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探福迩字摩斯
内容
内容推荐
神探福迩,字摩斯,满族镶蓝旗,咸丰四年(1854年)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年间,其事迹由生平挚友华笙大夫记载,以白话小说形式出版,清末民初时期曾风靡一时,可惜在抗战后逐渐被遗忘。如今由莫理斯博士重新整理校对及注释,把已绝版的福迩探案传奇再次发行,介绍给新一代的读者。
本书收录六篇发生于1881年至1885年之间的案件,每篇都是独立单元故事。既可分开来读,也可由头到尾一气呵成看完,当作一部融合侦探、武侠及近代历史等元素的长篇小说来欣赏,实为趣味盎然、不可多得。
作者简介
莫理斯,1965年出生于香港,歌影明星莫文蔚兄长。高中时荣获《南华早报》1984年度*杰出学生奖,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于1988~1989年进修博士期间,曾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会研究员及翻译之职。
毕业后在英国讲学多年,2001年回港转投影视幕后工作,先后参与制作多部在国家地理及发现频道等外国平台播放的纪录片,亦为□□部全香港创制3D电脑动画《龙刀传奇》(2005)编写剧本及担任监制。2007年,受迪士尼电影厂所聘,负责中美和拍电影事项。后离开该公司,现为独立影视创作人及监制,另外亦创办Aoku3D三D打印公司和从事产品设计,以及于香港大学兼任香港大学法律系客座副教授。
回港后,莫理斯亦于《文汇报》撰写过“东拉西扯”专栏,部分曾辑录成书。《神探福迩,字摩斯》是莫理斯的□□部中文短篇小说集,他目前正专心完成本书续集,并计划把系列改编成影视项目。
目录
一 血字究秘
二 红毛娇街
三 黄面驼子
四 清宫情怨
五 越南译员
六 买办文书
序言
晚清神探福迩,字摩斯,满族镶蓝旗人,原籍奉天福
中(今沈阳和平区),生于咸丰四年(1854),卒年不详。他
于光绪年间的探案事迹,由生平挚友华笙大夫(1852~
1923)写成脍炙人口的故事,最初刊登于香港及华南报章,
其后又于全国杂志复载,但原文大多散佚,直到民国初年
才由华笙的代理人兼编辑杜轲南收集,以合订本形式陆续
发行。现存最详尽的版本,是杜氏在华笙逝世后,把多年
来所有出版过的故事修润订册,编汇而成的《神探福迩全
集》。
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神探福迩系列”曾经风
靡过无数读者,但抗战之后便一直绝版至今。现代侦探小
说迷,就算听过福迩和华笙的名字,也大多不知道真有其
人,而误以为他们只不过是杜轲南笔下的虚构人物。
我很荣幸获出版社邀请,把神探福迩的故事重新整理
校勘,介绍给新一代的读者。现推出的这个全新的福迩系
列,除了参考杜轲南的《神探福迩全集》之外,也回溯到
年代更早的残存版本,务求把华笙当年所写的故事本貌尽
量还原。为了方便阅读,这个新版本使用了现代化的标点
、格式和字体,及加上了注释,但除此之外便没有改动原
文。
本书拟定为全新《神探福迩传奇》系列的第一集,收
录了六篇发生于一八八一年至一八八五年之间的早期案件
,顺时序编排,交代福迩与华笙从相识到成为朋友的过程
,希望能为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
莫理斯
二○一七年,夏
导语
假如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而是生于晚清的香港人;假如他屡破奇案的地方不是英国首都伦敦,而是历经巨变的中国香港……本书就是作者莫理斯以晚清香港为背景虚构的“中国版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
作者莫理斯有着深厚的法律学知识背景和写作经验,全书包含六个独立的侦探故事,融合了侦探、悬疑、推理、武侠及近代历史等元素,人物形象饱满,情节引人入胜。
精彩页
同治十三年,余赴京应甲戌科武殿试,侥幸晋身三甲,钦点同武进士出身,授为正六品蓝翎侍卫。其时适逢左公宗棠正平定“回乱”,收复新疆。吾求功心切,在京任事两载后终经兵部引荐,于陕甘绿营弄得一个千总之职,即赴任随军标远征南疆,支援湘军犁庭扫穴,铲除逆贼阿古柏残党余羽。
追亡逐北,戎马五秋,辗转到了光绪七年,已官至正五品守备。年初,俄人与大清订约归还伊犁,我军身膺疆寄,遂调派珍珠河一带,监保迁界徙民之务。
一日,正领着小队巡逻边境之际,突遭土匪流寇乱枪伏击,我一马当先,首当其冲,左肩中弹,顿时人仰马翻,坐骑当场倒毙,把我右腿压个正着,听到“喀喇”一下断骨之声,顿时动弹不得。若非近身小卒临危不乱,在枪林弹雨之下把我从马尸底下拉出脱险,定必就此命丧沙场。
土寇暗算得手之后,无心恋战,而我方伤亡惨重,亦无力追击。我强忍剧痛下令撤退,及时用金创药止住如注血流;待部下助我包扎好伤口,便再也撑不下去了,晕死过去。从迷糊中醒来之时,已身处营中,这才发现子弹打碎了左肩锁骨,右腿又胫骨折断、膝盖脱臼。
不幸中之大幸,随军大夫医术高明,且通晓宫廷“绰班”正骨秘法,臂膀和腿总算没有废掉。然而经此重创之后,纵使康复,有生之年也必难于骑射;兼之此役又有失职之误,更是无法再留在军中,所以尽管百般不愿,亦不得不引咎解甲还京。
我家原籍福州,世代行医;吾虽生性好武,又有长兄承继父业,但自幼严受家训,从未荒废过祖传岐黄之术,多年下来也略有小成。从伊犁遣返京司的路上,便自行下药施针疗伤,回京后又休养了数月,伤势已愈泰半。此时终向兵部讨得微薄抚金,想到自己已届而立之年,封狼居胥之抱负却毁于一旦,但觉前路茫茫,万念俱灰。
夏尽秋来,先后到天津和上海流连了一阵子,惊觉银两花得太快,便搭了一艘开往香港的商船,原意是沿途回福建老家,但忆起七年前上京时志得意满,如今非但未能衣锦还乡,还落得如此惨淡收场,实在愧对父兄。途上听人说起,香港在英国人统治下,几十年来发展得有声有色,便忽然起了见识一下的念头,于是在福州泊岸时便写了家书向父母报安,人却留在船上,一路再经厦门、汕头、汕尾,到香港。
在香港岛登岸之处叫作域多利城,繁华景象堪与天津、上海租界相比。城里高厦林立、车水马龙不在话下,大路两旁更设有自来火街灯,彻夜通明,足与黄浦外滩分庭抗礼。
初到这个英吉列人殖民之地,许多中西夹杂的奇风异俗都一时难以习惯。洋钟我自看得懂,也早清楚一日十二个时辰等于廿四个钟头,但年月日的运算也要改变,却真教人一头雾水。光绪七年辛巳变成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一年也罢,但连月份亦一下子由黄历八月变成了阳历十月;更恼人的是,西洋月份极不工整,未必以三十天为期,又不依太阴盈亏、不辨朔望,另外还要硬套上每七日一个礼拜,实在乱七八糟。
到埗之日正值中秋前夕,思乡之念油然而生,却奇怪虽是迎月之夜,街上却不甚见民众张灯结彩。一问之下,才知原来香港自开埠以来,几十年一直施行宵禁,唐人在晚上八点钟后必须手持灯笼方可上街,过了十点钟更是严禁外出,要是给夜里巡逻的差人遇上,违者必究,关一晚牢之后还要罚款。我听说有这么蛮横无理的苛政,差点儿马上拂袖回乡,但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好歹也在这地方待一段时日再说。
香港举目无亲,客栈安顿好后,唯有厚着面皮,趁中秋节去拜访一家与家父素有生意来往的药材商。我懂的粤语有限,幸好姓谭名发的少东官话说得过去,年纪又与我相若,谈起来倒十分投契。碰巧他们在中环石板街的药店正少一个坐堂医,便让我每个礼拜二和五到那里坐门诊。不巧第一个礼拜忽然刮起暴风雨,店子逼着休业数天,所以到我开始干活时,已是抵埗之后约半个月。
生计可说解决了,但在客栈长住下去也始终不是办法,为此谭发便答应给我打听一下。他果然言而有信,我坐堂才第二个礼拜,有天下午他便兴高采烈地回到店子,笑问:“华兄,你自问算不算是个有趣的人呢?”
我奇道:“你为何有此一问?”
他说:“昨天你不在,碰巧有一个我相识的人来买药材,谈起才知他最近以很好的价钱在上环买了一幢洋楼。楼下租了出去给人做街铺,楼上两层留给自己住,却嫌地方太大,想找个单身房客来做个伴。租金多少他倒没所谓,但却开出个奇怪的条件。他是这么说的:‘索然无趣者免问。”’
我听了不禁失笑:“对房客有这样的要求,我想这位房东自己也必定是一位妙趣的人物吧?”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探福迩字摩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理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32225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1923451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1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