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跨度42年,是一本以记者的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这本书跨度42年,是一本以记者的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1991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遵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殷殷嘱托,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节点之年。本书则是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和厚重记录。
图书 | 奋斗与梦想:上海国际金融金融中心建设叙事(1978-2020)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书跨度42年,是一本以记者的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这本书跨度42年,是一本以记者的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1991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遵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殷殷嘱托,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节点之年。本书则是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和厚重记录。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凭借着百年金融的底蕴,执着以求,筑梦金融中心的重新崛起,并为国家战略所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本书作者以记者的视角,通过对大量参与、推动、见证上海金融业重大变革和发展的人物进行采访,挖掘了众多不曾为人所知的幕后故事,全景式梳理了40余年间以上海为重镇,中国资本市场等金融要素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历程。 在书中,无数潜入历史的改革者们跃然而出,正是他们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运筹帷幄的韬略,才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站在了今天的历史方位上。与此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次自我突破,无不彰显着“基层智慧 顶层决策”的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 谢卫群,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新闻采访二部主任,高级记者。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华东分社、上海分社从事科教、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报道。多篇作品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等奖项。 2014年入选中宣部千*计划,在上海财经大学人兼职教授。曾出版有关微软文化与管理的著作《超越平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奋斗与梦想:上海国际金融金融中心建设叙事(1978-202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卫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格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231580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