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内容
作者简介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作者:陈均

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献多种。出版有专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京都聆曲录》系列、昆曲艺术家评传《仙乐缥缈:李淑君评传》《义兼崇雅终朝采兰:丛兆桓评传》及诗集《亮光集》、小说《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目录

前言:昆曲为何能“久衰而未绝”?

第一章 迤逦之声起昆山

第一节 “昆腔鼻祖”顾坚存在么?

第二节 “曲圣”魏良辅和“昆腔音乐圈”

第三节 魏梁遗韵:“昆剧”之诞生

第四节 昆曲史前戏:《西厢记》、《琵琶记》与《牡丹亭》

第五节 《长生殿》、《桃花扇》与《千忠戮》

第二章 宫廷昆曲漫话

第一节 皇帝演昆曲

第二节 外国人看昆曲

第三节 刑部尚书编昆曲

第四节 皇家剧团的规模

第五节 三层大戏楼

第六节 《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卷》中的昆曲

第七节 北京民间的昆曲演出·京郊的一次演出趣闻

第三章 百年昆曲的生生死死

第一节 宫廷老艺人的回忆

第二节 民初一位北大学生的观剧日记

第三节 北方昆弋社的演变

第四节 “传”字辈的命运

第五节 《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第六节 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热”

第七节 官方与民间:关于百年昆曲兴衰史的一个视角

附录:近世昆曲逸闻萃录

一、吴梅在北大教昆曲

二、吴梅自许词曲第一

三、白永宽:昆曲中的谭鑫培

四、“铁嗓子活猴”郝振基

五、听陶歌似诵陶诗

六、民国昆曲的“一台双绝”

七、一百年的两个“活钟馗”

八、韩世昌与“伤寒病”

九、韩世昌演《游园惊梦》

十、民初的一场昆弋义务戏

十一、中途陨落的昆旦白玉田

十二、“思凡”、“双思凡”、“反思凡”与“丑思凡”

十三、顾传玠弃伶学农

内容简介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昆曲的起源、流变,在宫廷和民间的传播盛况,在民国和当代的命运起伏,一直讲到今天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为什么会风靡全国,更辟专章讲述了昆曲的逸闻趣事,如北京大学与昆曲的联系。故事引人入胜而内容丰富严谨,展示出昆曲的发展历程与迷人魅力。
---------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国学”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传统”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昆曲的起源、流变,在宫廷和民间的传播盛况,在民国和当代的命运起伏,一直讲到今天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为什么会风靡全国,更辟专章讲述了昆曲的逸闻趣事,如北京大学与昆曲的联系。故事引人入胜而内容丰富严谨,展示出昆曲的发展历程与迷人魅力。

---------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国学”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传统”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

古典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淬炼出了一套关于人的教养,儒雅、温文尔雅,一幅书画,一件瓷器,一方印章,一个诗句……都守护着一段关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密码。优雅地活着,也许是过去世界带给今天的我们的*关键的信息。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优雅地活着,“优雅”是当代人的精神深处不变的追求。

无论中国人,还是想看懂中国的西方人,其实都在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优雅》丛书来自台湾

这套书来自台湾,主编何寄澎先生说:中国文化之所以渐趋暗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大众。

所以,他邀请台湾当时*有文采、学养深厚的作者一起完成了这套书。

他是用“美”来贯穿全套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他说:华夏之美,献给每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式的美,可以献给全世界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人。

《优雅》系列离开传统的国学视角,抛弃繁琐的考证或晦涩的理论,力求从美的角度出发,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出来。

《优雅》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也献给每一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让我们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重拾优雅生活。

----------

◇《优雅》丛书共10种:

《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

《优雅02:当书法成为艺术》

《优雅03:陶瓷之路》

《优雅04:中国图书三千年》

《优雅05:诗歌在唱什么》

《优雅06:中国花艺》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优雅08:中国式建筑》

《优雅09:茶的味道》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序言

序言

中国文化曾经使古典的中国辉煌,而在现在乃至未来的中国,也必然继续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如此优美而博大的文化,何以长久以来竟日趋衰落而黯然无光?是因为人们的轻视与漠视吗?还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思索、再思索,我们终于获得一个结论。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所以渐趋黯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广大的群众。

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既然无从认识,也无从了解,又如何能奢谈赏爱与肯定?今天中国文化之所以被轻视、漠视,基本而关键的因素正在于此!

知之则当行之,由是我们勇敢地出发了。毕竟,在今天,我们不愁没有文笔优美的专家学者,不愁没有设计优良的美术人才,更不愁没有印刷精美的印刷公司;一切都无虞,所欠的只是“东风”—那双策划、推动整个工作的手而已。以文化为职志的我们,理应来扮演这个角色的!我们战战兢兢地构思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此辽阔,包蕴万有,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人物、生活……无一不在其中,我们应怎样日积月累而卒底于完整的呈现呢?我们惶恐地思索着。最后,东坡的话给了我们坚定的启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有一天,当我们自觉成绩还满意时,我们或许会停下脚来歇息歇息;而在此之前,我们恒将竭尽心力、无止境地耕耘下去。一步一莲花,我们深自期许着,也有着充分的信心,呈现在您面前的每一本书,都将令您另眼相看,觉得“的确与众不同”。

人要有名字,有意义的工作也要有名字,我们就叫它作“华夏之美”。“华夏之美”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

何寄澎

编辑推荐

还原千百年来中国人与美的对话,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台湾学者专家多年打磨,用一套书讲透中国文化独特之美,献给每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10本书10个主题,锁线裸脊,全彩印刷。

1 系统完整:《优雅》丛书共10种,包含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共10个主题,涵括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之美有全面介绍。

2 内容经典:《优雅》台湾版各分册出版后成为各自领域经典之作、重要参考书。其中《优雅03:陶瓷之路》获台湾出版奖*奖“金鼎奖”。《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先后有台版、港版、日文版及韩文版等多种版本出版。

3 图文并茂: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陶瓷、图书,都针对内容配以大量彩色图片。以图解文,以文注图,展示更加直观,读者获得的印象更鲜明具体。

4 作者优秀:《优雅》的主编和作者来自台湾,都是各领域研究专家。其优势尤其在于接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学养深厚。在传统文化大环境逐渐消失的今天,其独特性愈发凸显。如《当书法成为艺术》的作者周凤五,其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家学渊源,自身又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5 分册内容全面具体:《优雅》每一本书介绍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其内容具体而全面。读一本书,可对一种中国文化有具体而全面的了解。如《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分专章介绍国画的观点、意境、笔法、色彩、用墨等,并对国画的历史流变进行简要分析,提供欣赏国画的背景知识;《优雅05:诗歌在唱什么》则分章阐述了《诗经》、楚辞、汉赋、六朝诗歌、唐诗、宋词等多种诗歌体裁。

6 写作方式简明易懂:《优雅》以现代人为读者对象,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读者。如《优雅02:当书法成为艺术》,抛弃了繁琐的理论阐释与艰深的考证,只以简要的理论概括了书法的理论与流变,而将叙述重点放在具体作品的风格或技巧的分析之上。

7 思路新颖:与传统的国学著作不同,《优雅》从美的欣赏与创造的角度出发,用“美”来贯穿全套丛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8 装帧精美:锁线裸脊,全彩印刷,版式精致典雅。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昆曲数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与逸闻故事。书中讲述了昆曲起源, 数百年来的发展状况、与宫廷的关系乃至今日的状况, 并讲述了许多逸闻故事。对昆曲的一些基本常识也有介绍, 如对“昆曲六百年”的说法进行了考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均;何寄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72410
开本
页数 271页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5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