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雅典与耶路撒冷(精)/舍斯托夫文集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列夫·舍斯托夫(1866-1938),俄国白银时代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亦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著有《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和尼采学说中的善》(1899)、《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903)、《无根基颂》(1905)、《钥匙的统治》(1915)、《在约伯的天平上》(1929)、《克尔凯郭尔与存在主义哲学》(1936)、《雅典与耶路撒冷》(1938)等重要著作。舍斯托夫提出了双重视野、悲剧哲学等重要思想,对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展开了深入的批判。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论形而上真理的来源 被缚的巴门尼德 第二章 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 认识与意志自由 第三章 论中世纪哲学 不可压抑的渴望 第四章 论思维的第二个维度 斗争与思辨 人名对照表 导语 《雅典与耶路撒冷》于1938年首次在法国出版。该书以大家所熟知的两个地名为书名,彰显了作者意图在于讨论两个地名所分别代表的理性传统与信仰传统的关系。在舍斯托夫看来,以雅典为代表的理性传统后来逐渐在西方获胜而成为主流,这样一个传统开始塑造了近代以来的西方生活方式。而以耶路撒冷为代表的信仰传统,则在这样的一个观念形态转变中被压抑。现代人也逐渐对于信仰传统的意义何在开始变得模糊与陌生。而在舍斯托夫看来,信仰传统关联着人的生存,其本身应该是我们存活于世界的根基之所在。以理性为代表的知识传统将人置于一个必然性所支配的世界,从而使得人失去了自由,忘记了人的生存,忘记了启示真理所赋予我们的可能拯救。哲学不是像希腊哲人所教导我们的那样,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进行的理智推理活动,而是为了人的生存而展开的一场伟大的、最后的斗争。因此,我们需要在启示真理与理性真理之间做出抉择,需要在理解与自由追求之间做出抉择。 内容推荐 《雅典与耶路撒冷(精)/舍斯托夫文集》一书深刻揭示了西方两个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对于已经置身于理性传统绝对支配的现代人来说,本书无异于是一个特殊的窗口。透过它,现代人起码知道,存在着迥异于我们所熟悉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的生活方式,那样的生活方式历史同样悠久,甚至有着比我们所熟知的事物所更加迫切的意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雅典与耶路撒冷(精)/舍斯托夫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俄罗斯)列夫·舍斯托夫 |
| 译者 | 译者:张冰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6621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76 |
| CIP核字 | 2018215218 |
| 中图分类号 | B512.59-53,B92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8 |
| 宽 | 144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