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博雅塔下的思考与求索)/光华思想力 |
内容 | 作者简介 武亚军,陕西澄城人,清华大学工学学士(1991),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硕士(1994),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师从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1994年入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目前担任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华人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战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研究领域包括本土新兴企业战略、大学与学术战略、区域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目录 上篇 本土新兴企业战略 第—章 联想战略规划的实践经验 第二章 中国本土新兴企业的战略双重性 第三章 任正非的战略思维与领导模式 第四章 转型发展经济中的业务领先模型:HW-BLM框架及应用 第五章 迈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型企业海底捞模式及理论启示 中篇 大学与学术战略 第六章 迈向世界—流大学的战略领导 第七章 迈向世界—流大学的战略规划 第八章 战略创业制度创新与学术组织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管理研究范式与中国管理学者定位 第十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知识创新策略 下篇 国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十—章 绿化中国税制:若干理论与实证问题 第十二章 转型、绿色税制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两山”理论、生态建设战略与区城可持续发展探源 第十四章 右玉精神、绿色战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国家竞争优势:修正波特钻石框架及中国应用前瞻 第十六章 迈向2035中国愿景:新发展理念驱动的经济现代化战略构想与核心政策 后记 导语 战略选择是走向繁荣的关键,不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企业或者大学,莫不如此。本书记录了作者自2005年以来对本土新兴企业战略、大学与学术战略、国家与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方面的思考。上、中、下三篇分别汇集了作者从2005年到2019年所撰写的16篇学术论文,包括已公开发表的12篇专题论文、2018年的1篇工作论文以及2019年撰写的3篇研究报告,从一个未名湖学者的视角探讨了近20年来中国宏微观领域中改革与发展若干重要问题及对策,期望能对中国改革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反思,重唤改革热情与共识。 内容推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何才能到达?这是每一个有追求的人、组织、区域与国家都必须思考的永恒追问。 本书内容覆盖本土新兴企业战略、大学与学术战略、国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领域,展示了一个本土战略学人对中国很好企业发展模式、中华学术发展道路和2035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架构及政策的求索与展望。 本书作者秉持从中国问题出发、以世界为方法的哲学方法论,坚守中华学术自主,信奉“因学术而思想,因思想而光华”,践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更愿“倾听江下涛声急,一代新潮接旧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博雅塔下的思考与求索)/光华思想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武亚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159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6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60 |
CIP核字 | 2020165618 |
中图分类号 | D61 |
丛书名 | |
印张 | 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