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
内容
试读章节

如果您向来对这种商业大佬博人眼球式的“PK”和“斗嘴”不感兴趣,那么这出大戏至此华丽谢幕,权当博君一笑。而如果有读者朋友深谙电商与实体零售之间的明争暗夺,那么一定会从中看出端倪。因为这场铺陈在互联网上,看上去颇有些戏谑色彩的“战争”,在其轻而易举烟消云散的背后,也许真的暗藏玄机。

从背景上来说,格力的股权结构是典型的大国企,投资形式也属于传统的制造业,丝毫看不出什么“互联网基因”;而强调网络路线的小米在文化背景层面,则更类似有全球最大零售交易平台之称的阿里巴巴。

从立场上来说,重视“线上发展”的小米,其“中国第三大电商”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而对致力于“线下专卖店模式”的格力电器而言,“传统制造业”和“实体零售业”是它的随身标签。

从形势上来说,2016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格力营收同比增长0.56%;若从2015年全年营收情况来看,则比上一年下降400亿元,这样的数据显然不大乐观。而对于4年便获得400亿美元估值的小米来说,惊人的成长速度并不能掩盖其如今扩张势头正在极速丧失的现实,2015年小米手机销量不达标的状况频出,相较2014年营收增长仅有5%。

从动机上来说,国内特有的“电商”与“实体零售”的对峙使得这场赌约的起因可能只是“线上线下的战役”里一个小小的偶然事件;至于赌约取消的动机,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与格力小米2015年以后营收双双下滑的形势有关。

从站队上来说,王健林所代表的万达作为实体店的领军企业,支持格力似乎毫无争议;而一再强调“自家企业不具备电商基因”、坚持以后端收费为盈利模式的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选择与格力为伍无疑也说得过去;至于美的集团,从过去的以传统渠道为主到如今的迅速扩张电商业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与线上的“拥抱”,在这个时候与小米联手,绝对称得上是顺势而为。至此,我们可以黑白分明地看到“线上逻辑”与“线下思维”两个阵营的建立与联盟。

总的来说,由小米与格力一句赌约而险些引发的“血战”,简单来看,只不过是一场“线上”与“线下”的互掐、“电商”与“实体店”的较量;而深层次的原因,却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辩清,我们还是交予后文来谈。

对于企业创始人来说,他们顺应着这个网红时代的潮流,秉承“帅不如怪”的原则语出惊人拉帮结派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这样的例子多了,每每执着于他们一言一行、字里行间的分析难免会落人“过度解读”的俗套。特别是沾上了有关“电商”与“实体”“线上”与“线下”的探讨,就更是一笔连旁观者都看不清楚的糊涂账,岂能仅凭当局者的一时口舌之快就能分出个胜负?  可是,偏偏就有“当局者”想去蹚一蹚这浑水。

如果我们说小米与格力的赌局“典型”而“具象”,那么另一个商业赌桌上的战局则要“宏观”且“抽象”得多。

有别于前者立下赌约时一对一“单挑”的态度,后者霸气十足,大手一挥,就把战局从“单挑”上升到了“群殴”的高度。他们赌的已不再是哪家和哪家、哪年和哪月的营业额,而是整个电商领域和全体实体零售店的未来。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基于商业格局的严肃对峙里偏偏还跑出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煽风点火的主儿,最后甚至豪气干云地愿意承担一方的赌金,充当冤大头。这就让整桩事件变得更精彩了。

P6-8

作者简介
    唐一辰,HelloMeow工作室创始人,青年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惜游西游记》(中国财富出版社)、中篇小说《重生》(连载于《作文通讯-锦瑟》)、中篇小说《镜》(刊于《朔风》),其余十数篇作品散见于《意林》、《天津文学》、《守望者》等期刊。
书评(媒体评论)

名创优品撕掉了最后的一层纸,即零售终端价格的虚高,一是渠道的陈旧与沉重,二是品牌商对价格的贪婪控制,把这两个打掉,价格的空间就突然出现了。竞争的要点也许真的不在线上或线下,而是工厂到店铺的距离。

——吴晓波

99%淘宝商家的商业模式不是先进模式,故淘宝不是优秀业态。99%淘宝商家仅是会上网的传统商业模式而已。传统的层级批发代理制是没有未来的,即使现在紧吃着靠“杀价竞争”勉强生存的互联网零税费红利而一片叫好。当这种红利消失或者实体零售也获得这种红利,那些东西将彻底死亡,线上线下皆无未来。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

21天回款,卖不卖得掉跟供应商无关,不要有任何库存压力,就专心做一件事——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做到低价。

——叶国富

目录

01 当实体店遇上电商

 1.两个赌局

 2.叶国富其人

 3.线上和线下

 4.面对互联网,“我”产生了犹豫

 5.一个实体店的崛起——名创优品诞生

02 源起:长在白菜地里的萝卜

 1.“生意”与“生生不息”的“创意”

 2.去日本看看

 3.“我”和三宅顺也

 4.谁说萝卜必须长在萝卜地里?

 5.出售的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

03 商品本身很便宜,只是他们卖贵了

 1.一支睫毛膏的触动

 2.一分价钱一分货是忽悠!

 3.优衣库为什么是标杆:“基本”理念的诞生

 4.优衣库为什么是标杆:“三高三低”的平衡游戏

 5.“我”,这样借鉴

 6.“我”的忐忑:抢占先机还是陷入泥潭?

 7.竞争是摆平一切的好武器

04 实体零售已死?瞎掰!———关键是“卖什么”和“怎么卖”!

 1.两个故事:从“哎呀呀”说起

 2.卖给谁:关于“用户画像”的两个常见误区

 2.卖什么:她们人生中的第瓶香水

 3.卖什么:卖的是“时尚梦”

 4.卖什么:广交会“潜规则”中收获的战果

 5.卖什么:“山寨”还是“品牌范儿”?

 6.卖什么:爆款!爆款!爆款!

 7.卖什么:超预期!

 8.怎么卖:“3对理论”和“5步理论”

 9.怎么卖:低廉售价和高昂租金

 10.怎么卖:重新定义渠道

 11.“我”的战略:跨界的时代,如何“打劫”?

05 品牌本身没有意义

 1.以“无品牌”策略经营“品牌”

 2.没有优质产品,别谈品牌

 3.没有一流的设计,别谈品牌

 4.优秀的品牌在于自然发酵而不是拔苗助长

06 连锁:从0到1500家

 1.用投资代替加盟

 2.快速扩张的秘诀:回报周期的“速度战”

 3.“直营”效果实现的关键:小前台,大后台

 4.员工管理:极简主义

07 用模式思维代替战略思维

 1.设计模式:紧扣消费升级的本质

 2.营销模式:粉丝时代

 3.盈利模式:有关“现金流”的传说

 4.供应链模式:你学不会的名创优品

08 谁是名创优品的终结者

 1.两份道歉信和一个“活在传说里”的三宅顺也

 2.压榨供应商引发的恶性竞争?

 3.消费者的天使,投资人的魔鬼?

尾声:100%的商业模式和99%的革命

序言

新的时代,新的视角

1.一个策划家的两个时代

市场的需求造就了策划家,很长时间以来,我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个“策划家”,但是,毕竟是过去。

当今论起商业策划,我得承认,叶国富是其中一名高手。他用敏锐而适时的眼光,发现了商机,巧妙地整合资源,把梦想通过精心设计,构想付诸实践而且取得了丰盛的成果。

关注名创优品是在2013年,而关注叶国富,则是从20lO年前“哎呀呀”的急速连锁开始。

从2010年到2016年,我愿意把它称作“策划家叶国富的两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我们将其称为:叶国富的“哎呀呀”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他为商业策划领域里的“预测”和“定位”两门基础功课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绝佳的范例,他准确把握了市场空缺,迅速地兜售着相应产品、快速展开配套服务(如本书当中的那个“授人以渔”的故事),他也顺其自然地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这个阶段,他在展现自己的商业才华之余,将商业策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到了一家实体零售店可以做到的极致。

第二个时代,我们将其称为:叶国富的“名创优品”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他则抓准了他自己以及他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且把这个核心能力作为了企业运作的流程,而不仅仅是在产品的生产上。

对于这一点,西铁城表业的一个举例在策划领域人人耳熟能详:“我生产的是表,而我从事的是制造精密的机械。”

把流程作为企业中心,这是叶国富“以一推百”的关键,是叶国富打响低价策略的坚实的后盾,是一场思维上的飞跃和变革,也是在叶国富的商业哲学在经济学角度的解读之外,从另一个视点的阐释。

可以说,在他的“名创优品”时代里,叶国富创造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商业案例,他所作出的努力正是实体零售业破冰的绝佳示例,同时,他的成功也佐证着另一个宏观上的、关乎所有实体零售企业生死的时代的到来。

众所周知,如今短缺经济的困扰已经不复存在,产品向微利靠拢,向名牌靠拢,市场国际化,知识代替资本。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转型便成为了时代摆在实体零售业面前的一道难关,但是转型不等于换个壳子,转型不等于照搬照抄。企业家们在这个难关面前,都会担心自己倒下,而倒下往往是由于切错了脉,下错了刀。这个商业社会并不需要被重塑,需要重塑的是我们在这场有关于科学、经验和管理的冒险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这场挑战中,企业需要自己与自己竞争,以新代替旧,这正是叶国富一直在做的。

2.透过互联网的“窥镜”看实体零售

得知有人要写这么一本书,讲述名创优品乃至叶国富其人的商业哲学,我感兴趣之余,却毫不意外。因为正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叶国富已经成为实体零售业的一根标杆,分析他的成功之道无论对于解读一个时代、还是对为企业家们提供启发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最有意思、也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互联网作者,她写科技人文、写互联网、也写创业指导;她做过电商,参与过互联网爆款产品的开发和运作,也见证过网红式营销的异军突起。

透过她的眼睛,让我发现了一个“超乎常规”的、有别于一般的财经作者口中的名创优品。

从新视角看待问题,恰巧也是策划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犹然想起著名的策划大师柯维的宣言: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不想模仿竞争者,我要改变整个游戏规则。愿以这段话送给叶国富和有志于成为策划高手的朋友们。

百家争鸣带来的思维的碰撞,其激烈程度大概不亚于近几年来关于“电商冲击实体业”的议题的探讨,可这也许恰恰就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给予我们的馈赠。

徐源

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

内容推荐

它2年实现全球连锁1500家,3年实现全年营收50亿元,粉丝突破千万。有人把它看作中国实体零售业崛起的里程碑,有人称它为逆势而起的神话传说。它昭示着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的开始,一语道破“电商”与“实体”之争的迷局。它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位前所未有的“混血儿”,美艳惊人、理念超前。它的一招一式,都光彩夺目。

名创优品的商业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它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实体店,“逆势而为”取得了成功。唐一辰著的《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将该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透彻分析,同时避免了使用深奥的学术原理,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详实。

编辑推荐

叶国富,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兼大中华区总裁,赛曼控股集团董事长,人人金服集团董事长,赛曼基金创始人,缺钱么创始人,天使湾创投合伙人,知名天使投资人,连续创业者,转型实战者,普惠金融践行者,中国十大营销人物。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跨界打劫者,一个逆势而起的零售“叛逆者”,一个实体业的互联网思维践行者。他出售着迎合消费升级的产品,推广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他的思维将影响每一位创业者、实体零售业的从业者乃至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

他赤手空拳,缔造了一家伟大的企业,实体零售业的闭店大潮里,叶国富究竟做对了什么?

唐一辰著的《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给出了答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一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80164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414
CIP核字 2017015007
中图分类号 F0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