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出于警察的职业敏感,也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一直关注着各地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绑架案,并对其中重大案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追踪采访,见证了公安干警与凶残绑匪的生死搏杀,也见证了绑匪的覆灭之旅……

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曾在新中国灭迹的绑票案,又重新滋生、露头,频频发生,愈演愈烈,绑匪索要赎金也由当初的几万元、十几万元,猛增至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如同放入开水桶里的温度计,直线飙升,令世人咋舌。若事主稍有不从,便立即撕票,演绎出一幕又一幕血腥悲剧。

内容推荐

我们身为警察,和我们的千千万万同行一道,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定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我们身为作家,揭露和鞭挞犯罪,讴歌和弘扬正义,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用我们手中的枪杆子和笔杆子,探寻绑票案频频发生的特点和根源,掌握其发展规律,找准相应对策、措施,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绑架犯罪,是我们写《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这本书的目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起震惊中外的特大绑票案在珠海、澳门发生时,就引起了我们对这一类案件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我们预感到这是一个信号或苗头,绝不可忽视。当时,我们既怀着兴趣与热情,也抱着愤恨与警惕,深入珠海、澳门,采访了联手解救人质的粤澳治安联络官及相关人员,当时很想获准进入澳门路环监狱,与澳门绑匪面对面,提出一道道不容回避的问题,直接拷问其灵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遂心如愿。

目录

前言

粤澳警官联手侦破澳门特大绑票案

 一 急电穿过沉沉夜雾

 二 走马上任碰上这起罕见的绑票案,福兮?祸兮? 

 三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问号,都是疑团

 四 拱北海关,进来了风姿绰约眼睛红肿的梁太太

 五 不露庐山真面目

 六 她按时赶到华侨宾馆,煎熬了三个小时

 七 水陆同时行动,南北夹击合围,惟独敞开通向拱北的关闸,赶蛇出洞

 八 绑匪通知:如若失约,别怪无情,明晨6时,在九洲洋水面为华敬芬、梁志成收尸

 九 突然,从她背后伸来一只手,掌心写着:“梁太太,速付30万美金。”

 十 这家伙露出了凶恶、狰狞的面孔,早没有了先前的学者风度

 十一 一辆囚车从澳门大街驶到拱北海关,四名绑匪被押上车,送往路环监狱

 十二 澳门路环监狱,与绑匪头目面对面

跨国大解救

 一 隔海绑架

 二 国际刑警紧急联手

 三 调兵遣将

 四 温柔的周旋

 五 香港行动

 六 曼谷行动

 七 女士出征

 八 北京急电

 九 寻人启事

 十 绑匪上钩

 十一 斗智通天宾馆

 十二 卫生间擒匪

 十三 特警队与时髦小姐

 十四 穿越高空

 十五 狭路相逢

 十六 时髦小姐与光头绑匪

 十七 向国际刑警总部报告

 十八 奇迹突然出现

 十九 活捉大虎牙

 二十 大虎牙狱中吐真言

“东星”轮脱险南海

 一 港澳码头的神秘一幕

 二 “东星”号客轮被劫持

 三 1000万元港币落入魔掌

 四 国际刑警下达第一道密令

 五 不见踪影

 六 粤澳警方高层人士紧急会晤

 七 七星岩调兵遣将

 八 撤下天罗地网

 九 包围鱼塘小屋

 十 不速之客

 十一 粤港紧急联手

 十二 谁也没有说服谁

 十三 特别行动小组的特别行动

 十四 直奔路环监狱

 十五 劫匪两地跳跃

 十六 最高奖赏

 十七 乌玉堂的人生感悟

索要百万美金

 一 国际刑警紧急出动

 二 灾难降临富豪人家

 三 星夜联手

 四 奇怪男女

 五 诱蛇出洞

 六 风雨中守候

 七 乔装跟踪

 八 陌路相逢

 九 决战悬崖

美丽陷阱

 一 深夜求救

 二 去年今年

 三 枪声

 四 美丽陷阱

 五 瓶颈洞

 六 折磨

 七 谁是接头人

围歼中原绑匪

 一 辰龙关枪声

 二 抢占制高点

 三 一路逍遥

 四 暗洞

 五 假如能重活一次

 六 先下手为胜

死亡之旅

 一 神秘男女

 二 花天酒地

 三 走入黑道

 四 美人骗局

 五 送钱丢命

 六 面对深渊

营救香港夜明珠

 一 特大绑架案

 二 调兵遣将

 三 飞向苏仙岭

 四 绑匪在哪里

 五 战友情深

 六 男儿有泪

 七 拾级而上

 八 不显山、不露水

 九 闪电行动

 十 制伏红毛绑匪

后记

附录:难以解开的疑团

试读章节

一 急电穿过沉沉夜雾

我们每一次踏上珠海这片热土,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用日新月异形容这座滨海城市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恰如其分。在新世纪的第五个早春,置身其中,如同进入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花园,绝佳的景色与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此时,我们想的最多的是这里永远不要发生与之不协调的事情和与之不和谐的声音,让过去已经发生过的那起特大绑架案永远地成为过去。

我们脚步匆匆地走向珠海市公安局,采访当年指挥侦破这起特大绑票案的珠海市公安局主管刑事侦查的副局长、粤澳治安联络官周云强。十五年前采访他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是1990年10月29日上午,多云。我们按照事先的约定,走进了周云强的办公室。

我们请他首先谈谈这起特大绑票案发生的情形。

“澳门盛昌烟酒行老板华敬芬、经理梁志成,因往中国内地走私香烟,现已被贵方警官缉获扣押,并通知其家属带30万美金到拱北宾馆美新餐厅,一手交钱,一手交人。果有其事?恳请协查!”

一份急电,穿过沉沉夜雾,于凌晨1时15分飞到珠海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粤方治安联络官周云强的手中。 ’

即刻,桑塔纳轿车顶着满天星斗,驶出珠海市公安局,驶上康宁路,加足马力飞驰。周云强斜靠在后座靠背上,伸手拉开车窗,让凉爽的空气扑进来,抚摸自己的面颊,清醒自己的大脑。

他仔细分析了澳方治安联络官欧克巴发给他的协查通报,越想越生疑窦,越想越感蹊跷。无论公安、边防,也无论工商、税务,所有执法部门,抓了走私分子只会依法办案,妥善解决,绝不会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人的处理方式!这是一起特大绑票案!他想。

车过烈士陵园,拐弯,驶上先烈路,他欲吩咐司机掉转车头回程.但一转念,目前社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冒充执法人员,或敲诈勒索,或参与走私活动,以中饱私囊填补欲壑,澳门警方接到的报告可能是切实可靠的。

周云强是个既大胆又细致、既果断又谨慎的人,为了防止万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车到香洲边防检查站,他下车,正了正头上的大檐帽,阔步朝那庄严而又神圣的大门走去。P1-2

序言

绑票,是套在富翁脖子上的绞索,是笼罩在家庭上空的阴云,是危害社会健康的毒菌。

绑票犯罪属于严重暴力犯罪,犯罪分子为了获取个人或团体的政治或经济利益,暴力劫持人质并要挟人质关系人就范,从而实现利益目的。绑票犯罪侵害的是双重主体,即同时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曾在新中国灭迹的绑票案,又重新滋生、露头,频频发生,愈演愈烈,绑匪索要赎金也由当初的几万元、十几万元,猛增至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如同放入开水桶里的温度计,直线飙升,令世人咋舌。若事主稍有不从,便立即撕票,演绎出一幕又一幕血腥悲剧。

形形色色的社会舞台,展示着形形色色的绑匪生活。

绑架案是怎样滋生、露头?是怎样发展、蔓延?绑匪为什么会铤而走险、孤注一掷?被绑架者应该如何与绑架者巧妙周旋?警方接到报案,采取何种方式出警才能避免打草惊蛇?采取何种解救措施才能保障人质生命安全?应具备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土壤,才能使死灰复燃的绑架案再度逐渐减少直至灭绝。这是跨入21世纪的中国乃至全人类面临的一个艰难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

我们身为警察,和我们的千千万万同行一道,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定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我们身为作家,揭露和鞭挞犯罪,讴歌和弘扬正义,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用我们手中的枪杆子和笔杆子,探寻绑票案频频发生的特点和根源,掌握其发展规律,找准相应对策、措施,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绑架犯罪,是我们写《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这本书的目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起震惊中外的特大绑票案在珠海、澳门发生时,就引起了我们对这一类案件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我们预感到这是一个信号或苗头,绝不可忽视。当时,我们既怀着兴趣与热情,也抱着愤恨与警惕,深入珠海、澳门,采访了联手解救人质的粤澳治安联络官及相关人员,当时很想获准进入澳门路环监狱,与澳门绑匪面对面,提出一道道不容回避的问题,直接拷问其灵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遂心如愿。

如今,我们依然将此案作为《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一书的开篇。

后记

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敲击出时代的最强音,这是作家的首要责任。要真正承担起这个责任,十分艰难。惟其难,所以做作家并不那么容易,也并不那么风光。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作家的两只眼睛必须时刻紧盯历史前进的车轮。如果承担不了这个责任,那就最好不要当作家。不愿承担社会责任,而又当了作家,而且是当了走红作家,这也是有的。一些人用身体写作,用拳头加棍棒写作,用床笫功夫写作,名噪一时,甚至位列富豪榜,却害了许许多多的未成年人。这样的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与绑匪没有什么区别。

历史前行的过程中,充满了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搏杀。有时甚至很难分出谁输谁赢。绑票,既属于恶,也属于丑。新中国成立后绑票活动一度绝迹,随着地球的“缩小”,东西方的交流,又死灰复燃。这并不奇怪,如同有晴天,就会有雨天,有白日,也就有黑夜。滚滚波涛中必定含有泥沙,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关键在于发现了一种丑恶苗头,就要及时消灭,绝不能让其形成气候。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着各地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绑架案,从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及传奇性的重特大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采访,然后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加工创作(出于读者可以理解的原因,本书中的事件都是真实的,但人名均使用的是化名)。不是机械地再现,更不是血腥恐怖地复制和渲染,而是努力塑造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挖掘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唤醒人们的良知,促使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勇猛无畏的斗志,与绑架犯罪做坚决的斗争。惟如此,绑匪才没有立足之地。《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一书,就是我们以上追求的集中体现。无论采访还是创作,如春蚕吐丝,亦如蜜蜂采蜜,虽然付出了难以计数的汗水和心血,但备感欣慰的是,书中的部分篇章在结集出书前曾在有关杂志上刊出,分别获得公安部首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共产党人颂”征文优秀作品二等奖,“我是中国人”征文优秀作品三等奖,《警笛》杂志优秀作品一等奖。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与鼓励。

如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为我们推出《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一书,更是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内蒙古大草原充满了神秘与神奇,对此我们向往已久。《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一书能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自豪。这里,我们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向为此书出版付出大量心血和智慧的编辑表示深深的谢意!

借此机会,我们要向许尔兵先生表示真诚的谢意。他如一道彩虹,架起了我们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之间的桥梁;他似一根纽带,沟通了我们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之间的感情。因为他的帮助,促成了此书的出版。他是一位道德高尚的编辑兼作家,值得我们学习与敬重。

又一个春天悄然来临。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前行,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愿所有值得我们热爱和敬重的朋友们,时刻与春天拥抱,时刻与春天同行。

杨远新陈双娥

2006年1月20日于长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死赌注(见证绑匪死亡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远新//陈双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078462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34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21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