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沟通的力量(全4册)
内容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为什么与男人沟通要重视尊重事实,与女人沟通要注重维护关系?

为什么和领导沟通会心惊胆战,和父母沟通会很吃力,但和朋友沟通却很轻松自在?

当伴侣情绪暴躁时该怎么办?

当既想自律又想放松享乐时该怎么办?

在家庭中、商务活动中、工作中分别应该如何沟通?

★内容权威:《沟通的力量(套装全4册)》沟通心理学领域鼻祖级作品

1.从1970年开始,作者跨越37年的研究与写作,完成《沟通的力量》全系列创作。

2.所有内容都建立在作者大量调查与实践基础之上,揭示沟通的本质核心的观点。

3.整套书以元沟通为前提,阐述与沟通有关的外部行为、人格特征、内部行为。

4.开创性提出沟通的四维模型、沟通的八种人格模式、沟通的内心团队模型三大沟通理论,奠定了后续沟通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沟通的艺术》的理论就来源于本书。

5.内容集实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解决读者实际生活中的疑问

6.三百多幅沟通场景、模型图,加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实用能力。

★作者权威:沟通心理学领域的奠基人

1.德国心理学家、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人际沟通专家。

2.1970年,作者给汉堡一家企业的员工做人际关系培训,促使他开始对沟通心理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3.分别于1981年、1989年、1998年开创了四维模型、八种人格模式、内心团队模型三大沟通理论,促进了沟通心理学的发展。

4.2007年完成《沟通的力量》系列单本第四册,对沟通心理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领域权威:在学术领域和实用领域都得到广泛认可

1.当涉及到沟通或修辞时,谁也不能回避舒茨·冯·图恩这个名字。——今日心理学

2.整个系列经过无数的课堂、大学考试以及职业培训的印证,促进了沟通心理学的发展。

3.该系列现为德国沟通心理学教学领域的标准教材,在中小学、大学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广泛使用。

内容简介

《沟通的力量》系列是德国心理学家弗德曼?舒茨?冯?图恩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大型沟通项目的调查与研究实践,跨越37年完成了全系列的创作。书中揭示了沟通的本质核心的观点,以元沟通为前提,阐述了与沟通有关的外部行为、人格特征,以及内部行为。作者在书中开创性地提出沟通的四维模型、沟通的八种人格模式、沟通的内心团队模型三大沟通理论,堪称沟通心理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本系列现已成为德国沟通心理学教学领域的标准教材,在中小学、大学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广泛使用。书中包含三百多幅沟通场景、模型图,加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实用能力。

第一册:极简沟通的四维模型

本书开创性地提出沟通的四维模型——自我表达维度、事实维度、关系维度、诉求维度,多角度阐明了沟通双方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提供了改善人际沟通的工具和指南,帮助读者学会运用沟通的四个维度分析具体的沟通问题。内容集实用性与趣味性一体,比如为什么与男人沟通要重视事实维度,与女人沟通要重视关系维度等,帮助读者从沟通对象所处的地位、文化、家庭等方面入手,运用沟通工具实现*有效的沟通。

第二册:重组沟通的心智模式

本书开创性地提出沟通的八种人格模式——需求依恋型、助人型、自我牺牲型、野蛮贬低型、证明自我型、主导控制型、疏离型、夸大倾诉型,深度解析八种沟通人格的交流互动方式中所包含的需求、感受、情绪和意图,帮助读者看清自己和他人的沟通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实现良性有效的沟通。本书回答了很多读者在生活中会产生的疑问,比如为什么和领导沟通会心惊胆战,和父母沟通会很吃力,但和朋友沟通却很轻松自在等,帮助读者发现自己和他人凸显的沟通人格以及隐藏的沟通人格,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第三册:正确表达的艺术

本书开创性地提出沟通的内心团队模型,以及衍生出的六大模型——内心多元性、领导人、冲突管理、人格结构、内在成员场景、情境选择。书中提供了协调内心团队、进行正确沟通的工具和方法,帮助读者达成内在想法一致,并在不违背自己内心真实声音的前提下,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特定的沟通情境。书中针对不同的沟通场景给出了相应的沟通方法,比如在家庭中、在商务活动中、在工作中分别应该如何沟通等,帮助读者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进行正确的表达,实现完美的沟通。

第四册:社交的底层逻辑

本书对人际沟通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剖析,对沟通三大理论模型进行了完善和升级,包含了更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认知。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解答了普通读者对沟通心理学的怀疑、误解和反问,满足读者对沟通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的所有好奇。内容集实用性与趣味性一体,比如如何平衡自律锻炼与悠闲享乐的愿望,当伴侣情绪暴躁时该怎么办等,以生活化的事例、详尽的步骤拆解三大沟通模型,帮助读者学会在实践中利用沟通模型建立自己的沟通方式,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人际沟通问题。

作者简介

弗德曼?舒茨?冯?图恩(FriedemannSchulzvonThun,1944-)

德国心理学家、沟通学专家、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专攻协商与训练。《沟通的力量》系列是其代表作,且已成为德国许多学校师生与职场工作者的权威著作。由此延伸并与多位作者合著有《解释协助:治疗师、谈话指导者与主持人的手册》《交谈:给主管们的沟通心理学》等。他的著作销量超过百万册,翻译成多国语言。作为沟通咨询专家,他在很多领域都有极广的影响力。

目录

【第一册:极简沟通的四维模型】

第一部分 人际沟通的基础

第一章 剖析一则信息

第一节 事实维度:我在发送什么信息

第二节 自我表达维度:我想表达什么

第三节 关系维度:我对你的看法

第四节 诉求维度:我想达到什么效果

第五节 信息:沟通心理学的“诊断”对象

第二章 用“四只耳朵”接收信息

节 信息接收者的“自由选择”

第二节 接收信息的“四只耳朵”

第三节 到达的信息:接收者的“粗加工产品”

第三章 与接收结果的邂逅

节 信息的“化学反应”

第二节 信息接收的三个过程

第三节 幻想的事实检验

第四节 信息接收者的责任

第四章 互动

节 个体特性与互动结果

第二节 加标点:谁先开始的

第三节 系统理论观察法

第五章 元沟通

第二部分 人际沟通的“四个维度”

章 信息的自我表达维度

节 自我表达的恐惧

第二节 自我表达和自我隐藏

第三节 自我表达技巧的作用

第四节 自我表达的指导方针

第五节 自我表达真实性的讨论

第二章 信息的事实维度

节 客观性

第二节 理解性

第三章 信息的关系维度

节 概览(如何与我交谈)

第二节 捕捉关系事件的工具

第三节 他人的看法

第四节 关系定义环

第五节 信息消息的长期作用:自我概念

第六节 如何处理关系干扰

第七节 赋予关系层面功能性

第四章 信息的诉求维度

节 表达和效果

第二节 失败的诉求

第三节 隐藏的诉求

第四节 矛盾的诉求

第五节 公开的诉求

后记

写给所有心理学家及喜欢心理学的人

一、“心理学”沟通带来的机遇和危险

二、元沟通

三、“职业病”

四、心理学术语

五、治疗行为作为操纵工具和武器

六、心理学行为方式的两面性

七、“人工”的原始性

【第二册:重塑沟通的心智模式】

第一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心理沟通模式?

第二章 沟通心理学的三大思维工具

第一节 信息维度?

第二节 循环模式?

第三节 价值模型?

第三章 重塑沟通的八种心智模式?

节 需求依恋型?

第二节 助人型?

第三节 自我牺牲型?

第四节 野蛮贬低型

第五节 证明自我型?

第六节 主导控制型?

第七节 疏离型?

第八节 夸大倾诉型?

结语

【第三册:正确表达的艺术】

第一章?表达的内在多元性

第一节?两个灵魂:无处不在的多样性?

第二节?内心团队成员:他们都有谁?

第三节?内心的多样性和现代生活?

第四节?内心团队模型的先驱和路标?

第五节?现实与内心团队:平行主义论?

第二章?内心领导者与团队组织

节?团队领导的本质和任务?

第二节?分歧:如何对外建立联系

第三节?和解:团队会议和内心会议?

第四节?合作式的自我领导?

第五节?基本比喻的转变?

第六节?我们都是“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

第三章?内心团队冲突和冲突管理

节?接触和沟通带来的结果

第二节?处理内心团队冲突?

第三节?内心冲突:人类的宿命?

第四节?与内心的敌对者交往?

第四章?团队模型下的人格特性

节?内心剧场上的演出?

第二节?常驻演员及隐藏面?

第三节?“走上前台”及对立面的隐藏

第四节?驱逐的阶段

第五节?驱逐的第二阶段?

第六节?驱逐的第三阶段?

第七节?内心团队的发展?

第五章?内心团队阵容的变化

节?快速变化:日常生活中的旋转舞台?

第二节?因人而异的基本阵容?

第三节?按主题为球队排兵布阵?

第六章?内在表达和情景内容

节?沟通情况与情景吻合?

第二节?模型表述下的人际事实?

第三节?情景与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特定情况下的错误阵容?

第五节?和谐一致的理想状态?

第六节?双重观察方向的沟通咨询

【第四册:社交的底层逻辑】

第一章?沟通的四边形模型

四边形模型形成史

四边形模型与其他扩展模型

“表述”与“信息”

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称信息与第二人称信息

学习沟通心理学是为了更好地交际

第二章?人文主义价值模型及其发展模型

价值模型之指导模型

价值模型之反馈模型

价值模型之化模型

价值模型之挑战模型

价值模型之第三特性

价值模型之文化模型

价值模型之人生哲学式平衡模型

第三章?人际交往中的恶性循环及其转变

如何脱离交际的恶性循环

角度一:“改变”他人的行为举止

角度二:改变个人内心的想法

角度三: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角度四:探究对方内心的想法

从一开始就避免恶性循环

交际中易被诱发的愤怒情绪

第四章?内心团队中的相关问题

具体的例子:内心的卑劣想法

同价值模型相互配合

内部调解的实现

整合的解决方案:同时或连续

在心理疗法与职业技能领域的应用

内心团队培养

专业应用的四个角度

第五章?关于个人的和一般性的问题

我为什么研究心理学

为什么偏向于研究沟通心理学

对我的理论产生影响的人和事

露丝·科恩与主题中心式交互

克里斯托夫·托曼和澄清助手

从人文主义的观点看人类形象

卡琳·范·德兰与真实情境

如何完成畅销书的写作

我的三个“共同作者”

沟通的终极要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沟通的力量(全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 弗德曼·舒茨·冯·图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61709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2-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1-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