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画中的日记(尼泊尔)
内容
试读章节

离开次大陆的平原,机头转右,迎着喜马拉雅山脉飞行。地面上的山峦开始变得清晰、立体,色调更绿,这就是尼泊尔,可以看到村落、公路、汽车,甚至行人也能看清楚了。

“尼泊尔!我们来了!”

加德满都国际机场就坐落在这个山国最大的盆地中央,那响晴的天空蓝得像一块刚用水洗过的宝石,阵阵凉风袭来,跟家乡的感觉一样。裸露的砖墙、油漆斑驳的门窗、狭窄而黑暗的空间、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这些就是加德满都机场带给我的印象,古老而质朴,充满亲切感。

出了这道门就得开始花钱。据说在机场换汇比较合算,我们还是先换了点“碎银子”,汇率1:13.3(1元人民币=13.3卢比)。

门外就是唯一的停车场,隔着一条围栏站满了接客和拉客的尼泊尔朋友。大家都说英语,他们说尼泊尔英语,我们说中式英语,由于交流语言均非母语,所以大家都使用有限的标准词汇,反而非常容易沟通。

Cloud有朋友接,正好一块儿拼车进城,反正所有的旅客都只有一个地方要去——泰末区(Thamel)。坐在车上我们好奇地盯着外面的一切,搜索所有的信息。我是来寻找差异的,寻找与我生活经历和环境有差异的东西,可是看到的加德满都,除了走在街上不同的人种和不时出现的神庙,几乎与我们的村镇一模一样。汽车在翻过了一个小山坡后,进入一个城中村,狭窄的街道,两边是不规则且拥挤的房屋,建筑都不算高,房屋间隙射进来些许阳光,感觉街道有些阴暗。然而这里像联合国,五颜六色的人挤满街道,整个街面甚至侧面的小巷都塞满了五光十色的商铺,开司米羊绒商店、小超市、外币兑换、旅游代理、廓尔喀刀具店、餐厅、书店、咖啡屋、佛雕店、纱丽铺……所有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物品都云集于此,这就是著名的泰末区——几乎所有的资讯都指向这里——加德满都最佳旅游居住区。

在国内,“城中村”这个概念可能会令你略感异样,在这儿我却立刻爱上了泰末区,很简单的理由:这里有文化。

汽车在Cloud预订的“太平洋酒店”(Pacific Hotel)门前停下。尼泊尔关于酒店的称呼很夸张,其实是个host(客栈),但是管你三七二十一,就是要叫hotel,而且用词奢华,“××洋”“皇家”“地球”“宇宙”尽管用,大家一定不要被这些壮阔的名称吓到。

话说Cloud的朋友叫老吴,是地道的尼泊尔人,最近开了家旅游代理公司,就在“太平洋酒店”旁的小巷里。听Cloud说老吴在中国待过,还当过老师,所以起了这个中文名,叫着亲切。老吴今天是骑摩托车到机场接Cloud,这时与我们的车也同时抵达了酒店。他脱下头盔这当口,我认真端详了他,地道的尼泊尔帅哥,卷发、略黑的皮肤、高鼻梁、深陷的眼眶里一双有神的大眼睛。(P14-15)

作者简介
罗一丁,男,“六零后”,工科背景,喜欢网球、宿营、看书、画画、朋友和家人,梦想能在这个星球上自由地移动并留下印迹。
后记

在塞伦盖蒂的最后那个黄昏,面对落日下的稀树草原,怅惋无限,突然想起应该给《画中的日记:尼泊尔》写后记了……

尼泊尔这个喜马拉雅的云中古国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谜,越多了解,越少确认。不过,这块山地上壮美的自然景致和干净的心灵是不需确认的,它们是传导快乐的源泉,在尼泊尔的每一天快乐都会上升。直到2015年的一天,快乐戛然而止,那些巧夺天工的古老建筑在强地震中轰然倒地,城市变成一片破碎的瓦砾,无数的家庭失去亲人、流离失所,乌云笼罩着大地。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在信仰的高地上,良善勤劳的人民必定会重拾幸福,快乐的歌声会再次传响。

书中的文字是在这个停顿出现之前的记录,但是其中也饱含了我的祝福和祈祷:

“美丽的尼泊尔,愿上天保佑你,远离更多的伤害。”

对我来说,尼泊尔山河壮美、建筑独特珍贵、文化源远流长,而人民,显而易见是幸福的,尼泊尔人民的幸福感让我认识到文化的多元、幸福的多源,当然我也不会忘记,追求幸福过程中平等和尊严这样一些弥足珍贵的普世价值。

来尼泊尔之前,想象尼泊尔人民是火暴刚烈的民族,因为这里诞生了伟大的廓尔喀军团,可实际上尼泊尔人民和平而友好;想象尼泊尔是个佛教国家,因为佛祖就诞生在这里,但她其实是个印度教国家,而且佛教几乎绝了迹;想象尼泊尔是个陡峭的山地国家,可这里也有开阔的平原:想象这里高寒,可实际上大部分地区比春城昆明还温暖;想象由于语言差异难于与山地的人民交流,可实际上大家都能说上几句英语,而且他们喜欢交流;想象这里条件简陋,可旅游服务方方面面都比国内好太多;想象艰辛的山地生存条件和生活在种姓制度下的人们应该愁容满面,可实际上他们的幸福指数肯定比我们高…..

这些想象与现实的差距让我开始真正了解尼泊尔,然而即使能看到她面纱后的容颜,还是得承认,所有的画和文字都是个人所见,它们永远无法代替你亲临其境的体验。

说说我的画吧,这方面爸爸引导过我,可他老人家也没把这太当回事儿,只是让我自由发展,就像夏加尔说的,只有爱能引起我的兴趣,而且我只感兴趣我爱的。我的绘画就是这样凭着爱和天赋,像~棵树苗在自然中无拘无束地生长。

中学那会儿已经觉得自己画得很牛了,但我不想做个画家,只希望将来凭以吃饭的专业也跟画画沾上点儿边,那就很满意了,可是高考前的体检,把一头羊看成了牛,无奈放弃了建筑学,难道色弱就不能搞建筑?至今我还会耿耿于怀。不过离开这个职业目标一样可以画画,我和爸爸走的都是专业艺术教育之外的野路数,这样反倒可以博采众长,没有束缚地发展自己的绘画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关于画风我希望在写实和写意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位置感,只要是喜欢的风格都可以拿来用。永远不要成为自己的囚徒,风格的囚徒,马蒂斯说得没错。

写书是有一天突发的奇想,那一天风和日丽,没有打雷,也没下雨,这想法奠名其妙地来了,来了就干吧,刚开始干有点小激动,之后就变成了长期的坚持,当然我也给自己的创作画了条底线:有人欣赏,就要不懈努力、想方设法推进;没人喜欢,就坚决放弃,我不用去撞南墙。

书名叫《画中的日记:尼泊尔》,是从自己和朋友们建议的一系列名字中选出来的,妈妈一句“这个名字好!”让我做了决定,其实直觉中我也是有些偏爱这个平直的名字,然而就在此时看到了毕加索说的一句话——“画画就是一种写日记的方式”。妈呀!原来我的书名巴勃罗早就预言过的。

写作过程中七娘罗莹为我不厌其烦地修改文字,而爸爸、妈妈也为这本书的出版在国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还有更多的老师和朋友为此付出了辛劳。

真诚的谢意给予:

翟德芳、李娟、苏毅、麻俊生、那泽民、丁会欣、潘振宇、罗莹、卿佳、罗漪、史谊峰、杨春、周原、王江红、孙茂松、赖竹斌、杨香、王葳、李勇、Alex、何坚、王晓云、罗兴、焦阳坤、罗敞、李沁云、李沁昆、张倩、杨云斌、罗亚卿、Beatrix、赵波、赵金生、王子文、邓镭、徐巍、王福龙、舒凯、熊蜀波、金伟,以及所有援助过这本书的朋友。

罗一丁

2016年6月6日

目录

A 奇特旺

 1.飞向喜马拉雅南麓

 2.犀牛客栈和“那马四代”

 3.奇特旺的牙医

 4.国家公园的历史

 5.关于那头穿铠甲的牛

 6.第一次入园

 7.与幸福擦肩而过的二进宫

 8.拉普蒂河的黄昏

 9.蜗牛的世界

 10.三顾茅庐不负众望

B 蓝毗尼

 1.迪维雅(Divya)小姐妹

 2.三轮车和菩提树下的帅哥

 3.佛陀诞生地的考古

 4.圣园

 5.菩提树下的冥想

 6.释迦牟尼的传说

 7.落寞的边陲小镇

C 博卡拉

 1.荷兰女孩和可爱的助驾

 2.雪山怀抱中的高原湖

 3.唯一临湖的酒店

 4.绣花T恤

 5.安纳布尔纳环线

 6.骑巡博卡拉:皇家恩费尔德、皮划艇和嬉皮

 7.萨兰科特咖啡

 8.日照金山

 9.无证飞行

 10.“著我扁舟一叶”

 11.美丽的陷阱——鱼尾峰客栈

 12.老板“小诸葛”

 13.风景主食

D 巴克塔普尔

 1.司机大师

 2.众神的山谷

 3.三大超人

 4.种姓制度

 5.月上巴德岗

 6.巴克塔普尔的早餐和历史

 7.陶马迪广场

 8.杜巴广场

 9.纽瓦丽建筑和装饰风格

 10.印度教建筑风格

 11.塔丘帕旧城广场

 12.中世纪生活场景

E 纳加阔特

 1.生活中的种姓制度

 2.云上的客栈

 3.日出东山

F 加德满都

 1.泰末区的妙境

 2.梦花园

 3.杜巴广场

 4.女神的护佑

 5.帕坦的文殊菩萨

 6.戒指开司米

 7.国刀

 8.成都饭店

后记

序言

在荷兰读书时,在那个看得见风景的小屋里,安静地看过一部电影《我为玛丽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因为它,我开始关注尼泊尔。其实这只是电影在进行到45分钟时的一个短暂情节,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希利爱上了玛丽,为了玛丽他用尽了浑身解数,可几乎是对牛弹琴,但是在高尔夫训练时,希利假装无意掏出裤兜里的几枚尼泊尔硬币,并暗示自己与那个喜马拉雅山国不可分割的联系后,玛丽的小心脏居然被准确击中。

尼泊尔是个什么样的国度?为何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之后我在网球俱乐部主席Luuk(卢克)的推荐下买了《Lonely Planet·尼泊尔》,那是一本非常可爱、亲切,且又详尽实用的旅游工具书。我常常把它带在身边,有空的时候翻两页,总会得到些美好的感受:湿润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巍峨的雪山群、古老独特的建筑、雅致古朴的艺术品、笑容灿烂的人民、神秘的宗教氛围、身披铠甲的犀牛、风光无限的徒步路线等,这些脑海里的幻景使尼泊尔越来越成为凝结我梦想并使内心得到休憩的地方。

梦想在2012年得到了实现,这一年好消息频传,首先东航开通了昆明到加德满都的直航,再就是我们有了在金色10月出行的宝贵时间,机票和签证都非常顺利地搞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大量地阅读,主题词:尼泊尔。阅读过程中你会形成一个想象中的尼泊尔,当你真正进入又会发现另一个真实的尼泊尔,这两个尼泊尔是迥然不同的,去寻找这些差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内容推荐

“尼泊尔这个喜马拉雅的云中古国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谜,越多了解,越少确认。不过这块山地上壮美的自然和干净的心灵是不需确认的,它们是传导快乐的源泉。在尼泊尔的每一天,快乐都会上升。”

由奇特旺,到蓝毗尼,然后北上博卡拉,之后返回加德满都,罗一丁绘著的《画中的日记(尼泊尔)》极具个人特色的绘画和步履见闻,描绘了观光客以外、慢游之下的尼泊尔,讲述了这个离我们既近又远、深刻触动心灵的自然态国度的故事。

编辑推荐

尼泊尔,究竟是怎样的神奇国度,只要一到了那里,久处喧嚣俗世的人心,却能无时不刻受到触动?

犀牛,大象,佛国,滑翔伞……这是一趟去往自由心境的自由行走之旅:亲历解读尼泊尔;100余幅作者手绘插图,传递尼泊尔天空下的悠然自在。

罗一丁绘著的《画中的日记(尼泊尔)》还是一本实用旅行指南,作者详细记录了随时可变的旅行路线以及亲测靠谱的客栈推荐。

有些人,也许仅仅一面之缘,有些地方,只有在去过之后,才更怀恋。不如就随着这本书,再细细回味一番吧。在奇特旺,尼泊尔是天刚泛起鱼肚白,薄薄的青雾浮起在河床上,笼罩着轻纱的梦散去后,里面走出的一对象母子。走进蓝毗尼,尼泊尔是无忧树下佛陀的诞生地。来到博卡拉,尼泊尔是雪山环抱中的高原湖,是无忧无惧的御风滑翔。在巴克塔普尔,尼泊尔是众神的山谷。在纳加阔特,尼泊尔是凡尘世相。回到加德满都,尼泊尔又是什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画中的日记(尼泊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一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1663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04
CIP核字 2016173865
中图分类号 I267.1,J224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