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印度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卡马特校长当天特意穿了一套橘红色的纱丽服,这在正式场合极具代表性,橘红色纱丽服在印度象征着庄重,是出席重要仪式、活动的经典服饰。再联想起她之前交涉国旗问题的那一幕,我不由地对坚持传统和热爱国家的她心生敬仰。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民数量仅次于中国,因此它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印度人的民族意识很强,而且颇有民族自豪感,特别是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他们的民族意识表现得更加明显。印度有“人种博物馆”“语言博物馆”和“宗教大观园”之美称,它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集聚在南亚这片神秘而灵秀的土地上,繁衍绵延,生生不息。现代印度社会在多样性中体现出统一性,它将不同的种族、文化和宗教在同一个国家概念下统一并团结起来,凝聚在一起的印度人民共同抵御各种社会和政治的分裂势力,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印度社会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古老的国家为国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如同前面提到的纱丽服等服饰,印度各个方面的传统保存得非常完整,虽然印度早已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却没有因此而遗失传统,这让印度人普遍有一种归属感或认同感。不过他们自己也承认,印度这个国家目前有很多不足,例如从表面上即可看到的整体环境脏、社会秩序乱、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顽疾以及较大的贫富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确是完整地保留了本国特点的国家,它没有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而迷失自己,在印度人心中,不论别人喜欢与否,这里就是他们热爱的国度。

事实上,大多数印度人对本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充满信心并感到自豪。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都讲求来世。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很多印度人相信,当他们来世再次出生时,印度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印度有着灿烂的文明,从古到今不断有重大创新,为世界贡献着智慧,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印度的创新能力更显活力,表现出巨大的创新潜力,IT业以及金融产业已经成为印度经济腾飞的引擎,而这些创新能力也极大地增强了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

正是在与卡马特校长的交谈中,我对发展变化中的印度和印度人民都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了解。晚宴之后,厦门大学准备了一场名为”海韵秋色”的迎宾晚会,演员都是来自厦门大学的学生,其中一场太极表演的演员功底深厚,一招一式精准到位,引得满堂喝彩。显然,卡马特校长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会结束后,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起初,她以为太极是中国的一种古典舞蹈,但太极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蕴含了无限的能量,虽然同为表演,却不似舞蹈那般强调艺术上的表现力。看过介绍,她才知道这是中国的一种武术。为了便于卡马特校长理解,我谈起了印度的瑜伽。我说,中国的太极就如同印度的瑜伽。这个比喻立刻引起了她的共鸣,她不断地摇头表示回应。在印度,点头和摇头的含义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截然相反。对于我们来说,点头表示同意、赞同,摇头表示反对、不认同;而在印度,摇头却表示赞同,点头则是存在异议和不满的表现。卡马特校长标准印度式的摇头让我颇感自信,看来我这个比喻十分恰当。

太极和瑜伽同样从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同样内隐着某些哲学思想的精髓,背后同样有虽迥异但都十分古老而庞杂的文化体系作为支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太极看来是一种天地之道,在瑜伽看来则是激发潜能、达到自我与自然的和谐。在信奉宗教的印度人眼中,瑜伽是一种修行,人们在修行中达到平衡;中国的习武之人练习太极,最基本的理念是平静、平和和安详,最终达到境界的亦复如是。两者最终都能令人脱胎换骨,改变生命的状态与品质。时至今日,太极和瑜伽都因具有康健体魄、有益身心的健身功效而备受普通百姓的推崇。两者虽古老而迥异,但在程式、意象和构造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怪卡马特校长连连赞同,我想文化的共通性就是如此吧。

P25-28

作者简介
郑丹琪,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教师,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传播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大众传播与靠前关系。
后记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成功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吐,而一旦能够将过往的苦难幻化成风,在回忆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人,便注定会在日后赢得更多的掌声和尊重。采访中,几位校长仿佛约好了似的,更多地谈到了她们作为一名高等学府管理者的成绩和引以为豪的教学、科研生涯,而对其间的艰辛和困惑甚少提及。我曾一度为此惴惴不安,生怕是因为采访不够深入或者受访者对我不够信任,后来我慢慢发现,这恰恰是印度国民性格中坚韧、乐观、随性、自然的体现。在印度人内心,对希望和光明的笃信总能驱走对黑暗的恐惧,珍惜生命的给予早已代替了喋喋不休地抱怨和自怨自艾,如同在印度象征着一切美好理想的国花莲花一般,生命的价值在于对光明的追求。

在整个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和个体的差异,中国和印度虽同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从整体上看却各具风貌,而我采访的几位女校长也风格迥异。然而,抛却人生经历、性格禀赋的差异,她们对于教育事业抱有的热忱是相同的,她们在女性通过接受平等教育获得自我解放上可谓惺惺相惜,她们娓娓道来的都是一个个完美的故事,她们也都拥有与生俱来的魄力、自信、进取心以及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领导者气质,因而能够在各自的故事中一次次带给我震撼和感动。在这里,我要感谢本套丛书的总策划人、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刘继南教授,在她的信任、鼓励和支持下,我得以通过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结识这几位来自印度的卓越女性,并且将她们生命中的精彩片段连同她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状况奉献给中国的读者。是由于刘继南教授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得以看到了来自异域的智慧之光以及传播这一切正能量的意义和价值。我也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曾婧娴女士,她在本书最后的出版阶段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指点与校正,其严谨与敬业令我感动。我还要感谢刘靖轩、王文竹、杨瑞等人,他们在信息收集、采访、资料翻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未来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将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印度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我们也必将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来积极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路,但充满理想的人总能不畏其远、其长而奋力地求索。谨以此书,献给执着于梦想并为之不断前行的人们!

目录

开篇:印度印象

第一篇 瓦苏达·卡马特

 我眼中的卡马特:爱、理解与交耐

 从女孩到女人:活出生命的价值

 在教学中成长:且行且珍惜

第二篇 吉萨·巴丽

 初识巴丽:与智慧邂逅 与爱相约

 教学相长:痴迷研究的女科学家

 临危受命:魄力十足的女校长

第三篇 塔瑞塔·麦汉代尔

 塔瑞塔:美丽心灵 闪亮人生

 塔瑞塔和她的英迪拉教育集团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开篇:印度印象

借由“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契机,我有幸得以接触几位来自印度的杰出女性。她们是印度几所知名高等学府的领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并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我而言,她们既是传主,又是师长。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满怀崇敬地采访和撰写了她们的故事。

“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是在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刘继南教授的带领和指引下,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的,旨在汇聚世界各国大学女校长的力量,搭建交流合作、分享智慧的国际平台。刘继南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了40年,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富有开拓性的远见卓识,带领学校从一所普通的传媒类专业院校成长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大学女校长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用女性特有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她们善解人意、刚柔相济、细致周到、耐心热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治校风格,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女性高等教育者的支持和赞同。自2001年以来,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先后吸引了世界各地52个国家的600余位女校长参与,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以大学女校长为主体的品牌论坛,是高等教育界耀眼而夺目的国际化舞台。

本书所写到的三位印度的大学女校长都是历届论坛的受邀者,在我看来,她们同刘继南教授一样,其经历和成就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凤范。同时,由于她们来自一个对我们来说相对陌生的国度,除了印象中载歌载舞的宝莱坞电影和五彩斑斓的纱丽服,我对它几乎一无所知,于是,我在懵懵懂懂中开始一边查资料,一边小心翼翼地与受访者接触。在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印度文化散发出来的浓浓底蕴,亦可感受到现代化的印度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和实现本国的地位和价值,因此,与三位智者的沟通交流也成了我们了解印度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的一扇窗。

如果不是特意去了解,我们对于很多事都永远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正如我对印度的印象一直停留于此,“六干公里的远方,河水流淌或灿烂星光,有人在清晨或暮色里向你歌唱,有人在晨曦里落日里沐浴中走向恒河,每一张面孔都闪烁着信仰的光”。由于急于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所处的世界,我自然地对她们所在的国家产生了好奇,希望揭开印度这个古老国度的神秘面纱。偶然间看到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话,“印度,你只要看一眼就永远也忘不了,因为它同世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那么,这片土地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的时候称呼其作“羌独”(汉语拼音:qiang du),东汉时称为“天竺”,后经唐代的玄奘法师仔细研究后,放弃了“天竺”“身毒”“贤豆”这些名称,根据当地发音改称其为“印度”。“印度”的国名源于信度河。古代印度人原以“信度”这个词来称呼河流,也就是印度河流域,后来发展到代表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印巴分治以后就单指印度这个国家了。

伟大的印度古文明横亘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端,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一直向南直伸入印度洋,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印度洋的上升暖气流让这里雨水充沛,印度被马可波罗称为“地球上最灿烂的省份”。充沛的河水灌溉了肥沃的恒河流域,赐予它丰收的每一年。印度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有29个邦、6个联邦属地和德里国家首都辖区,有18种地方语言,在部落中还有着250种方言,民族众多,宗教差异巨大。提到宗教,印度是全世界宗教气氛最浓的国家之一,有5种主要宗教,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世界两大宗教——印度教和佛教均发源于此,也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属于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等。走在印度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来往的僧侣,他们吃着仅供果腹的食物,依靠纯粹的信仰的力量行走在这个国度,观察着世间变幻莫测的一切。在印度,处处有神庙,处处有神坛,来往经过的行人不管是哪个宗教的,都会进去祭拜一番。在街头常能看到信徒席地而坐,听祭司诵经传道。印度人对宗教信仰十分宽容,即使是外族,也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神的沐浴。印度人的生老病死也全部和宗教相关。

……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各国交流不断发展,教育可以为国家搭建一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也符合泰戈尔早在多年前所预见的21世纪教育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但美好的事物往往存在着阴阳两面,印度教育也不例外。印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因性别选择和文化因素导致男性数量多于女性的国家之一,女性往往从出生之日起就要遭受歧视,所以近些年来大学中女性数量的增加是巨大的进步。能够不受性别歧视而进入一些最具竞争力的高等学府学习,对于印度年轻女性而言是一件幸事。如今在一些以往男性占优势的学科中,女性数量也增加了。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要选择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后一些本来是男性占主导的学科阵地也开始被女性占领,如经济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如今是男性的最后一块堡垒。在最好的工科学校及商科学校中,尽管女性数量仍然较少,但是这种状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推动这些进步的人功不可没,其中就包括本书所介绍的三位亲身从事女子大学教育,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些变革的大学女校长,她们见证了作为女性寻求高等教育的艰难,也着实在工作过程中体会过改变这一现状所遇到的艰难。然而可贵的是,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不管遇到了政策上的阻碍、资金上的短缺、平台上的限制,还是对于学校未来发展定位的迷茫,多少天她们夜以继日、苦思冥想,多少天她们彻夜难眠、寝食难安,但她们都坚持了下来,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她们一次次的华丽出场,以及印度女子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三位女校长虽然性格各异.经历有别,影响她们走向教育事业的机缘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她们都用自己的坚持和奉献成就了伟大的教育事业,成为这个行业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这也正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所珍视并提倡的。相信通过这个平台,会有更多优秀的大学女校长参与进来,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在此找到知己并进一步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容推荐

印度,她的昨天是“由今世流向来生”的恒河边那神秘悠远的国度,她的今天是诸神庇佑下快速崛起的“奇迹”。

在这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三位活跃在印度高等教育领域的女性领导者亲历了印度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社会敏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改变着印度高等教育的现状,努力将所在高校推进到高水平的行列中去。她们的言语中,既包含了对人生的感性思考,又有对当下本国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理性建议。透过郑丹琪著的《印度大学女校长》的文字,您也许可以管窥高等教育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及自身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编辑推荐

郑丹琪著的《印度大学女校长》是“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采访了三位知名印度大学女校长——印度SNDT女子大学副校长瓦苏达卡马特、卡纳塔克邦女子大学校长吉萨巴丽、英迪拉教育集团主席塔瑞塔麦汉代尔。三位女性的经历和成就很好地诠释了作为女性领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风范。同时,与三位智者的沟通交流也自然成为解印度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的一面窗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印度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丹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18373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6-11
首版时间 2016-11
印刷时间 2016-1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32
CIP核字 2016235810
中图分类号 K833.515.46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