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两汉纪(上下)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两汉纪》,系《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称,是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两汉历史的基本书。东汉人荀悦因有名的纪传体西汉史书《汉书》文繁难省,依编年体加以改写,历三年撰成《汉纪》三十卷。本书运用较高的史学识见,对《汉书》加以剪裁,吸收其精华,并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为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后汉纪》是东晋人袁宏受荀悦《汉纪》影响,采取编年体裁记录东汉史事的一部史书。本书共三十卷,综合多部史籍写成,成书早于范晔《后汉书》。本书以时间为经,理出了东汉一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使人们建立起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 作者简介 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荀淑之孙,荀俭之子。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后奉汉献帝命以《左传》体裁为班固《汉书》作《汉纪》,写成《汉纪》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荀悦另著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还著有《崇德》。袁宏(约328年——约376年),字彦伯,小字虎,时称袁虎。东晋玄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很初的时候他是做谢安的参军,后来担任了桓温的记室,并出任东阳太守。因为不满当时已出的几种《后汉书》,继荀悦编著《汉纪》后,他编著了《后汉纪》,并著有《竹林名士传》三卷及《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颂》等篇。今存《后汉纪》三十卷。太元初年去世。张烈,1932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华书局编审。主要著作《两汉纪》《史记探源》,组织策划《汉书注释》《后汉书注释》《三国志注释》等多部古籍整理项目。 目录 \t《两汉纪.上》 汉纪序 高祖皇帝纪卷 高祖皇帝纪卷第二 高祖皇帝纪卷第三 高祖皇帝纪卷第四 孝惠皇帝纪卷第五 高后纪卷第六 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 孝文皇帝纪下卷第八 孝景皇帝纪卷第九 孝武皇帝纪一卷第十 孝武皇帝纪二卷第十一 孝武皇帝纪三卷第十二 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 孝武皇帝纪五卷第十四 …… 《两汉纪.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两汉纪(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东汉)荀悦//(东晋)袁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472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9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7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26 |
CIP核字 | 2020160359 |
中图分类号 | K234.043 |
丛书名 | |
印张 | 3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