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模型及评价机制
内容
作者简介
宋莺,1975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空间信息应用方向,获博士学位。近几年,主要研究方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手机银行金融风险、移动金融支付等领域,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技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l收录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目录
第1章 移动金融支付业务概述
1.1 移动金融支付的定义
1.2 移动金融支付的产生及特点
1.2.1 移动金融支付的产生
1.2.2 移动金融支付的特点
1.3 移动金融支付的业务种类
1.4 移动金融支付使用行为的相关理论
1.4.1 移动金融支付的内涵
1.4.2 移动金融支付使用行为相关理论分析
1.5 移动通信技术对移动金融支付的技术支撑作用
1.6 安全性是移动金融支付客户端的核心要素
1.7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的研究现状
1.8 移动金融支付信任机制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移动金融支付的系统架构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化技术
2.1 移动金融支付的系统架构
2.2 移动节点能量消耗模型的研究
2.2.1 移动通信网络能源消耗模型
2.2.2 基于能源消耗的遗传算法
2.2.3 收敛性分析
2.2.4 仿真实验研究
2.3 能源信息熵的多路径传输机制的研究
2.3.1 能源信息熵的定义
2.3.2 仿真实验研究
2.4 能源信息熵的移动簇首节点选择算法的研究
2.4.1 移动通信网络簇的结构模型
2.4.2 仿真实验研究
2.5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处理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金融支付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模型
3.1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
3.2 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模型
3.2.1 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
3.2.2 费耐尔模型(Fomell Model)
3.2.3 挪威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
3.2.4 绩效调节模型
3.2.5 期望不一致模型
3.2.6 国内对于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模型的研究
3.3 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金融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4.1 技术接受模型
4.2 整合型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相关理论
4.3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
4.4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4.5 感知风险理论
4.6 客户体验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金融支付的金融风险与金融支付系统的构架
5.1 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5.2 移动金融支付系统的构架
5.3 移动金融支付中的风险分析
5.4 移动金融支付中的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5.5 移动金融支付接入方式的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指标体系
6.1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指标
6.2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评价
6.3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的防范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动金融支付用户的多维信任模型及评价机制研究
7.1 移动金融支付用户信任度
7.2 移动金融支付用户的多维信任模型
7.3 移动金融支付用户的多维信任评价机制
7.4 一种多维度的移动金融支付用户信任度评价方法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移动金融支付的风险规避决策机制研究
8.1 慢开始机制
8.2 风险规避决策
8.3 试点应用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发展
9.1 金融科技的内涵
9.2 监管科技的内涵
9.3 金融科技的风险问题
9.4 监管科技的监管机制
9.5 新科技对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影响
9.6 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状况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区块链在移动金融支付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10.1 分布式账户、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发展
10.2 “区块链+移动金融支付”的新型金融监管范式
10.3 基于区块链的监管科技的代表性实践
10.4 “监管沙盒”:一种金融创新监管机制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政策建议
11.1 移动金融支付发展的决策建议
11.2 对开展移动金融支付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建议
11.3 防范移动金融支付信任风险的对策建议
第12章 总结与展望
12.1 总结
12.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论述了金融科技促进移动金融支付的手段和技术的改革:金融科技促进移动金融支付向功能与结构方向发展;金融科技促进移动金融支付向全天候、跨地域的方向发展。金融科技扩展了移动金融支付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打破了现有金融的边界,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内容推荐
移动金融支付服务是建立在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层面上的,其中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是制约移动金融支付发展的关键要素和主要动力。本书首先对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质量、移动节点的寿命、移动数据吞吐量等相关技术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移动无线网络移动节点(手机)的能源消耗模型,提出了一种能源消耗模型的遗传优化算法;根据能源信息熵的定义,建立了一种移动节点能源信息熵的多路径传输机制以及移动信息熵的移动簇首节点选择算法。针对移动无线网络环境下大数据处理的技术问题,分析和研究了移动金融支付的大数据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促进了移动金融支付服务器对海量数据的处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移动金融支付风险模型及评价机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莺//孙宝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007090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374
CIP核字 2020126541
中图分类号 F830.4-3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