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趣味物理学(彩绘版)/新课标语文必读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应该怎样从行进的车厢中跳下来?

无论向谁问这个问题,你都会得到类似这样的答案:“当然是按照运行方向向前跳才符合惯性定律啊!”但是假如你请对方详细解释一下惯性定律,我可以肯定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的这位朋友开始时会十分自信地证明自己的想法,但是假如你不打断他,他很快就会陷入疑惑,正是因为有惯性的存在,从车上跳下去的时候反而应该是向后跳,也就是朝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跳!

但实际上,在这种场景下,惯性作用所扮演的仅仅是一个配角,主角其实是另一个因素。假如把这个主要因素忘掉了,那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向后跳,而不是向前跳。

假如你必须从运行中的车上跳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呢?

假如我们从运行的车厢中跳出来,当我们的身体与车脱离的时候。会拥有与车相同的运行速度(因为惯性的存在,我们会继续运动)并且是向前运动。如果我们是向前跳,那我们当然不能够消除这个速度,正好相反,我们还增大了这个速度。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应该耍向后跳。要知道当我们向后跳时,这个跳下的速度,是要从我们身体获得的与车相同的惯性速度中减掉的,这样在落到地面时,我们与地面相撞的力量会小一些,因而更不容易跌倒。

但事实上,当你不得不从运行中的车上跳下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是向着车子前行的方向向前跳。无数的实践证明,这是最好的跳车方法。所以我们坚决奉劝各位读者,在从行进的车中跳下时,千万不要去尝试这样别扭的向后跳的方法。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就是我们在前面关于向后跳车的论述是错误的和不完整的。在跳车时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我们都会有跌倒的危险,因为脚在落地后会停止运动,但我们的上半身还在做向前的运动(我们可以用多种观点来解释为什么会跌倒,可以参考《趣味力学》第三章的“什么时候水平线并不水平”一节)。在我们从车上向前跳下时,身体的速度确实比向后跳时要大,但向前跳还是比向后跳安全很多,这是因为当我们向前跳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把一只脚向前伸(假如车厢的运行速度较快,就可以向前跑好几步),这样就能避免跌倒。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动作,因为在这一生中我们都是这样走路的:在上一节中我们就已经学习到,站在力学的角度上来看,行走其实就是由“一系列的身体向前倒然后及时迈脚以避免摔倒”的动作组成的。如果我们向后跳车,我们的脚做不出迈步的动作防止跌倒,所以向后跳的结果,就是反而让跌倒的危险性更大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便我们向前跌倒了,还可以把手伸出来支撑一下,这样摔伤的程度比后背着地摔倒要轻得多。  现在我们知道了,之所以说向前跳车会更安全一些,其实不能用惯性定律找到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我们人体。当然对于没有生命的物体来说,向前跳的原则就不适用了:我们从车厢中向前扔出一只玻璃瓶,远远要比向后扔更容易摔碎。所以,当假如你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从车厢中带着行李跳出来,你应该先把行李向后扔出去,你自己再向前跳出来。

像火车乘务员以及公交车检票员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人,通常会采用这种方法从车上跳下:面向车辆前进方向向后跳下。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减小我们身体因为惯性获得的速度,二是避免仰面摔倒带来的危险,因为这时跳车的人是面朝可能摔倒的方向的。

P17-19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市,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号”无人月球探测器传回了世界上靠前张月球背面图,其中拍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就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科普大师。
别莱利曼从17岁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从1916年开始,他用了3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其代表作《趣味物理学》,为以后一系列趣味科普读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别莱利曼一生共创作了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普读物。他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了非凡贡献。
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丛书既妙趣横生又立论缜密,是受欢迎、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一些在学校里让学生感到难懂枯燥的科学问题,在别莱利曼的笔下,都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靠前家经国家特许批准成立的合资出版企业,专业从事少年儿童图书、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二十几年来,童趣的产品以其健康丰实的内容、创新求变的精神活泼有趣的形式,赢得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及家长、老师的喜爱。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一定量的大纲之外的科普作品,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提升理解力和记忆力。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科幻是一种充满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科幻文学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文学。事实上,伟大想象从来都立足于现实,伟大智慧从来都来自于生活。

——第73届雨果奖得主刘慈欣

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后记

生活中的物理学

我从小就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尤其对生活中的奇妙现象感兴趣。小时候我总会缠着爸妈问:“为什么我站在体重秤上弯腰和直屯的时候,体重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我洗完澡之后立刻穿鞋子,鞋子比平时要紧一些呢?为什么蚊虫飞行的时候会有嗡嗡声呢,它们身上带_r小喇叭吗?为什么……”我脑子里的问题不计其数,时时蹦出来,有时候爸妈也不能回答我这个“小问号”。为了让我的问题有更正确、更科学的解释,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趣味物理学》。

这本书是由苏联著名科普作家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所写。虽然我还没有正式接触过物理学,但是一翻开这本书,我就被其中精彩的内容迷住了。

全书一共分为十个章节,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等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各种现象。每个章节里都有很多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中讲述一种物理现象,当我看到其中讲述的现象时,心里立刻乐开了花,因为我想要知道的箐案,书中竟然都有!原来我们站在体重秤上弯腰或者直立时,身体对于体蓐秤的压力不一样,导致体重数字的变化;洗完澡之后,因为皮肤充血、肿胀导致穿鞋比以前紧;蚊虫《行时振动翅膀的频率很高,导致产生一定高度的音调。

作者在给我们解释这些现象的时候,用的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解释,即使是没有物理基础的我,也能马上看懂。作者选取这些生藕中常见的例子分析物理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尤其对“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一章感兴趣。这一章选用了很典型的例子.比如,火荧幕上看到的魔术“砍掉的脑袋还会说话”,竟然是运用镜子的反射完成的;1903年德国“高斯号”就是利用黑色能吸收更多热量的原理成功从冰面脱险;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凡尔纳昕写的《神秘岛》中,聪明的工程师史密斯利用手表上的玻璃制成放大镜的例子,也被别莱利曼拿来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为了验证“放大镜可以生火”这个实验的可行性,我从家里找到了放大镜和一张干燥的薄纸片。屋外正好艳阳高照,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我等到午后两点,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来到室外。我将薄纸片放在干燥的地上,手拿放大镜置于纸片斜上方。由于放大镜的聚光作用,纸片上马上就有了一个很亮的光点,我耐心地等着奇迹的发生。午后的太阳把我晒得汗流浃背,但我一动也不敢动地举着放大镜。不一会儿,我突然看到小纸片上冒出了烟,纸片果然燃烧起来了!我高兴得跳起来,迫不及待地跑进屋和爸妈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原来物理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生活中一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现象:小到我们如何行走,大到地球罔绕太阳运转的速度问题,都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虽然《趣味物理学》这本书极富知识性,但它一点电不枯燥,相反,我对它爱不释手。也许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他希望做到的“不是‘教给’读者多少新的知识,而是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知识”。

目录

速度和运动的叠加

重力和重量·杠杆·压力

介质的阻力

转动·“永动机”

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热现象

光线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的视觉

声音和听觉

读后感

我的观察日记

序言

[1个阅读要点]

内容简介

一提起物理学,大部分人都会立即联想到无数令人头疼的公式、一遍遍枯燥的实验、冰冷的实验器材等,普通人不懂、也很难对这门“枯燥”的学科产生兴趣。为了打破人们这种同有的思想,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趣味大师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专门创作了这本《趣味物理学》。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物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的基本定律和各种现象。然而它和其他书最大的区别在于,书中所提到的问题,均来自于日常牛活、自然现象、科幻小说等,这就使物理学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趣味物理学》避免了枯燥的说教,通过分享一些奇怪的现象、有趣的故事,与读者一起探讨其中的物理知识。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对以往掌握的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2个知识要点]

科学价值

对力学、光学、热学、声学等物理学各方面的基本定律做了详尽的介绍,极具科学性。书中选取与读者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启发我们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探索,使读者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作者摒弃以往科普读物一贯枯燥、说教的风格,寓教于乐,使物理学真正成为我们身边的科学。

文学价值

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幽默是本书最大的特色。读者在慨叹物理学的精妙之时,不得不为作者精湛的文笔所折服。在本书中,你会发现,普希金优美的诗歌居然能解释物理现象;凡尔纳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在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之下像一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令这本科普读物除了科学价值之外,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除此之外,小说中魔术、神话、小实验、趣昧现象等的灵活运用,增添了本书的可读性。

[1个成长要点]

成长启示

你知道物体在不同的高度重量也会不同吗?你知道怎么让筛子盛水才不漏吗?你知道冰块放在开水中不会融化吗?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你知道怎样用冰生火吗?

别莱利曼在本书中选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特别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物理现象。他对待科学的态度,我们可以总结为:善于观察与思考、学以致用、认真严谨、坚持真理……不仅是科学研究,在我们学习中,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不止步于书中所教知识,主动地发现生活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从小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认真列待每—件事。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由此我们发现,《趣味物理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它还有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探索!

内容推荐

一提起物理学,大部分人都会立即联想到无数令人头疼的公式、一遍遍枯燥的实验、冰冷的实验器材等,普通人不懂、也很难对这门“枯燥”的学科产生兴趣。为了打破人们这种同有的思想,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趣味大师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专门创作了这本《趣味物理学(彩绘版)》。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物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的基本定律和各种现象。然而它和其他书最大的区别在于,书中所提到的问题,均来自于日常牛活、自然现象、科幻小说等,这就使物理学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趣味物理学》避免了枯燥的说教,通过分享一些奇怪的现象、有趣的故事,与读者一起探讨其中的物理知识。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对以往掌握的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编辑推荐

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幽默是《趣味物理学(彩绘版)》最大的特色。读者在慨叹物理学的精妙之时,不得不为作者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精湛的文笔所折服。

在本书中,你会发现,普希金优美的诗歌居然能解释物理现象;凡尔纳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在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之下像一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令这本科普读物除了科学价值之外,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除此之外,小说中魔术、神话、小实验、趣昧现象等的灵活运用,增添了本书的可读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趣味物理学(彩绘版)/新课标语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
译者 姚锦镕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44935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17046134
中图分类号 O4-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