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基建
内容
编辑推荐

新基建、数据要素和产业互联网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三者的紧密关系可类比为“路—油—车”,新基建是通往全面数字社会的“高速公路”,数据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石油”,产业互联网则是高效运行的“智能汽车”。以5G 网络、云平台、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工程,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书由领域专家、业界领袖和行业管理者共同撰文,文章聚焦重点,深入解读了新基建的概念、内涵、实施方案及重大影响,书籍介绍了传统互联网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在新基建场景下的角色、定位、任务和实施路径。现在市场上已有多本介绍和阐述“新基建”的书籍,各具精华。本书作者来自业界领先企业、专业领导和专家,在政策理解和实施解读上更加强调“务实”二字,即结合业界特点,强调对现实情况的真实把握,对产业前景和发展的深刻洞察,对技术发展的敏锐理解,对实施和落地的执着追求……这种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充分体现在本书页面之中。本书对领悟新基建战略,对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和社会相关机构把握机遇,落实和投入新基建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新基建方面起点高、视野广、重实用、重实效的优秀作品。 

内容简介

近期国家积极布局的新基建,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工程,是关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 长远大计。以5G 网络、云平台、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 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本书全面介绍了新基 建的丰富内涵和战略意义,解读了新基建是数字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说明了新基建与传 统基建的互补相融关系,论述了新基建战略落地发展的可行方案和实施路径,分析了新基建 与现代新信息技术的紧密耦合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思考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难点。本书 由领域专家、业界领袖和行业管理者共同撰文,题目专注聚焦、结构严谨缜密、论述全面深刻、 文笔凝练稳实,可谓掇菁撷华、精彩纷呈,是新基建方面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司晓、杨乐

吴绪亮、闫德利、陈维宣等著

本书创作团队:

刘金松 闫德利 李瑞龙 吴心悦 吴杨盈荟

吴朋阳 吴绪亮 陈维宣 钱 琪 徐思彦

马 源 王 磊 李勇坚 张 铮 欧阳日辉

殷利梅 高晓雨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新基建的内涵和意义

第 1 章 “新基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

一、基础设施是一种社会传输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就是信息基础设施

二、国家为什么此时重视“新基建”?

三、稳增长需要“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双管齐下

四、“新基建”对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企业要有“机”“危”二感

第 2 章 发力“新基建”是实现多重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

一、“新基建”不同于传统基础设施,其科技性、创新性和赋能性更强,

是经济社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根基

二、“新基建”并非新的战略安排,两年多来国家已在多个场

合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步伐

三、发力“新基建”兼顾了短期逆周期调节及中长期高质量

发展双重要求,是扩大基建投资的优先领域

四、我国加快“新基建”具有供给侧的良好发展基础,

在需求侧则有巨大市场潜力

五、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的支点在于创新投融资方式, 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六、有效推进“新基建”要把握好统筹规划、风险防范和监管创新

第 3 章 数字新基建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一、如何理解数字新基建

二、数字新基建有哪些核心价值

三、我国数字新基建已初具规模

四、未来数字新基建的关键着眼点

第 4 章 “新基建”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新基建”提出的背景

二、新冠疫情过后稳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金融支持“新基建”的问题与实现途径

第二篇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战略基石

第 5 章 新基建与数字中国发展的战略逻辑

一、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理论

二、数字中国框架下研判新基建的战略价值

三、数字中国框架下发展新基建的战略思路

第 6 章 解码数字基建,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一、划边界 数字基建可分为三个层次

二、看当下 数字基建加速进行时

三、谋长远 持之以恒推进数字基建

第 7 章 数字基建的思考与建议

一、准确把握数字基础设施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具备良好基础

三、明确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

第 8 章 新基建与数字化新常态:全域化、全链路

一、数字化的三个阶段

二、新冠疫情下的加速度

三、新基建助力

第 9 章 筑牢新基建网络安全防线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网络与数据安全是基本保障

二、让系统具有“主动免疫力”

三、围绕安全运营布局新基建

第三篇 新基建是应对新冠疫情挑战的现实之需

第 10 章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

二、产业格局

三、政府治理

、国际关系

第 11 章 疫情将如何重塑数字经济新范式?

一、从宏观经济结构来看,更加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将成为发展方向

二、从生产方式来看,更加有弹性的云上制造和开放共享将成为优选模式

三、从消费模式来看,线上新型消费将呈现三大趋势性变化

四、从管理范式来看,全流程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线上转移趋势

第 12 章 新冠疫情下的“新基建”力量大爆发

一、智能大爆发:从“死”到“活”

二、资源共享:从峰值配置到弹性配置

三、超级链接:从孤岛到生态

四、未来:从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第 13 章 从分歧到共识:疫情下的 5G 发展思考

一、疫情前:误解与分歧,长期停留在概念阶段

二、疫情中,处处可见 5G 的身影

三、疫情后:期待与共识,从技术推动到需求拉动

第四篇 新基建是“路”,产业互联网是“车”

第 14 章 新基建推动产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第 15 章 拉动新基建:产业互联网扬鞭“五驾马车”

一、疫情倒逼产业互联网“突围”

二、新基建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底座” 三、产业互联网反哺新基建的五种核心能力

第 16 章 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疫情后数字经济加速的“路与车”

一、疫情为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新基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三、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

四、“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新时代的“路与车”

五、对策与建议

第 17 章 数字优先、生态联动、共建未来经济

第五篇 新基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 18 章 新基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路径

一、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新基建加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第 19 章 新基建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发展迎来新拐点

一、深刻认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内涵

二、新基建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发展迎来新拐点三、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制造业数字转型

第 20 章 新基建对文化产业的三个作用

一、理解第一层次:新基建丰富文化产品、服务

二、理解第二层次:新基建促进我国文化势能转为文化动能

三、理解第三层次:新基建助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 21 章 以强化政策协同保障“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推进“新基建”正当其时

二、加快推进“新基建”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逻辑

三、推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强化政策协同

第六篇 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第 22 章 云计算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一、工业云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潜力

二、云计算是人工智能的强载体

三、云计算驱动智慧城市发展新格局四、结语

第 23 章 理解“云量贷”,设想“用云券”

一、什么是“云量贷”?

二、“云量贷”的意义?

三、“云量贷”怎么做?

四、“云量贷”的局限性?

五、“云量贷”之外的扩展空间?

第 24 章 建造 AI 伦理“方舟”,承载人类自身责任

一、数据和算法重塑世界,带来诸多法律、伦理、社会问题

二、需要为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建立伦理框架

三、以“四可”原则打造人工智能伦理“方舟”

四、建立人工智能信任,需要一套规则体系,伦理原则只是起点

第 25 章 区块链为什么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

一、区块链为什么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

二、如何实现区块链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三大领域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四、区块链融合实体经济已经有哪些落地的应用?

五、产业区块链发展将迎来黄金期

第 26 章 抓住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新机遇

一、深化对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工业发展的认识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激发工业新动能

三、务实有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基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绪亮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394874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