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咫尺山林(建筑学践行与观察)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多方景胜,咫尺山林”,计成在《园冶》中详述了微小天地如何透射广阔景胜。本书借用此言,从作者“学步”开始,由“行进”做结,中间顺次讨论建筑学“教学”“研究”与“设计”。既有对近十年部分成果的重新审视与提炼,也有专为此书全新撰写的感悟和理解。 目录 序一 读《咫尺山林:建筑学践行与观察》 序二 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0 学步 1 教学 旧城探新:城市设计及高层建筑教学札记 异国浅行:布里斯班实验 真题建造:学做建筑 攀登者与勘探者:谈谈大学精神及研究生教育 2 研究 科学研究与建筑学研究 本体 Teculture:技术哲学视角下的建筑学态度 巴别塔上的那块砖:刍议材料的角色 为何有“西部建筑” 主体 开始设计:从技能到意识 生成与评价:再议可持续建筑及设计方法 “陌生者”:刘家琨与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执念与成长:记加拿大KPMB建筑事务所与布鲁斯·桑原 平衡演进:希格弗莱德·吉迪恩的思想及意义 荷兰的密码:那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边界 城市显微:作为一种态度和工具 退型进化:城市更新现象与前瞻 无理重庆:城市空间规则的显与隐 交通都市:流动与空间 壹江肆城:长江流域的联系与交融 3 设计 不仅是实践:设计的角色 历史与更新 教育和共鸣 空间的意义 4 行进 外文人名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咫尺山林(建筑学践行与观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褚冬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510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5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1 |
CIP核字 | 2020077362 |
中图分类号 | TU-0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