变革,推动社会经济的巨大飞跃。金融行业亦是如此,2019 年 6 月,中国正式发放 5G 商用牌照,加上韩国、美国、瑞士、英国等此前已先后宣布正式商用5G,可以说,5G金融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神经中枢的金融,在 5G 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超低时延、超大网络容量和超高峰值速度的万物互联互通,既会给金融业带来飞速发展与业务急骤拓展的空间,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诸如更多的金融基础设施投入、更高的金融安全需求等,这些机遇与挑战,将促使每个国家和民族去积极思考和冷静面对,并想办法努力适应,提高对 5G 金融的驾驭能力。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人类乃至国家间竞争不变的法则,也是永恒的真理。如今,5G 时代的金融竞赛已经开始,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布局,抢占制高点。有的国家甚至不惜利用贸易摩擦来对别国造成冲击。可以说,谁在这场 5G 金融竞赛中敢于大胆探索、善用自身优势,谁就会抢占先机,赢得5G 金融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谁就会获得金融发展的话语权,谁就更有实力和底气成为世界金融业的“新霸主”。

目前,我国金融科技产业的领先态势颇为显著。历经十余年的发展 , 我国的金融科技已经覆盖移动支付、信贷、理财投资、保险、证券、征信等各项业务 , 尤其是在移动支付领域 , 已经领跑全球 , 我国成为全球金融交易最活跃、支付最便利、成本最低以及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包括5G 科技的发展程度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些领先优势的取得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我国消费者众多,市场规模巨大,绝大多数国家无法比拟,这对于我国发展 5G 金融是一大优势。其次,我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众所周知,5G 金融是一项革命性的系统工程,5G 金融的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布局,再到科技攻关各个层面的配合,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科技创新,在这些方面我国有很大的制度优势。最后,后发优势。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偏远农村甚至广大县域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还比较落后,这就给 5G 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服务好实体经济,服务好薄弱领域,5G 金融大有可为。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经济问题还是金融问题,在世界上都堪称数一数二,面对 5G金融时代悄然而至,不能退缩,不能落后,更不能裹足不前,而是应该激流勇进,加入 5G金融时代的变革中,及时加大对 5G 金融研发的投入力度,掌握发展主动权,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客观来说,中国的金融行业总量虽大,但在管理和服务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也在近年推出了加速金融对外开放的决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中国金融业已经或即将与全球金融业接轨。为了不使我国的金融业“落后挨打”,让我国金融业领跑世界金融发展的潮流,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 5G 金融的研发与推广,集中财力物力及各种资源优势,在推进 5G 金融中创造宽松而优惠的环境,加速我国 5G 金融的发展,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破除各种障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5G对金融业的深刻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 5G 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路径;第三、第四章全面分析了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 5G 金融发展现状,5G 金融在全国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第五章则对 5G 金融时代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第六章主要站在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5G时代金融监管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如何扮演好新角色。总的来看,本书围绕 5G 金融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系统进行了探讨和大胆预想,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接受程度,本书采用财经通俗读物的写作手法,尽可能地将专业的金融知识写得生动有趣、好看易懂。

当前,无论是金融理论界还是金融实践领域,5G 金融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概念,更没有相关系统阐述。本书进行了开创性的大胆尝试,几位作者和本书策划人、知名财经作家姚茂敦先生反复商讨,初步提出了 5G 金融的概念及特征,当然,我们很清楚,有时一个新概念的提出,业界可能会争论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同的人也会提出不同的定义,这都是很正常的。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进行修正完善。

同时,但愿此书能引起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将5G金融纳入国家重要发展纲目,为我国 5G 金融发展高潮的到来解决一些切切实实的问题,这也是作者撰写本书的真实意图和目的。

谢谢你翻开本书,希望本书能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5G金融:科技引领时代变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开伟//陈名银//邱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12230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408
CIP核字 2019263437
中图分类号 F830.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