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声(以传播的视角)/传媒与文化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刘宏,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集刊副主编,曾任人民日报社记者和编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英国志奋领奖学金获得者,在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引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名声?
第一章 名声的定义
名声是一种媒介
名声是一种评价
名声是一种口碑
名声是一种资本
名声是一种形象
第二章 名声是怎样产生的?
必然与偶然
必要非充分因素
第三章 名声的历史
口口相传的名声时代
白纸黑字的名声时代
刊物的名声时代
小报的名声时代
声音的名声时代
视觉化的名声时代
电影的名声时代
网络的名声时代
第四章 名声的类型
历史名声:伟大的名声
专业名声:圈子里的名声
文学名声:文字的名声
文化名声:国家的名片
艺术名声:直观的名声
军事名声:一战成名
体育名声:快速成长的名声
新闻名声:昙花一现的名声
网络名声:虚拟的名声
地方名声:近距离的名声
国家名声:硬名声
世界名声:名声在外
第五章 看得见的名声——形象
形象的历史变迁
给形象定义
形象的名声
第六章 名声的传播
时间
空间
内部
外部
人物
第七章 名声的规律
离你越远的人越需要通过名声来了解你
墙里开花墙外香
批评比表扬更能让人出名
第八章 成名的途径
家族:一条捷径
文艺:最快捷的渠道
著作:传统的方式
电视:形象的媒体
网络:虚拟的方式
新闻炒作:人为的塑造
广告:重复的记忆
颁奖:社会的认可
排行榜:信息的通道
电视谈话节目:对名声的维护
电视剧:日常生活的名声
电视晚会:仪式化的名声
电视真人秀节目:生活化的名声
电影:名声之梦
网络:网红的生产
第九章 名声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怎么看名人代言门?
名声成为一种经济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名声不大好?
第十章 名声与媒体
媒体为什么喜欢名声?
媒体喜欢什么样的名声?
媒体与名声的三种关系
第十一章 名声与名人
什么样的人算名人?
名人的圈子
第十二章 名声的排行榜
最需要名声的行业
最喜欢追逐名声的群体
最易成名的行业
最快成名的行业
最持久的名声
最喜新厌旧的名声
最寂寞的名声
最小的名声载体
结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声?
参考文献
导语
在大众传播的情景下,名声是被媒介包装的,它的传播状态是间接的,不同于人际传播中的直接模式。因此,名声的威慑作用有可能正在逐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它的媒介作用。
我们似乎做到了名声面前人人平等,名声不再是可怕的东西,它被批量生产出来,并且被我们愉快地消费。这可能就涉及了名声的历史演变,我们如今已经不再需要把名声作为一种威慑的东西,名声也不再是神话和传说,它变得越来越现实。
内容推荐
《名声(以传播的视角)/传媒与文化书系》一书选择从传播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名声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以人的视角来看,名声可能是既虚幻又现实的一种必需品,无数人为它发狂,并且成为它的粉丝,那么,名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它是怎么形成的?它包含什么奥秘?它和传播有什么关系?从烽火台到互联网,人类的名声表现出了哪些变与不变的规律?本书将尝试从社会传播学的层面了回答这些问题,而且力图通过对一些名声现象的分析,概括出名声学的框架,以期可以让读者尽可能正确的看待名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声(以传播的视角)/传媒与文化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27344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2020-07-01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365
CIP核字 2020126595
中图分类号 G20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