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哲学研究(杨立华作品集博雅撷英)(精)
内容
作者简介
杨立华,1971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著作有:《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庄子世界中的人物
一、无言者
二、闻道者或知道者
三、南郭子綦
四、颜回
五、孔子
六、老聃
七、庄周
八、《庄子》内篇的经典性
第二章 心与形
一、从“吾丧我”到“天籁”
二、心、形、知、言等概念的提出
三、限定者
四、承载者
第三章 小大之辨与逍遥
一、《逍遥游》与其他各篇的关联
二、小大之辨
三、逍遥与大知
第四章 以明与因是
一、成心
二、可不可之知
三、言与辩
四、因是
五、以明
第五章 齐物与所待
一、“劳神明为一”与齐物
二、言与一
三、物化
四、觉与梦
五、使与彼
第六章 全性与死生
一、缘督以为经
二、天理固然
三、天人(一)
四、生死(一)
第七章 人间世与不得已
一、“一宅而寓于不得已”
二、“天下有大戒二”
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四、无用之用
五、支离其德与临人以德
第八章 至德与至人
一、不言之教
二、命物之化
三、常心
四、天人(二)
五、与物为春
第九章 大宗与吾师
一、天人(三)
二、生死(二)
三、造物与造化
四、独体与道体
五、命
第十章 帝王与主宰
一、出于非人与入于非人
二、明王之治
三、立乎不测
四、用心若镜
五、浑沌之死
第十一章 真知之路
一、视野
二、两条线索
三、物之化与命之行
四、真宰与独体
五、“未之尽者”
导语
哲学史工作通常面对的是文本形态的精神遗存。任何深入历史性思想主体的精一之域的尝试,都必须建立在有说服力的文本考辨的基础之上。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的庄子哲学研究,打破人们对“庄子文章漫无际涯”的刻板印象,揭示出庄子哲学的整体性和精妙的结构安排。
内容推荐
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次等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庄子》内篇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
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有见于人间世的种种危险,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以各种形态的“尝试言之”彰显出不可言说的静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哲学研究(杨立华作品集博雅撷英)(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立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5033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54
CIP核字 2020143279
中图分类号 B223.5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2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