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燕园拾尘(北大生命成长手记)(精)/燕园四记
内容
试读章节

寂寞而勇敢地担当生命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成长与寂寞,仿佛是一株青春的树上所结的两个果实,寂寞始终伴随着成长,使成长得以在一种静穆、简洁、自省的状态下悄悄地扩展,不知不觉地壮大。寂寞是一种必须的代价,不经痛苦的救赎是肤浅的,不经坎坷的行旅是乏味的。正是在寂寞的催生之下,成长才会不依赖于外界世俗的压迫而得以自由地发生。但是成长又谈何容易!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灵魂,脆弱,敏感,懵懂;他内心里激情澎湃,积攒了许多原初的生命力,想要到外界去展示去征服。可是不幸的是,他是那样孤单无助,他与外界,天然地存在着巨大的冲突,世俗仿佛处处在设着羁绊,扼杀他的骄傲的活力。任何一个经历过艰辛的心灵历程的人,恐怕都不会轻易地忘记成长初期那段惨痛而漫长的搏斗。而里尔克,这个亲切、沉静的名字,有幸在我最寂寥的时刻成为我的良友,它是乍暖还寒的早春里的一缕阳光,将我置于“诗人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收信人引言)之中,至今仍让我怀着深深的感激。我甚至相信,他那十封致卡卜斯的幽美而深沉的信,是专为我而作的,正像译者冯至先生在《译者序》里所说的,“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仿佛在一位先知的引领下,倾听自己的内心发出的隐秘的声音。

在这不朽的书简里,面对着正在经历着青春的所有痛苦与迷惘的陌生的青年诗人,里尔克重新翻检自己的过去,就青年们关心的几乎所有的问题,爱情、性、职业、寂寞、艺术、诗、习俗……坦率而诚恳地发表他的议论。那完全是一种炉边悠闲的谈话,而不是庄肃凝重的教诲。那种郑重真挚的情调,连同那细腻温存的笔触,使人自然而生亲近之感。里尔克,从其作为诗人的天性来说,他是内心的敏感的不懈的探索者。他接受并且推崇那种伴随成长而来的广大的寂寞感,而不是怀着恐惧、惊惶的心态拒斥它。“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他以娓娓的语调教导那些对寂寞感到不安的青年,正是这种寂静的、简洁的,似乎与喧嚣的外界相隔离的生活,才使得成长者真正意识到自己巨大的存在,并给这种存在以哲学上的郑重反省。一个少年的成长,与其说是充满欣喜的,不如说是充满悚惧的;它完全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一样,以为它是一支高歌猛进的进行曲;恰恰相反,它必须忍受寂寞、苦闷、惆怅、彷徨甚至绝望的煎熬。如果这是成长的命运所赋予我们的,那么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学会以坚韧的隐忍的态度去承受,正如里尔克所说:“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就是一切!”

“职业”,是一个过于沉重而压抑的字眼,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的、被梦幻所充溢的年轻人而言。可能是卡卜斯对他在维也纳新城陆军学院的枯燥的军营生活有所抱怨(这只是我的猜想),使得里尔克花了不少笔墨对职业问题发表他的意见。自然,这些精辟绝妙的阐述带有深深的诗人的印痕。职业,似乎天生就是一种束缚,它是一种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势力,将一个人的生命情感局限于内。处在转折期的青年的苦闷,往往因这职业的压迫更加显得尖锐强烈。无疑,青年是倾向于自由的、流动不居的生活,可是职业是固定的、程式化的;青年向往刺激的、带有冒险性与挑战性的生存方式,而职业却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职业的本质似乎天生便是与艺术相隔离、相对抗的。但是职业,首先是广大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这是一个“固定的、可以言传的生存”。正是它,通过自己貌似呆板、僵硬、世俗的节奏,却恰好比那些表面上“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更能造就一种纯粹艺术的生活。忍受职业所给予你的寂静,同时注意培养一种无所不在的深刻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的锤炼是不受职业约束的),去感受生命自身所弹奏出来的自然旋律。此时,你就会感到,在任何一个正当的有价值的职业里面,你都有组织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的可能。职业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不可逆转的障碍物,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参透作为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千姿百态,所需要的只是沉静地感受,完成我们的成长所必须的“内心的工作”。P19-22

作者简介
    王曙光,笔名舒旷,山东莱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出版经济学著作20余部,发表经济学论文百余篇,并有数部散文集与诗集行世。
后记

《燕园拾尘》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付梓,而今近五年过去,坊间已经不易再搜寻到这本小书的身影。今年春天,作为《拾尘》的助产士的子寒兄,鼓励我将这本朴素单薄的小册子修订重版。我自然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所以在这个令人难耐的酷暑之中,我几乎隐居似的待在畅春园的蜗庐之中,用了将近半月时间将第一版逐字校勘一过。一面修订旧作,一面好像在阅读以往的时光,个中感触,不足为外人道也。

借着再版的机会,我将《拾尘》的篇目作了一些变动。首先是删掉了与本书的“成长”主旨不太相干的十二篇小文,这些文字大多写于大学时代,颇多风花雪月之感,如今我实在不忍劳驾读者再看这些幼稚清浅的文字。在第二版中,增加了若干篇近几年写的文章,计有《在自己的精神领地里作酋长——王开岭(精神自治)读后》《回望苍茫人生——记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陈振汉先生》《为了成长着的心灵——我与(北大校刊)》《暌违十载梦依稀——毕业十周年感怀》《教然后知困——教学随感》以及《我欲因之梦寥廓——草原散记》等六篇。同时,在第二版的附录之中,选了我所尊敬的师长和朋友对《拾尘》的五篇评论与书信。这样变动之后,原来第一版中的四辑内容就合并为三辑,这样阅读起来也许主题稍集中些,不像初版那样散漫芜杂。

《拾尘》是对生命的感恩和怀念。我期待着藉着这册小书,将这种心怀传达给所有敬畏生命的同道者。

目录

寂寞而勇敢地担当生命——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千代野的木桶——论丧失与解悟

卓然不群的另类姿态

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

倾听生命里永久的黎明——读梭罗《瓦尔登湖》

隐忍、舍弃与征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读《贝多芬传》

不完美的现实与完美的实现

自省和感知:创造内心的秩序

生存的从容与悲剧性的陶醉

爱:虔敬而沉静地等待

爱与欲:一种诗化哲学的观照——读奥·帕斯《双重火焰》

诗人之梦:论诗歌与梦想——再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从容的坚守与高贵的疏离

炼狱和再生

在大众的信条下呼吸自如

在自己的精神领地里做酋长——《精神自治》读后

心灵的成长与壮大是牛命的源泉与归宿

内心宁静与幸福的奥秘

爱你的寂寞,珍惜默思的时光

永远领受和体味广大的生活

遥远的生命感召

眼泪让爱更加深沉清澈

只有爱才能烛照人生

爱为对方开启更为广大的世界

用一切内心的努力去学习爱

泪与笑的边缘——论爱六札

生死之歌

生命与死亡的听课笔记——读《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札记

追随勇敢而卓绝的心灵

生命的中和之美

为学的三个境界

回归简朴生活

涵养须用敬

后记

序言

我为什么写作?这是一个我常常追问自己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永远只是生活本身。只有虔敬地爱着生活的人,才会有丰盈的宝贵的思想,而有没有写作,则是次要的事情。写作只是一个真诚地生活着的人面对生命的吟唱,是对自我生命历程的深切的反省。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没有意义。他道出了一切写作甚至一切言说的终极目的。

我不是作家,也从来没有自诩为作家。我只是一个自我心灵成长的忠实记录者。《拾尘》是一个跋涉在人生之路上的年轻心灵的真诚独白和反思,从初衷而言,这些文字不是展示给大众的流行读物。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并不悦人耳目的文字获得了许多心灵的共鸣。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的感恩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

也许同样值得庆幸的是我选择了一个学者的职业,并同时有幸生活在燕园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之中,这使我得以在经济学研究之余,可以偶尔偷闲延续我的写作生涯。在我看来,经济学的工作致力于外部世界的均衡发展,而心灵的工作则致力于内在世界的和谐成长;经济学的工作塑造我们的理性生命,而心灵的工作则成就我们的信仰空间。在这双重生活中,内在和外在相辅相成,理性与信仰都不可或缺。而我始终认为,一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谨严肃穆的学者,倘若没有一种温润的类似于艺术家的心境去滋养,迟早会变得心灵枯萎,生命干涩。

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我写道:“留在燕园忝为人师,自当收拾起游吟诗人和不羁浪子的情怀,一心一意做个正襟危坐为人师表的教书匠。从此左手涂散文随笔,右手撰经济文章,两栖动物,从容游走,其间甘苦得失,自不足为外人道也。”

《拾尘》再版,以上的话,权作序。

内容推荐

《燕园拾尘(北大生命成长手记)(精)》是作者“燕园四记”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阐述了作者王曙光对人生虔诚而沉静的思考,以及对母校北大精神的深刻体悟。本书初版于十五年前,初版后在青年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在这部散文集里,既有对于生命成长的深邃而冷静的领悟,也有与北大名师大家们跨越时代的心灵对话;既有对燕园生活的缅怀省思,也有对北大文化性格和精神魅力的独特体察,处处披露了一个北大学子宝贵的心灵历练。

编辑推荐

王曙光编著的《燕园拾尘(北大生命成长手记)(精)/燕园四记》重新梳理这些陈年旧文,不是为了怀旧,不是关于个人身世的低吟浅唱,而是为了献给那些与我有着同样精神和情感历程的心灵,慰藉那些以同样郑重、诚挚、真纯的灵魂面对生命的更为年轻的一代。这是一本郑重而朴素的书,格调清雅,文笔酣畅,相信其中对于生命与情感的明哲而虔诚的感悟,一定会激起所有正在成长的心灵的深切共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燕园拾尘(北大生命成长手记)(精)/燕园四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曙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75306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2
CIP核字 2016219514
中图分类号 G4
丛书名 燕园四记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3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7.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