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儿童彩图注音版)》是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作序推荐,严格甄选权威版本,名家翻译,力求奉献给读者最原汁原味的名著。长期以来,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受到了各国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将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滋养着他们的心灵。考虑到小读者的年龄特点,编者为所有作品都配上了注音以及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大都出自优秀的儿童文学插图画家,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领略原著的风貌。透过这些作品,小读者不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能感染到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和最珍贵的品质,这些必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由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儿童彩图注音版)》讲述的是商朝末年,武王伐纣,神通广大的各路神怪斗法,光怪陆离、奇幻无比的法力争斗令人眼花缭乱!传奇小英雄哪吒、神兵天将雷震子、二郞神杨戬、神机妙算的姜子牙、地行千里的土行孙……这些超级经典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奇妙世界里,小读者不仅能了解一些中国古代丰富有趣的宗教知识,还能从中体会出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姜子牙奉命下山
姜子牙是在昆仑山玉虚宫修炼的道士。有一天,玉虚宫阐教掌门人元始天尊把姜子牙叫到跟前,对他说:“纣王无道,商朝即将灭亡,周朝就要兴起。玄都、截教与我阐教三教订下盟约,设下封神榜。现在你下山去辅佐明君,代为师给死去的将士们封神吧!”姜子牙虽心有不舍,但还是遵从师命,离开了昆仑山。
姜子牙来到朝歌,在南门附近摆了个卦摊。有一天,卦摊上来了一个樵夫,身长一丈五尺,眼神凶巴巴的。他扯着脖子对姜子牙喊道:“算卦的!你算算我今天的运气,算准的话,我给你二十文;算不准,我就打你几拳!”姜子牙让他抽了个。卦帖,看了看,在纸上写了四句话:“一直往南走,柳荫一老头儿,一百二十文,四个点心两碗酒。”樵夫半信半疑,挑着柴往南走,遇到的事情果然和姜子牙说的一模一样。樵夫逢人便说姜子牙的卦准,从此每天来这里算卦的人络绎不绝。
朝歌南门外的轩辕坟中,有个玉石琵琶精,她和妲己是好朋友。有一天,她去看望妲己,路过卦摊,见那里围满了人,也想去试探一下。她变成一个小妇人,身穿素服,扭着腰来到姜子
姜子牙借口看手相,让妖精伸出了手,然后紧紧握住妖精的手腕,眼睛死死地盯住她。妖精浑身疼痛难忍,着急地说:“你这老人家真没规矩!”众人也纷纷指责姜子牙。姜子牙怕妖精逃脱,来不及和众人解释清楚,顺手拿起一方砚台,向妖精的脑门儿砸去,一下子打死了妖精。姜子牙的另一只手仍紧紧握住妖精的手腕,防止她变化跑掉。
这时,比干正好路过。众人向他告状,说姜子牙调戏小妇人不成,就将小妇人打死了。比干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便把姜子牙和那个小妇人的尸身带到了纣王那里。
纣王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小妇人是妖精。姜子牙说:“大王,这妖精只有用火烧才能现出原形。"最后,姜子牙用三昧真火使妖精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个玉石琵琶精。
妲己见自己的姐妹被姜子牙烧出了原形,恨得咬牙切齿。但她强作笑颜,对纣王说:“大王,姜子牙有德有才,是国家的栋梁,您不如封他个官,把他留在身边辅政。”纣王连连点头,就把姜子牙留在宫中做官。其实,妲己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机除掉姜子牙。
有一天,妲己陪着纣王饮酒作乐。她拿出了一幅图样,伸手指着对纣王说:“大王,我为您设计了一个鹿台,这个鹿台全用玛瑙和夜明珠砌成。鹿台一旦建成,会有仙人降临。您经常和仙人在一起,能益寿延年呢!”纣王当场决定建造鹿台。妲己趁机推荐姜子牙做监工。
纣王连忙让比干请姜子牙入宫。姜子牙接到圣旨后,先算了一卦。’然后,他拿出一个帖子对比干说:“丞相,我这一去凶多吉少。多谢您平时对我的指教,我送您一个帖子,您大难临头时再打开看。”
姜子牙来到纣王那里。纣王说道:“看劳爱师监造鹿台,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图样在此。”姜子牙看了看图样,心想:纣王不顾百姓疾苦,建造如此华丽的鹿台,真是太昏庸了。我不如劝谏他二番,如菜他不听,我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姜子牙苦心劝谏纣王,可纣王根本听不进去,大叫着要把他处以炮烙之刑。姜子牙跳下九龙桥,借水遁逃往西岐。
P(26-29)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公认,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青少年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居然能获取那么伟大的精神依托,于是也就在眼前展现出了更为精彩的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无限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毕生散发出美的因子,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少年或是青春的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不幸成了信息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不少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宝库”,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功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它们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余秋雨
二〇一六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