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本书通过对泰州学派主要成员王艮、王栋、王襞、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竑等人美学思想的阐发,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这一学派的理念、思路和旨趣。
图书 | 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本书通过对泰州学派主要成员王艮、王栋、王襞、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竑等人美学思想的阐发,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这一学派的理念、思路和旨趣。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泰州学派美学思想的专著。 泰州学派是从王阳明心学引出的一个支流,在明中叶以后思想史上掀起了一股平民主义的思潮,它以对人性、人情、人欲的大力肯定走到了程朱理学的反面。泰州学派所推动的思想转折带有鲜明的近代色彩,成为后来中国思想史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先声。本书通过对泰州学派主要成员王艮、王栋、王襞、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竑等人美学思想的阐发,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这一学派的理念、思路和旨趣。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鱼化为龙:王艮的平民主义美学思想 第一节 王艮的师承及其思想学说的发展 第二节 王艮美学思想的特质 第三节 王艮平民主义美学的内涵 一 论“全美”:“格物”与“尊身” 二 论“中”:“百姓日用即道” 三 论“乐学”:“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四 论“位育”:“不袭时位” 五 论“大人”:“龙德而隐” 第四节 王艮美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二章 修身慎德:王栋的修身论美学思想 第一节 王栋修身论美学思想的背景 第二节 王栋修身论美学思想的内涵 一 论“质美” 二 论“大” 三 论“修身慎德” 四 论“意” 五 论“乐” 第三章 自然之谓道:王襞的人格美学思想 第一节 王襞人格美学思想的背景 第二节 王襞人格美学思想的内涵 一 论“道” 二 论“修身立本” 三 论“乐” 第三节 王襞人格美学思想的诗化 一 生命人格之美 二 生命形式之美 第四章 脱胎换骨:颜钧的神秘化美学思想 第一节 “活”:“从心所欲”的自我意识 一 创伤性心理的宣泄 二 生命本能的极端放任 三 神秘体验的内向扩展 第二节 “行功”:“形爽气顺”的靠实工夫 一 证之经典与证之经历 二 靠实简易的工夫 三 身与心的联动 第三节 “醉”:“镕心铸仁”的平民情感 一 平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抵制 二 急切的救世心态 三 化民成俗的实践热情 四 俚俗随意的言说方式 第四节 颜钧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五章 生生大德:罗汝芳的生命美学思想 第一节 罗汝芳美学的特点 一 以生为本 二 会通三教 三 温和平易 四 关注个体 第二节 罗汝芳论美的本体 一 “生” 二 “仁” 三 “孝弟慈” 第三节 罗汝芳论美的境界 一 “大” 二 “大人” 三 “大人”何以为“大” 四 “大人”境界的表现 第四节 罗汝芳论美的实践 一 何谓“知” 二 如何“知” 三 审美实践的具体行动 第六章 虽亢亦龙:何心隐的仁道美学思想 第一节 何心隐美学思想的特征 一 知行合一 二 言行一致 三 勇猛果敢 四 力排外道 五 反拨理学 六 自成一格 第二节 仁——何心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一 仁的内涵 二 仁即是美 三 性、命、欲——仁之美的表现 第三节 仁之审美典范 一 师——理想人格之美的典范 二 友——人际关系之美的典范 三 会——社会模式之美的典范 四 潜——实践方式之美的典范 第七章 以自然之为美: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第一节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的语境 第二节 论天然心性:“以自然之为美” 第三节 论童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第四节 论私心:“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 第五节 论匹夫之本心:“我之所好察者,百姓日用之迩言也” 第六节 论个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 第八章 和而不同:焦竑的多元主义美学思想 第一节 焦竑与泰州学派的师承关系 第二节 多元主义美学的特色:“博”与“约”的错综对立 一 往来三教之“博” 二 归宗性命之“约” 三 由“博”返“约”的潜逻辑 四 “博”与“约”的激荡 第三节 焦竑多元主义美学的内涵 一 重实尚用的审美理性:“即功利而条理之乃义” 二 尽性至命的审美境界:“妙性无寄,天真朗然” 三 渐修顿悟的审美工夫:“理须顿悟,事则渐修” 四 虚实相生的文艺美学:“脱弃形骸,自标灵采” 第四节 焦竑美学思想的评价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姚文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053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8.35 |
丛书名 | 审美文化系列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3 |
宽 | 143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