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战太平洋(从突袭珍珠港到核爆广岛)
内容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疯狂的日本帝国点燃的战火席卷了陆地、海洋和天空:从中国大陆的城市到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从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岛屿到广阔的太平洋水域,日本帝国扩张领土的野心跟中国、美国和英国的联盟相对抗,使其成为了一场保卫世界和平的战争。
《血战太平洋:从突袭珍珠港到核爆广岛》由英国军事专家、战史专家撰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各个战役的全程实录。真实再现了日本帝国从疯狂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偷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役中被美国海军逆转。以及在此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在海上和岛屿、空中和大陆遭到不断失败,最后本土受到美国原子弹轰炸的历史。
本书从各个角度审视了这场史诗般的战争。追踪全球范围内这场战争所涉及的军事、战略和政治事件的轨迹,记载了参战人员和平民的经历。书中提供了详实的、极具权威的资料信息和令人折服的图片影像,让读者能真正了解这些改变整个世界的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全书叙述清晰、史实明确、繁简得当,是大众读者、军事和军事历史爱好者、军事研究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参考书。
作者简介
安德鲁·威斯特(Andrew Wiest),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历史学副教授,兼任越南研究项目部主任。他是该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方面的著名教授,曾在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主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目录
1 日本的军事张
日本的崛起
变革年代
中国东北地区
上海事变
日本走向战争
中国的战事
日军的胜利与暴行
美日关系恶化
2 偷袭珍珠港
战争一触即发
谈判失败
军力和计划
永远的耻辱之日
奇袭和灾难
不尽完美的日军胜利
细枝末节
3 日军的疯狂进攻
日军初战告捷
英军兵败马来亚
日本兵进新加坡
投降的代价
ABDA军(美荚荷澳联军)
东印度群岛的陷落
缅甸的陷落
菲律宾的陷落
巴丹灾难
巴丹岛上的死亡行军
4 决战中途岛
战争计划
处于劣势的美军
杜立特空袭
MO作战计划
珊瑚海战斗
打成平手
作战计划和情报
日军的情报失误
中途岛:两支海军舰队相遇
日本人难下决心
日本“零”式战机大逞威风
美军俯冲式轰炸机的致命打击
日本舰队的反击
最后一击
结局
5 盟军的反击
科科达小道
盟军的胜利
日军登陆瓜岛和第一场
血战
前途未卜的瓜岛
形势开始转向
最后的搏杀
美军的胜利
盟军在新几内亚的胜利
“马车轮”行动计划
盟军进军拉包尔
缅甸战役
6 战略防御中的日本
占领埃尼威托克环礁
缅甸战况
第二次若开战役
日军的反击
“温盖特旅”又打回来了
围困因多
深入缅甸
移师密支那
盟军的胜利
袭击霍兰迪亚
鸟头半岛
7 黎明的曙光
菲律宾海战
塞班岛大捷
攻占提尼安岛和关鸟
进军加罗林
血战佩莱利乌岛
重返菲律宾
麦克阿瑟在莱特岛
莱特湾战役
日本空军敢死队——“神风特攻队”
战火烧到日本本土
8 解放军南亚
“乌号攻势”
开进英帕尔平原
在印度的日本军队
攻陷科希马
英帕尔相持战
攻势受阻
返回缅甸
进军曼德勒
军队的部署
沿海岸南下
攻占仰光
9 残酷的岛屿争夺战
莱特岛之战
攻占吕宋
进军马尼拉
城市战事
血战吕宋岛
菲律宾南部
征服棉兰老岛
硫磺岛
进攻开始
进攻折钵山
冲绳
首里防线
日军溃败
10 收获“旋风”
婆罗洲的澳大利亚军队
封锁日本
轰炸战略
燃烧的城市
东京的毁灭
和平的试探
波茨坦公告
“小男孩”
广岛之死
尾声
导语
解密日本帝国疯狂扩张和走向终结全过程,数百幅珍贵历史照片、精美装备与人物工艺绘图、战场态势和作战示意图。
精美装帧,可180度展开,便于读者翻阅。
随书附赠全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武器》工艺图册。
精彩页
日本的军事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远东地区冲突的发展轨迹与众所周知的欧洲地区的冲突截然不同。虽然两个地区的冲突有一些联系,但在历史学家看来,亚太地区的战争与同时发生在西方的战争完全不一样。有两大因素决定着东方战事的爆发和进程:一是日本帝国的文化和军事野心;另一个是美国向西扩张的计划。尽管包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几个国家也参加了在亚太的争夺,但两个主要对手是美国和日本,它们都想独霸太平洋。
日本想称雄国际舞台,所以它首先在亚洲挑起战端。1931年,日本侵占了经济要地中国东北地区,并意欲强化在此地的影响力。从那时起,战争就逐渐升级,并最终演变成一系列残酷的、令人困惑的冲突。日本在亚洲的战争有征服中国的强烈意图,但从另一方面看,它也是日本与欧洲列强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的一场殖民战争。最重要的一点是,日美之间的战争将决定谁是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霸主。
东方战争与欧洲战争的区别在于战争的方式不同。尽管这是一场陆地战争,但并没有进行强大的装甲力量的拼杀。实际上,日本也不曾拥有一支真正的装甲部队。东方战争中陆军力量的较量经常发生在热带丛林中。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战事都发生在海上,动用了海军的空中力量,因此太平洋战争的诱发因素和战争进程与欧洲发生的战事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完全成为一场独立的战争。
日本的崛起
作为一个紧邻亚洲大陆的岛国,日本常常遭受暴风海浪的侵袭和战争的洗礼。因此,日本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一方面与中国文化有联系;另一方面它也不得不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日本是一个有着浓重尚武传统的国家,它一直担心受外国支配。直到20世纪初,当中国走向几近完全衰落的时候,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之路。
近代以前,日本长期内乱,是一个军事封建制国家。掌管日本的是具有半神地位的天皇,天皇被认为是“太阳大帝”的后裔。但像大多数封建制国家一样,天皇并不具有多大实权。在日本真正掌权的是幕府将军或天皇的首席军事顾问。天皇的统治是脆弱的,因为在日本一些重要的家族为攫取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不断发动战争。大规模的封建割据导致了一个重要阶层的崛起,这就是武士阶层。这些武士严格遵守“武士道”精神,非常强调胆量、荣誉以及自我牺牲和蔑视死亡。对任何一名武士来说,投降是极大的耻辱,这远没有在战争中光荣地牺牲那样体面。武士效忠于距离他们遥远的天皇,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勇武之举来取得有利的地位。最初,武士和“武士道”的影响很小。但到了1939年,“武士道”的观念已经弥漫扩散至整个日本军界,并极大地影响了太平洋战争。 日本封建割据局面结束以后,随着1543年葡萄牙人的到来,国内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葡萄牙人的通航不仅使日本对外贸易大增,而且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如火器枪支和基督教的传人。1600年,德川家族在一场关键的战争中取胜,从而结束了日本军阀混战的局面。之后,德川幕府认为外国的影响已经极大地扰乱了日本人的生活,于是决定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更有甚者,日本把所有的外国人驱逐出境。政府认为火器枪支是破坏社会制度的东西,并宣布拥有枪支为非法行为。其后的250年,思想保守的德川幕府一直统治着日本,在政治上实行军事独裁制度。变革年代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摆脱了一些封建的束缚,并努力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然而,长期实行闭关锁国制度的日本与科技更为先进的西方列强相比,仍很落后、弱小,这一点在1853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当一支美国舰队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率领下,驶进江户湾(即今东京湾)。这时,美国也正进入变革时代。由于坚信“美国例外论”,信奉“天定命运说”,美国人向北美大陆的西部大肆扩张。勇往直前的美国人并未就此止步,现在他们梦想着把他们的势力和“仁慈的统治”扩及整个太平洋乃至日本。当时日本人认识到自己在技术上的落后,于是面对美国的压力最终做出了让步,答应开国通商,甚至给予美国人特权和合法居留权。日本政府这一颇有争议的决定立即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声势浩大的反抗浪潮,并最终导致了19世纪60年代的一场人民武装起义。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战太平洋(从突袭珍珠港到核爆广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安德鲁·威斯特
译者 译者:西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71516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22
CIP核字 2020167412
中图分类号 E195.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5
174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