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西安·弗洛伊德(眼睛张大点)/小文艺口袋文库
内容
目录
1 观看的艺术
2 学做卢西安
3 女人和缪斯
4 伦敦的日子
5 漂亮的人
6 随它去
7 性关系
8 倒向库尔贝
9 死亡的暗示
10 绕过礼数
11 新观点
12 表现肉体
13 用绘画对抗时间
14 持续恶化
15 离开画室
致谢
参考书目
精彩页
想象一下,一位少年双目紧闭着,踱步在悬置高空、微薄易脆的木质细梁上。这幅画面足以吸引人,然而卢西安·弗洛伊德永远不会动笔画下。正如他的表妹卡罗拉·赞特纳曾回忆起在弗洛伊德的郊外住宅里度过的某个漫长夏天,她说:“有一根橡木梁横在谷仓里,从一头到另一头至少有20英尺长,差不多9英寸宽。我记得很清楚,卢西安那时候只有15岁,他慢吞吞地走上楼梯,接着闭上双眼,开始穿过去。那个画面历历在目。”
尽管这种恣意放任已成为了他此后人生中的一大特点,但作为艺术家的卢西安·弗洛伊德却从未闭上眼睛。他对事物细致入微的审视近乎偏执;法医般剖析人体的好奇心,也只有在无休无止、一遍又一遍地摆姿势当中才能得到满足;仿佛透过他的画室,经过无微不至地审视和记录,他便能对一切发号施令。他的目光堪称“残忍”,更准确地说,贪得无厌。
卢西安是在哪里学会以这样的方式看待事物呢?我们倒可以很容易将这种形式特殊的敏锐观察归因于遗传:毕竟他的祖父是精神分析学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要写卢西安·弗洛伊德,我们就不可能不进行一番类比,将他与绘画对象的重复对话和西格蒙德与他病人的对话进行等量齐观。二者都发生在私密的房间里,都仔细检查着某个躺倒的人,只不过西格蒙德关注的焦点不可见,而卢西安的关注对象则清晰可见。
事实上,当卢西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参观过他祖父莅临于维也纳博格巷19号的书房。1938年,这个书房在伦敦原样重建,位于马尔斯菲尔德花园20号(现在是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它不仅为卢西安提供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工作范式,而且还充斥着后来卢西安画作中的那些关键图像:陶瓷和青铜头像、马(它们赢得了卢西安深沉、长久的喜爱——他最早的作品之一就是一个三脚马的砂岩雕塑),还有数量丰富的埃及古文物,包括木乃伊的标本,后来卢西安模仿了它的平面图。他最喜欢的书之一,就是J.H.布莱斯泰德的《埃及历史》(GeschicBte Aegyptens),这是他在16岁时得到的。弗洛伊德甚至为它画了许多画作,《有书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Book)和《埃及之书》(The Egyptian Book)。
卢西安父亲的朋友建筑师理查德·内特拉回忆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书房里的细节:“庞培壁画……木乃伊碎片……繁多的埃及青铜器……陶瓷……古董花瓶、绘画……雕塑……古希腊黄金饰物和这些书……色情作品。令人惊叹。”
在弗洛伊德博物馆的档案短片中,可以看到15岁的卢西安,他和他的祖父(第二年就去世了)并肩站在艾斯沃思大街39号的一个金鱼池旁,西格蒙德一直住在这里,直到马尔斯菲尔德花园的房子竣工。卢西安非常喜欢西格蒙德,后来他在伦敦的时候,还炫耀般地穿着祖父的毛皮大衣。尽管如此,他却拒绝参加西格蒙德的葬礼,这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在20世纪70年代,他对作家约翰·葛雯说:“这样做对我毫无意义。”
即使在很小的时候,卢西安就被认为是一个神童了。“我头一回遇见他是在1938至1939年的冬天。当时,他已经被当作天之骄子。”他的第一个传记作家劳伦斯.葛雯写道,“他在夏洛特街的一间画室里,兰波和魏尔伦房子的拐角处,和一个爱炫耀并自封为斯文加利。的人在一起,此人在他耳边低语:‘你棒呆了。’”
还有别的,无形的某种东西。葛雯写道:“他同时具有敏锐、极强的感知力、轻盈,并含有威胁的意味”,这些都成为他终身烙有的印记。这种轻微的破坏性特质也被斯蒂芬.斯宾德观察到了,他是最早复制弗洛伊德作品的人之一,他认为弗洛伊德是“充满活力的,似乎不太像人类,反而更像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小妖精,小矮人,抑或是作为男性的对立面,一个女巫”。
这不仅是因为卢西安那“非凡的外貌”,这位艺术家的朋友布鲁斯·伯纳德在他研究弗洛伊德的权威专著中提到,他的外表叫人印象深刻,但葛雯的描述则是“即使在弗洛伊德还年少无知的时候,在他的眼神中依然能捕捉到那显而易见的尖锐”。这种尖锐构成了他身上的主基调。
卢西安·米迦勒·弗洛伊德于1922年12月8日出生在柏林。他的中间名是天使长米迦勒的名字,就像那他的两个兄弟一样,斯蒂芬·加百列和克莱门特·拉斐尔。他的父亲恩斯特是西格蒙德的第四个,也是最小的儿子,被家庭看作是一个幸运的孩子。虽然恩斯特最初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至少西格蒙德在与他著名的病人“狼人”讨论自己儿子的职业生涯时是这么说的),后来,他又决定从事更务实的建筑专业,但他仍然对艺术痴迷。葛雯看到过他在1913年所绘的一系列阿尔卑斯风景画,根据葛雯的说法,恩斯特是一个成功的水彩画家。和许多德国青年一样,他是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的狂热粉丝,所以西格蒙德还给他亲爱的朋友卢·安德烈亚斯一萨洛梅(里尔克著名的情人和导师)写了信,问她是否可以安排里尔克和儿子恩斯特见一面。里尔克通过他的朋友雷吉娜·乌尔曼,送给恩斯特一本诗集《田园祈祷》(Field Sermon)作为回礼,并由他亲自题写了祝福语。P2-5
导语
本书将是第一本呈现弗洛伊德的工作与生活全貌的传记。通过霍班充满戏剧感的快节奏叙事,我们将跟随弗洛伊德从他的出生地柏林辗转至伦敦,然后是巴黎,在那里他与毕加索、贾科梅蒂相熟。他结过两次婚,育有无数个孩子,痴迷于工作,几乎画遍了所有能画的人物,从身边挚友到培根、凯特莫斯、伊丽莎白女王。尽管对象不尽相同,但弗洛伊德始终追求着同样的绘画意图:由强烈的视觉想象力,发现和揭示人物隐藏的性格。盘桓于大量惊人的传记史料,霍班以艺术解构的方式,展现了弗洛伊德是如何打破幻想,在画布上重现足以令人信服的真实,而这,也令本书充满了阅读的快感。
内容推荐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被誉为“20世纪毕加索之外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生活和他的创作一样迷乱。赌博,猎艳,不停地画妻子的裸体、孩子的课体和自己的裸体。弗洛伊德结了两次婚、留下数不清的孩子,也画过数不清的人,从密友兼竞争者弗朗西斯·培根,到超模凯特莫斯,再到伊丽莎白二世。他有时要花费几年完成一张画,让模特坐上数不清的钟头。所有这些的意图永远只有一个:张大眼睛,揭露隐藏的性格。
这是弗洛伊德的首部传记,充分展示雨家如何将创作和生活合为一体。作者菲比·霍班让传记成为解构艺术的一种方式,以此展现弗洛伊德是如何在画布上打破真实的幻象,并重构他的真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西安·弗洛伊德(眼睛张大点)/小文艺口袋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比·霍班
译者 译者:罗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71934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20-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04
CIP核字 2019270063
中图分类号 K835.615.72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9
115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