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二心灵(一位人类语言学博士的随笔)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人类语言学的文化随笔,主要介绍了语言大家族的概况,世界的主要语言,联合国机构的语言,英语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中文在联合国及美国的教学状况,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野,特别适合语言学专业的学生阅读,也适合了解语言文化的一般读者。本书图文并茂,叙述通俗易懂,又具有一定的学理,是一部雅俗共赏的语言文化随笔,涉及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尤其是作者长期关注世界范围的语言学的发展,视野独特。

作者简介

何勇,南京人。1978年大学英语专业毕业:1978年至1986年在江苏师范大学任英语助教、讲师;1986年赴美留学,199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在纽约新学院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任教.后任纽约中国学院(China Institute。亦称“华美协进社”)教学部主任。2002年至201 7年任联合国中文组组长.现任联合国赴华项目负责人、纽约大学兼职教授。社会工作包括华美人文学会共同主席和大纽约地区中文教师学会执行主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高精尖语言资源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在美国出版英文著作《初级中文》《中级中文》《英汉词频词典》《英汉儿童词典》《实用汉英英汉词典》《插图中国历史》和《汉语的话语结构》等。

2004年联合国日获安南秘书长颁发的“联合国21世纪奖”、2014年联合国日再次获潘基文秘书长颁发的“联合国21世纪奖”。

目录

联合国里的语言

联合国里的语言

联合国里的中文教学

联合国的语言纪念日

联合国同传的故事

语言与社会文化

美国的“独尊英语”思潮

They为什么是美国的年度热词和年代热词?

语法性别之纠结

美国政府为什么立法禁用Oriental一词?

英语里威力最大的小词

互联网对英语的影响

玫瑰与名字

社会思潮的风向标

语言文化差异对比

中国人的数学为什么略胜一筹?

为什么英语里问不了这样的问题?

语言的强制观察和文化关注

打顿多寡

曲与直

小叙聊

获取第二心灵

获取第二心灵

追寻哲人

美国外交官的外语能力是在这里练成的

费希平的故事

汉字叔叔的故事

序言

这是一本我三十多年前就想写而没有写的书。当时我在国内高校教英语,学校图书馆订有《纽约时报》的周日版。周日版每周一份,星期天出版,可以单独订阅。周日版有100多页,含负有盛名的《纽约时报书评》《纽约时报杂志》和十多个专版。20世纪80年代,我们不大能看到关于美国时政的报纸杂志,我看到《纽约时报》的周日版可以说是如获至宝,往往是从头到尾看一遍,不漏一页。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纽约时报杂志》里的语言专栏(“On Language”),专栏作家是《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威廉·萨菲尔(William Safire)。他每周发一文,谈美国社会上热门词语的词源和美国英语的故事,这些热门词语常常跟当下美国发生的一些大事有关。语言专栏始于1979年,一直由萨菲尔主笔,直到他2009年去世。30年间他一共写了1300篇。其中一部分被分类收集成几本书出版。我是80年代中期才开始看的,后来学校来了美国外教,我就请他们从美国代购了萨菲尔语言专栏的文集。萨菲尔的文章对我产生了两个影响,一是引起我对美国语言和社会的强烈兴趣,所以我在申请来美留学时就很明确地申请了语言学专业。我在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时给语言学系的一位教授附了封信.说我看到他的研究方向是社会语言学,非常希望能做他的学生。他后来欣然录取了我。萨菲尔对我产生的第二个影响是使我当时就萌生了写一本关于美国语言和社会的书的念头,甚至把书名也想好了——《从语言看美国》。我申请美国留学时也在申请信里写了此计划。有的学校在回信时还鼓励我做此研究,说可以跟美国某些高校的出版社联系。

《从语言看美国》终未写成。当时曾听一位外国专家讲了一番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去过中国可以写一本书,那么,他去中国待一个月只可以写一篇文章;如果在中国待一年,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他的意思是,一个人一旦深入中国社会,就会发现面临的课题非常复杂,他的知识就越发有限而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他的这番话用来说明我这本书当时没有写成的原因非常贴切。今天回想起来,当年我没来过美国就想写一本关于美国社会与语言的书确实是“胆大妄为”。1986年来美国后,一方面因为学业和毕业后的工作都很紧张,无暇写跟自己工作没有特别直接关系的书,另一方面是一旦成为局内人,生活在美国社会,我觉得需要了解的东西就更多,需要有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才能着手。所以此书就一直搁置下来。虽说是搁置,但我并没有忘记和放弃。到2019年,我来美国已经33年了。我觉得我在美国生活已经超过那位外国专家说的一个月和一年了,大概也有资格写这本书了吧。

我的一生都和语言有关。我20世纪70年代初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在农村自学英语,后来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上大学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人类语言学,毕业后在纽约的新学派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教中文,后转去纽约的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直译是“中国学院”)任教学部主任。2002年入职联合国,负责总部的中文教学。

导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身份的标示,知识的结晶。美国19世纪作家拉尔夫·爱默生(Ralph Emerson)说过,“语言是石化的诗歌”(Language is fossil poetry)。乔姆斯基曾说:“语言不只是单个的词语。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传统,一个凝聚的社区和创造此社区方方面面的全部历史。”看到此,你还不动心学上一两门外语吗?

《第二心灵(一位人类语言学博士的随笔)》就是作者关于语言的诸多论述。

精彩页

汉字叔叔1950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梅德福小镇。镇上住的都是思想很保守的白人,说的也都是英语。他觉得小镇的生活太单调无聊,19岁便离家出走,去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他搭便车南北闯荡,北边到过加拿大,南边到过墨西哥,美国更是四处都去。在外闯荡近三年,其间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大学,又想去非洲探险。正要出发时他突发奇想,临时改变计划,买了一张去台湾的单程机票。那时正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刚结束访华的破冰之旅。他去台湾的目的之一是学中文。当时美国跟中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所以去台湾是学汉语的唯一选择。他在台湾待了近三年,一边教英文谋生,一边学中文。1974年,他娶了一位台湾姑娘为妻,那时他的中文已经很流利了。中国太太更加快了他中文能力的提高。虽然他中国话讲得很流利,但他基本还是“文盲”,不会读也不会写。婚后不久,他便携妻子返回美国,继续自己的学业。1978年在波特兰州立大学获物理学士学位。工作几年后又于1985年在田纳西大学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去国家实验室做核能物理的研究工作。从台湾回来后他忙于学业和事业,拿不出很多时间学汉字,所以到了1990年,他还是不会读写。那年他下定决心要攻克汉字这个难关。在学习过程中,他意识到汉字非常难记。掌握5 000个汉字和6万个部件的组合方式令人生畏。他觉得学好汉字的唯一途径是要学习汉字的字源。只有在理解汉字背后故事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学会。当时由于没有一本能充分解释汉字字源的英语书,他便萌生了自己建一个汉字字源网站的念头,一是帮助自己,同时也可以帮助别人理解汉字,学习汉字。

创建汉字字源的网站是个浩大的工程,他虽有此想法,但并没有马上行动。1994年发生的一件事促使他决定马上付诸实施。那年他突发心脏病,从死神手中侥幸逃脱后,他想建网站的事得立刻上马了,否则身体再出状况,这个心愿可能就是终身遗憾了。当时他在硅谷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便把工资的大部分和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网站的建设中。决心一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启程去中国,购买专业书籍,并向国内高校文字学专家请教汉字电脑化的问题。从中国回来后他便雇了一个华裔助理帮忙扫描汉字字形,再将字形一个个地上传网站。他选择的汉字均出自《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续甲骨文编》等经典书目。他的古汉字数据库里共录入10万字形。汉字的字形繁琐复杂,如一个字可能就有16种篆体形式、20种金文形式、81种甲骨文变体形式。这万千字形都得逐一扫描才能传到网上跟大众见面。

经过八年的努力,汉字资源网站于2002年问世。不过结果并不如人意,网站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访问率也很低。此时他已经耗资30万美元,花完了全部积蓄。见到他倾家荡产,一门心思沉湎在汉字里,他太太便跟他离婚,弃他而去。斯睿德此时穷困潦倒,只得卖掉房子搬进单身公寓。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汉字研究上,虽一时没得到大众的认可,他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他没有孩子,便把他研究的一个个汉字当成自己的孩子。

P299-30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二心灵(一位人类语言学博士的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233173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384
CIP核字 2020105219
中图分类号 H0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5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