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实践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作者养育孩子的亲身经历和痛点出发,并与中国家庭的育儿特色相结合,旨在帮助每一位中国家长学会运用正面管教方法,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使孩子获得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以及必备的人生技能。 作者简介 罗俊英,85后亲子作家,心理学作家,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孩子出生后,她做起了“超能妈妈”,一边教育孩子,一边进行创作。她深耕学前教育实践及亲子阅读推广,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正面管教养育法。她认为和孩子共同成长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能有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阳光、自信、独立的人。 目录 第一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 梦想与现实,天使与魔鬼 最好的养育是发自内心的爱 溺爱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 教养孩子,不是父母某一方的责任 新手父母,不必太过苛求自己 【实践篇】新手父母,如何顺利度过“实习期” 第二章 你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 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 了解孩子的需要 如何解决孩子的逆反心理 严厉的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合理地运用鼓励,孩子需要被肯定 【实践篇】如何克服向孩子妥协的心理 第三章 基因虽强大,后天的养育方式更重要 与孩子一起“开发”他的大脑 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 如何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谁动了孩子的创造力 不要给孩子设定标准答案 放下教育的目的性 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 合理使用“电子保姆” 【实践篇】关于早期教育,你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教养的首要目标是“自立” 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加强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鼓励孩子进行安全的“探索” 孩子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过度关心和保护孩子并不是好事 不要拒绝孩子的帮忙 给孩子提供恰当的说“不”的机会 【实践篇】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技巧和指南 第五章 停止无用而伤人的吼叫 给孩子传递“爱”的讯息 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 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把哭泣的权利还给孩子 有时候,你只需要坚定你的立场 【实践篇】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六章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社会能力 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 教会孩子“分享”这个社会技能 允许孩子犯错,犯错是学习的好机会 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 【实践篇】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第七章 确定孩子的需要,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 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 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威胁、恐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 你的“道理”孩子听得懂吗 学会使用建设性语言 【实践篇】一些对婴幼儿行之有效的管教方法 第八章 0~3岁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术 断奶是最初的放手 吃饭这件让人头疼的事 与垃圾食品做斗争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自主如厕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实践篇】幼儿也具备承担某些职责的能力 第九章 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正确处理自己的坏情绪 不要轻易拒绝孩子的爱 答应孩子的事,请务必做到 最好的陪伴是做孩子的玩伴 【实践篇】如何把自己培养成更有耐心的父母 后记: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曾是孩子 序言 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 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 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 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孩子的智慧取决于 家庭的智力兴趣如何,成 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 ,以及他们对孩子留下了 哪些影响。”美同宾夕法尼 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 授斯特娜夫人也指出:“孩 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 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 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 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 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 和影响的结果。” 由此可见,要想让孩子 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父母必须先具备这样的品 质和习惯。父母的榜样会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模仿是婴幼儿学习的一 种途径,值得注意的是, 孩子不仅会模仿父母的言 谈举止,就连思维模式、 性格特点等也会模仿。父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会 成为孩子的模仿源。当我 们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或 习惯时,不要急着责怪孩 子,不妨先从自己身上寻 找原因。 真正的教养不是教孩子 该如何做,而是让父母了 解应该怎么做。对于年幼 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分辨 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他 们只知道父母在做的事情 ,他们也一定可以做。所 以,家庭教育归根究底就 是自我教育,给孩子讲再 多道理,都不如言传身教 具有说服力。 本书将帮助你和你的家 人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 帮助孩子获得对个人能力 的感知力和一些必备的人 生技能。 导语 爸爸妈妈用对方法,孩子就会超级棒! “打你的屁股,让你乱扔东西!” “你个胆小鬼,都不敢一个人睡觉!” “闭嘴!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顶嘴!” “你再哭,就让警察把你带走!” …… 体罚、贴标签、控制、恐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有没有用过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呢?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本书解决0—3岁孩子的关键难题,这里有你需要的平和带出好孩子的锦囊妙计。 后记 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曾 是孩子 养儿育女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这其中的幸福与辛 酸,只有父母知道。但是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 被孩子弄得精疲力竭、歇 斯底里,都是因为我们没 有找到正确的途径与孩子 和平共处。 尊重并理解孩子,是正 面管教的关键要素,它要 求我们尊重孩子的需要和 人性,理解孩子的发展和 适龄行为。如此,我们就 不会期望一个几个月的小 婴儿能够站起来走路,让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健步如 飞,因为期待任何超出孩 子能力和理解力的行为, 都会让我们失望。 学着理解孩子的世界, 会让我们产生很多不一样 的想法,会更加知道该如 何帮助孩子成长,如何有 效地鼓励孩子,让孩子更 有自信。对于一个新生的 小婴儿来说,他们刚来到 这个陌生的世界,什么事 都需要自己去摸索、探索 ,他们时刻需要我们的帮 助。 不要对他们厌烦,因为 我们也曾是孩子,我们对 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也 是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的耐 心和爱,一点一滴地教给 我们的。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 子,虽然,只有少数的人 记得。”还记得影片《小王 子》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吗 ?是啊,我们也曾是孩子 ,但是我们却都忘记了这 件重要的事,我们希望孩 子的行为和习惯跟我们大 人一样,有自己的规则和 标准,任何有偏差的行为 都是搞破坏,只要不在我 们的规则和标准之内都是 坏孩子。 其实,孩子本不坏,是 我们给孩子贴了太多负面 标签。当我们撕掉这些标 签,放下“父母”的身份,不 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大 人,用孩子的思维了解孩 子,用孩子的眼睛看待世 界。我们就会发现,世界 上没有比年幼的孩子更可 爱的人了。 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曾 是孩子。 做富有情趣、童心焕发 的父母吧,敞开自己的心 扉,创造机会去寻找童年 的乐趣,给自己和孩子留 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去体验 玩耍带来的快乐。我们会 发现,不尽人意、唉声叹 气、担忧恐惧、冲天怒气 ,以及乏善可陈的生活, 都被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喜 悦荡涤干净。 一路走来,我们以为是 我们在教育孩子,最终, 我们会发现,是孩子教会 了我们忍耐和爱,是孩子 让我们乏味、消沉的岁月 变得五彩斑斓。 精彩页 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大多数父母都不能将答案脱口而出。因为,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生子,然后懵懵懂懂地为人父母,这似乎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 跟大多数父母一样,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为迎接这个新成员的到来而做准备。认真地胎教,看书,听音乐;只要医生说吃什么对孩子好,不管是不是曾经最讨厌吃的食物,都往肚子里填,甘之如饴;每一次的产检都像考试一样忐忑地等待结果,希望宝宝一切都好;在宝宝出生的前几个月就开始讨论,该给孩子起什么样的名字,既意义深远又不落俗套;向有经验的朋友请教,是母乳喂养好,还是吃配方奶粉更加有利于孩子成长…… 每次逛街,看到那些可爱的婴儿用品都会挪不动脚步。于是,孩子还没有到来,婴儿车、婴儿床、奶瓶、安抚奶嘴、小袜子、小衣服,各种摇着叮当响的玩具就堆满了整个房间……这段时间,是充满想象和期待的,我们想象着那个可爱的小天使乖巧的模样,幸福而甜蜜。 但是,在女儿降生的前一刻,我都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成为妈妈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自己的人生会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变得有什么不同。直到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分娩,女儿第一声啼哭响亮地响起时,护士把那个小小的人儿抱到我的面前,看着她那张粉白的小脸,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种感觉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我知道,从那一刻起,我的生命将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爱她。 我相信,你也跟我一样,紧张而期待地等待孩子的降临,为孩子的到来做一切准备。你也永远不会忘记孩子出生那一刻的感受,或许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他的头发可能卷曲地、湿漉漉地贴在头上,那张皱巴巴的小脸看起来像个布满皱纹的老人。但是,你依然会觉得他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见过的最漂亮的小宝贝,你愿意为了他付出你的一切。 在没有成为父母之前,你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比如,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你可以连续几个晚上不眠不休,随时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只要看到孩子的小舌头在舔嘴唇,就不失时机地给他喂一口白开水;胆小的你,可以半夜一个人打车到医院挂急诊,所有的恐惧都淹没在对孩子的担心中;曾经看见小孩拉臭臭就远离十万八千里的你,现在每次在孩子拉完后,都要仔细地观察一下人小便的颜色,然后无比欣慰地说一句:颜色真好! 是什么让你变得更耐心,更坚强,更无所畏惧?一切都是因为对这个小生命的爱。除此之外,我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的确如此,孩子是上帝给予我们的恩赐,遇见孩子,你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实践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俊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6464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6 |
CIP核字 | 2020181854 |
中图分类号 | G782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