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荆楚文脉(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琵琶一曲干戈靖”:王昭君》、《“中兴之主”刘秀》、《绿林好汉三楚雄风》、《“赤壁楼船扫地空”》、《万历首辅张居正》、《张之洞“湖北新政”》、《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从铜绿山到汉冶萍》、《从“天下四聚”之首到“东方芝加哥”》、《“诸子百家大半出于楚”》、《汉末学术中心:荆襄及荆州学派》、《孝行感天地:荆楚孝文化》……张通创作的《荆楚文脉》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内容推荐

张通创作的《荆楚文脉》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目录

一、楚天空阔楚山长

 江汉之光

 五千里江山

 “折戟沉沙铁未销”

 “江山代有人才出”

 “九州生气恃风雷”

 “我自横刀向天笑”

二、缔造多从江汉起

 华夏仰始祖天下共烈山

 “抱璞岩前桂叶稠”:卞和

 “千古艰难唯一死”:桃花夫人

 “一鸣惊人”楚庄王

 “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

 “琵琶一曲干戈靖”:王昭君

 “中兴之主”刘秀

 绿林好汉三楚雄风

 “赤壁楼船扫地空”

 万历首辅张居正

 张之洞“湖北新政”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从铜绿山到汉冶萍

 从“天下四聚”之首到“东方芝加哥”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

 “诸子百家大半出于楚”

 汉末学术中心:荆襄及荆州学派

 孝行感天地:荆楚孝文化

 “天下禅林皆出黄梅东山法门”

 中国道教第一山:武当

 理学的交会与北传:宋元时期湖北的儒学

 由虚返实:明清时期湖北的思想界

 “旷世绝学,独有千古”:杨守敬

 人文黄冈竞风流:近现代鄂东的学者与文学家

 留住中国文化的根:近现代鄂东的哲学思想家

四、孤帆远影碧空尽

 楚长城:“中国长城之父”

 期思陂:“百里不求天”

 章华台:“楚王台榭空山丘”

 从陆羽《茶经》到“茶叶之路”

 活字印刷鼻祖毕异

 杏林传奇:鄂东四大名医

 由“问津”至“兰台”:荆楚书院觅踪

五、东风夜放花千树

 ‘穆如清风”:《诗经》采编尹吉甫

 高山流水:伯牙与子期

 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

 戏剧文化精神:从优孟到曹禺

 “我本楚狂人”:从屈原到闻一多

 “风流儒雅亦吾师”:宋玉

 ‘竹露滴清响”:“清”美诗人孟浩然

 “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襄阳“米颠”

 “张扬楚风,独抒性灵”:公安三袁与竟陵钟谭

六、我以我血荐轩辕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

 “二七工仇血史留”: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烟雨莽苍苍”: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

 “红旗卷起农奴戟”:跨越荆楚的革命根据地

 雄踞江汉砥柱中流:从中共中央长江局到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

 “天翻地覆慨而慷”:从中原突围到千里跃进大别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血洒荆楚的70万革命烈士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共和国开国将领中的湖北人

试读章节

如果摊开一幅世界地图,凝神细看,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足迹总是与大江大河如影相随,如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在古代相应地形成了西亚文明、南亚文明、东亚文明。其他如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等,都在各自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沉浮与各大文明的兴衰。

有学者将这种文明模式称之为“大河文明”。大河文明的根基是大江大河,沃野千里,灌溉便利,有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代居民逐水而居,生息繁衍。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有河流的地方就具备了文明发生的客观条件。所以,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便是顺理成章了。

我们不妨继续将目光投向世界地图,还会有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在地球的北纬30度线的附近区域,地质地貌纷繁多样,自然生态奇特多姿,物种矿藏丰富多彩,神秘现象集中多现,是地球远古自然奇观和人类史前文明遗迹最为集中,也最为神秘的地区。如地球上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纬30度地带;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如美国密西西比河、埃及尼罗河、伊拉克幼发拉底河、中国长江等都在北纬30度区域人海。此外,像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玛雅文化遗址、撒哈拉大沙漠壁画、“复活岛”巨石人像、百慕大三角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都在北纬30度线上;世界著名奇观绝景如黄山、庐山、天柱山、武陵源、神农架以及佛教四大名山中的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也都处在北纬30度区域;北纬30度线上,还散布着许多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几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印度教等,发祥地都在北纬30

度线附近。人类的起源地,如“巫山人”、“长阳人”、“郧阳人”都位于北纬30度线上。中国许多著名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遗址、河姆渡遗址等也在这里揭开面纱。甚至有人说,在北纬30度上生长的姑娘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

这真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度线,它给世界留下太多的奇观,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对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解释是:北纬30度恰好处在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降水丰沛,植物茂盛,适宜人类生存,早期文明和社会就很容易在此勃兴并发展。

现在,我们收回目光,将视野投向中国:荆楚大地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从鄂西横切大巴山进入湖北境内,天然形成举世无双的奇观——长江三峡,然后缓缓地穿越江汉平原,一路东去,奔向大海。长江流经湖北境内26个县市,流程1000多公里。令人称奇的是,湖北不仅有著名大河长江横贯其中,而且又处于北纬29度与33度之间,即北纬30度区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追寻荆楚先民穿越鸿蒙的文明之光吧:

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早在200多万年前,远古先民就在湖北这块沃土上劳作、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远古人类文化。远古湖北地区是人类演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北省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址达200处以上,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人类化石,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湖北现已发现的有关人类起源文明的重要发现主要有建始人、郧县人和长阳人等。饶有趣味的是,这些惊天大发现,都是在不经意中来到我们眼前的——

196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考察队,在湖北巴东药材收购站收购的“龙骨”中意外地采集到280多枚巨猿牙齿化石。“龙骨”是中医用作治疗创伤的一味中药材。实际上,它是与古人类共生的动物化石,往往混杂有远古人类的骨骼化石。P2-3

序言

荆楚是湖北的历史称谓,湖北人自称“荆楚”。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闻名于世并震古烁今,荆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以江汉流域为主而长期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重要地位和巨大历史贡献以及重大现实影响举世瞩目。先后出版的《文化湖北》、《印象湖北》、《湖北名人》、《湖北读本》等书各有侧重对其进行了展示,我由此得到启发,应该有一部更通俗、更生动、更好读的版本来向读者讲述荆楚的文脉;湖北的历史掌故那么丰富,文化底蕴那么深厚,文化名人更是灿若繁星,高山仰止,我们有责任把这些精神宝藏挖掘出来,对荆楚文化的起源、勃兴、鼎盛、转变、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再现,阐述其在中华文明大家庭中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让读者从中了解荆楚文化于南北文化中既互相交融又鲜明独立的特点,从而更全面地认知湖北,感受湖北,思考湖北,热爱湖北,建设湖北。这就是我主编《荆楚文脉》这部历史读本的初衷。

各位专家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荆楚文脉》这本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我赞成有关专家对荆楚文化总结的五个方面的精神特质: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五是“和众安民”的和谐精神。荆楚文化的这些精神特质,既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精神特质,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它不仅是楚国于蛮荒之地中立足、壮大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元素。源远而流长,根深才叶茂。荆楚文化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应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有益的和有效的资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世界格局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秉承我们的先贤艰苦创业、发奋兴邦的精神并将它发扬光大,我们就会在任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3年2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荆楚文脉(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74483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341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44
CIP核字 2013121965
中图分类号 K296.3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48
178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