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的崩裂:细说五代十国史(全2册)
内容
作者简介

李奕定,广东潮安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学院史地系,1948年同家人前往台湾,在台湾师范学校担任教职。1950年3月,李奕定突然被逮捕,理由是参加“叛乱组织”,并最终被裁定入狱十年。出狱后,李奕定先后于多所学校担任专科文史教席,同时勤于著述,著作先后有《历史故事新述》《史林搜奇》等。

亮点展示

3-商详.jpg

精彩书摘

开场白:透视五代的社会

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于1789年发表《人口论》,并指出人口的增加率总是大于物质的增加率,前者为等比级数,后者为等差级数。这条可怕的定律被引用到历史学范畴,用来说明中外各个朝代始终是乱多于治,即承平的时代永远无法与动乱的时代在时间上拉平。由此足以证实,原来承平时代的人口呈等比级数急剧递增,一旦达到饱和点后,为了争夺充饥的口粮,草莽英雄率领饥民、饥兵起而掠夺。“等比级数”递增而来的人口,在一批完全失去理智的人物“大开杀戒”下,成千上万地被抹掉;随着人口减少、时间流逝,历史慢慢地又把等差级数的砝码摆平,于是乎,天下步入太平。

这种偏颇的理论,原是不能成立的。然而回溯古今中外遭受急剧动乱的历史,有时候一些事实却反为此张目。兹以我国来证,我国历史上承平的时代寥寥可数——西周的成王、康王年间,西汉的文帝、景帝年间,东汉的明帝、章帝年间,南朝的宋元嘉年间、齐的永明年间,大唐的贞观、开元盛世,宋朝的太宗至仁宗之世,明朝的成祖至仁宗、宣宗之世,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等,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历史尽是动荡不定、阢陧难安,杀人如麻、积尸如山,人命不如蝼蚁的混乱时代。

安史之乱后,治平的盛况转眼成为陈迹,潜伏于大时代内的那些腐化的群体纷纷自行出笼。正统的中央朝廷宛如一座临时搭成的“草台戏”,旅进旅出,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我起你倒,粉墨登场的统统是杀红了眼的强盗,经籍义理可以不讲,五伦可以不谈,六亲可以不认,什么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全部扔到茅坑里去!人人所认识的是金钱、名位、酒色,以及能满足一己生理需求或使心里惬意的物质享受,五代十国,如是而已!

朱温(汉人)、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三者全系沙陀族)、郭威(汉人)算是这台戏上挑大梁的主角。

总之,五代十国开国开府、称孤道寡的角色大抵称得上“英雄本色”,而其下一代,撇开李嗣源、钱元瓘、高从诲等寥寥数人,其余的尽是大瘪三、太保、流氓、盗匪、阿猫阿狗之类的货色,为求了解五代十国的人物概况及其行状,我在此举例说明,他们是如何在社会制度解体后,尽情地暴露其原形:

一、暴兵拥主,讨价还价。罗马帝国时代的皇帝多先由部队拥立,而后由元老院追认,五代也然。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等姑且不必谈,即使那些骄兵悍卒,无不天天在动脑筋,准备按级推升。邺都之变时,李嗣源奉李存勖之命前往讨乱,从马直军士张破败申诉一遍大道理后,即向李嗣源提出条件:“请主上(李存勖)在河南做皇帝,你在河北做天子!我们绝对无条件拥护你。”

二、皇帝是个啥玩意儿呢?借用成德节度使安重荣的话,“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话直截了当,怪不得人人都想要试一试,人人都想过过瘾。

三、官比贼凶。在五代十国走马灯式的大混乱里,每一个战胜者入城后并不是急于出榜安民,相反总是“纵兵大掠”,大肆洗劫掳掠,当后汉隐帝刘承祐差人去杀郭威和邺都监军使王峻时,王峻立即向其部下开出“支票”:“俟克京城,听旬日剽掠。”众皆踊跃,而一些胆子较大的市井无赖遂趁机而起,或做向导,或彼此合作,掳人妇女、杀人越货,几乎成为一项通行的“不成文法”。这没有别的理由可解释,上级有意鼓励他们这样干,算是变相“赏功酬劳”的一种手法,但无辜的人民却宛如煎熬于水深火热的地狱中,无时无地不准备着受劫受难。

四、“黑吃黑”。成德节度使董温琪以其聚敛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积成千千万万的家当,“老董”被契丹俘虏后,其管家秘琼把他全家宰掉后,实行“黑吃黑”。天雄节度使范延光想叛变,苦无本钱,也“黑吃黑”起来,乃令手下兵士化装成土匪杀了“临时富翁”秘琼,夺其“黑吃黑”的财产。后来,杨光远又动起“老范”的脑筋。董温琪贪墨得来的一笔污血钱,害死了多少人,害得人人露出了比野兽还凶的原形。

五、坏人出头。一些莫名奇妙的人物、鸡鸣狗盗之辈或是贩夫走卒,均风云际会、趁时而起,像李彦韬这类货色,原不过是替人扦扦脚、捶捶背的混堂瘪三,但一经石敬瑭喜爱,他便发迹了,而且红得发紫,居然可以参加“升黜将相”的会议,并且有绝对决定权,他总是如此对人说:“我不晓得朝廷设立‘文官’,能派上啥用场?待我慢慢地把他们一个个地撵出去!”其他如淮南的吕用之、福建的盛韬,莫不是这路货色,吕用之尚且搞到建衙开府,中央朝廷封他为岭南东道节度使。这类节度使是个啥玩意儿?其嘴脸不难想象。

六、枭獍食母。社会上,不时有逆子殴母,逆子杀父的怪闻,这些固然是有违道德律的行为,但总有起因可细加追究,断不是其来无由的。五代的社会可不然,官拜河阳行军司马的李彦殉,自做官那天起,从未向其父母供奉一文钱。后来,李彦殉因参加范延光的“独立运动”,被杨光远所讨。杨利用其老母来“阵前喊话”,孰料李彦殉看到自己的母亲后,拔出箭来就向她射去,李将军是“神箭手”,这一箭不偏不倚正中心脏,他的老母亲在城下抽搐了一阵子之后,只好到阎罗王那里去“按铃申诉”了!这是一个大将蓄意要其老母在他面前倒下去,与时下的逆子杀父杀母完全不同!后来事情平息后,石敬瑭还升他做坊州刺史,这是一种什么社会呀!

七、养子风气炽盛。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一向喜爱并重视武将的大唐有了“养子制度”,杨行密、徐知诰、李嗣源、李从珂等皆是如此。与此同时,为了表示宠爱番将,大唐还实行“赐姓主义”。沙陀人朱邪赤心由僖宗赐名为李国昌,黄巢摩下叛将朱温被赐名朱全忠。“养子制度”搞得家庭内结党立派、争权夺位,真假骨肉互相残杀。赐姓改名,把族谱搞得乱七八槽,完全进入了“四五花洞时代”a,使得爱讲究国姓、郡姓、侨姓、吴姓的“保粹家们”及抱台脚的朋友痛哭流涕。

八、民众的痛苦。在承平无事的时期,人民往往得在“常赋之外”,听凭官府“加敛数倍”地压榨搜刮(参考董昌的特别进贡运输队)。在战争发生时,民众无外乎以下几种结局。

(一)被掠从军、为奴。壮丁多被拉夫、从军,黄巢复入淮河时,专行拉夫,以充实其部队。除此之外,还有王建掠人民为奴隶的“淘虏运动”。

(二)守城。吕用之被毕师铎围困于扬州时,大索城中壮丁,不管朝士或书生,都用白刃驱缚登城,叫他们分立于墙堞上,自早晨至日暮,不准休息。吕用之又害怕他们与城外暗通消息,所以常常变换站岗地点,家人要去送饭食,都无法晓得人到哪里去了!陈敬瑄守成都时,下令一户一丁,白天则掘壕作堑、采竹木,运土石;夜则登城巡逻,永无休息。

(三)刺字。刘仁恭救沧州,屡战屡败,乃下令境内:“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都要自备武器粮食到行营报到,如军发之后,仍有一人在闾里的,用刑,决不赦免。”什么刑呢?“文面”,有的刺成“定霸都”;有的“文臂”“文腕”,刺成“一心事主”。

(四)“洗城”。黄巢二度杀入长安后,忿愤于民众协助官军,乃纵兵屠杀,血流成川,叫做“洗城”。邺都之变时,李绍荣往讨失利,以快速文件向皇帝报告,李存勖大怒:“收城之日,勿遗噍类!”由此可见,个个都是“洗城”能手。

(五)沉重的负担。李从珂到达洛阳后,令有司赶快搜刮民财,却只搜刮出六万缗。皇帝怒了,将民众统统抓来关在大狱,昼夜督责,囚系满狱,贫苦的人无法缴纳,多自动上吊或跳河自尽。而战胜的士兵遨游市肆,得意洋洋皆有骄色,市人咒骂:“你们为王力战,立功不易,却使我们鞭胸杖背、抽筋剥骨,拿出钱来犒赏你们,你们还洋洋自得,你们是人吗?你们的良心长在哪里?”

(六)女子被强取。强取民间女子教歌教舞的,所在都有。就以后唐庄宗李存勖来说吧,伶人景进为其采择民间女子,远至太原幽镇,以充后宫,总共不下三千人,无论她们出身如何,统统载在牛车后面,累累盈路,嘤嘤啜泣,怨气冲天!

总而言之,在那个封建制度完全解纽,所有的糜烂腐化均告“出清存货”的大时代,不少人在外表上乍看起来衣冠楚楚,满有点儿人样,其实大半是畜生,尤其是那些在上位、握大权,可以决人生死、予人荣辱的大角色。相反,那些胼手胝足的耕耘者、蚩蚩的生产者,倒保持其原有的“工匠模样与精神”,半点儿也不走样,并充分地发挥出人性深处的优良品格。

这是一个“光明与黑暗、公忠与奸佞、黑与白、是与非、人与兽、贪墨与廉洁,正义与邪恶”争斗的时代,也即欧阳修说的“天地闭,贤人隐”的时代,凡能保存其精灵秀气而不堕人性、品德的,大抵是升华;凡为物质利欲熏心、麻痹、腐蚀的莫不沉论!五代的历史虽然短暂,仅有五十三年(公元907—960年),但已有足够触目惊心、可歌可泣的资料,供我们鉴戒!

闲话已毕,“草台戏”开锣,且看英雄们(狗熊也跟着)上场。

内容简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末年民变四起,各地藩镇自立为王,中原内乱不息。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乱世之中,天下四分五裂,纲常法纪松弛;统治阶层更替频繁,道德失序。骄兵悍将称王称帝,父子相弑轮回不绝,文人学士卖身求荣;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这段黑暗时期为华夏中国新一轮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前车之鉴,孕育出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赵宋之世。

本书是一部讲述五代十国史的普及读物,作者从黄巢起兵讲起,再分别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的更替,以及南方前蜀、吴、南唐等众多割据政权的建立和北方契丹的兴起,直至周世宗柴荣去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结束。作者以建立王朝政权的皇帝,及其谋士、将领等人物为点,以军事行动、重大事件、王朝兴衰为线,辅以描刻中原王朝对割据政权的反应和行动,以点带面、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地描摹出一幅“诸雄并起、争霸天下”的乱世风云图。

编辑推荐

1. 一部逐鹿天下的史诗 一曲离乱之世的悲歌

短短五十三年之间,天下共历五代九姓十四帝。悍将武夫窃号盗国,称帝称王。纵兵“洗城”,视黎民为无物;争相屈膝,以“儿皇帝”为荣光;“赐姓”主义,“养子”成风,父子相弑轮回不绝。五代之事,钱穆曾有语:“民生其间,直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惨境。”常赋之外,还有“加钦数倍”的搜刮;是官是匪,进城都要“旬日剽掠”;王建掠黎民作奴隶,黄巢以羸弱妇孺充军粮。三千繁华一朝散尽,千里赤地,白骨盈野。

2.群雄相争,与狼共舞,堪称一部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天子一朝更易,臣子改换门庭,“开城门、草降表”似乎成了为人臣子的专属工作。官场不倒,冯道历经五朝十二帝;“降表世家”,王昊“献”了前蜀“献”后蜀;相臣无度,任寰、安重诲之流互相倾轧、争斗不休。暴兵拥主,讨价还价,无时不想“按级推升”。邺都生变,李嗣源奉命征讨,将士请他“在河北作天子”;渭州兵乱,杨光远挥军直趋滑州,士兵欲推其为帝,杨光远反问“天子岂公辈贩弄之物”。此外,拉夫从军、剽掠无算,更是司空见惯。

3. 旧帝国轰然崩裂的黑暗阴影,新王朝涅槃重生的前车之鉴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极盛而衰,五代十国也正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势的延续,中国历史进入一段空前黑暗时期,也由此进入新一轮治乱轮回的过渡期。而五代十国时期道德失序、地方抗衡中央、武将左右朝政等政治弊病,也为后续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大宋王朝提供了前车之鉴。4.在乱世中读懂古代中国,从分合中汲取历史教训

纵观中国古代史,海晏河清的承平时代寥寥无几,动荡不安和地方割据时有发生,甚至是一种常态。理解古代中国不仅要看秦汉唐宋大一统王朝,更要看军阀林立的大分裂年代,尤其是处于唐宋过渡期的五代十国时期。读懂了乱世中国,才能理解完整的中国历史。

内容推荐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目前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唐朝末年民变四起, 各地藩镇自立为王, 中原内乱不息。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乱世之中, 天下四分五裂, 纲常法纪松弛; 统治阶层更替频繁, 道德失序。骄兵悍将称王称帝, 父子相弑轮回不绝, 文人学士求荣; 百姓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但也正是这段黑暗时期为华夏中国新一轮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前车之鉴, 孕育出文治昌盛, 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赵宋之世。本书是一部讲述五代十国史的普及读物, 作者从黄巢起兵讲起, 再分别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的更替, 以及南方前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的崩裂:细说五代十国史(全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奕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59804
开本 32开
页数 2册(544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8
出版时间 2020-11-01
首版时间 2020-11-01
印刷时间 202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618
CIP核字 2020190217
中图分类号 K243.0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成都
210
145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