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什么我们的决定常出错
内容
编辑推荐

韦秀英编著的《为什么我们的决定常出错》运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案例,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沟通中的实战技巧和方法。阅读本书,可以从日益增长的自信和热忱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增进沟通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技巧。 掌握了“做决定”听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可是它却像人生的陷阱和诱惑一样,时常让我们犹豫不决,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

内容推荐

“做决定”听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可是它却充满了陷阱和诱惑。我们会犹豫不决,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

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我们走出做错决定的困境吗?哈佛教授的8堂行为心理课将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在韦秀英编著的《为什么我们的决定常出错》中,你能够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去了解人们是如何做错决定的;决定本身是一种怎样的过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做错决定;做错决定之后我们又该如何进行修正和弥补……各种你所关心的问题,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目录

哈佛第一课:世界没有纯粹的黑与白

 决定是否有对错,谁说了算

 错误依赖行为,你将如何堕落

 矛盾心理让你的决定异常艰难

 如何从浑浊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哈佛心理学造就的行为英雄

 哈佛的直线理论—岔路口与决策

 “修正主义”,做错决定的最初与最后

 亡羊补牢——哈佛没有永远的失败者

 来自哈佛的细致——放任小错并非不拘小节

哈佛第二课:那条不可逾越的行为警戒线

 做决定时,有底线,少出错

 做好风险预估,减小做错决定的概率

 底线浮动论,顽固绝对不是哈佛的代名词

 哈佛告诉你:做错决定后的心理调适法

 避免做错决定,就要小心隐藏前提

 哈佛思维没有定式——批判地看待自己的行为

 行为跟着思想走,以偏概全和妄下定论

 选择适当的模型,少走“弯路”少做错

哈佛第三课:概率和大脑是最不般配的一对

 哈佛预警:别让大脑误导你的行为

 观察行为失误——大脑处理信息的两种路径

 哈佛心理学关于错误行为的元归纳

 哈佛悖论告诉你决定“错”是一种常态行为

 盲目追求完美的决定是一种“病”

 再厉害的哈佛天才也算不出决定的错误率

 哈佛心理学的乌托邦

哈佛第四课:

 打开心的宽度,让大脑升级到另一个维度

 信息量增加和心理学正态分布

 见多识广的心理学依据

 避免编造假性证据——封闭行为的理论分析

 哈佛人没有照单全收的行为

 效率是哈佛的生命,不要让大脑误导你超过两次

 真理之路,决定就是寻求“错”中的“对”

哈佛第五课:化繁为简,别让决定行为复杂化

 孩子一般的专注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行为

 哈佛直线思维法——避免假设之上的决定行为

 第二自我,让人性由复杂变简单

 决定不是为了让自己拥有行为上的忙碌

 哈佛教你克服决定恐惧症

 击中要害,以“小”见“大”

哈佛第六课:意志和思想是这样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用自控能力消除错误决定

 哈佛思维训练,让行动与思路都变得清晰

 哈佛大学没有后悔,识别惰性行为

 错误有时看不到“低姿态”的人

 语言艺术和决定论

 失控行为是错误决定的温床

哈佛第七课:生活中绝没有那么多的规律可循

 人类并不擅长发现谎言

 你记住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反思,未必总是好的

 你决定还是我决定?还是你决定吧

 反事实思考既有危险,也有价值

 你也许会失去冷静,但一定不能失去全局观

哈佛第八课:决定是一件简单的行为,不需要过长的神经回路

 哈佛没有末日学说——再可怕的决定也不是人生的灾难

 决定就是决定,错误就是错误

 错误决定行为的哈佛心理分析

 做错决定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摆脱决定对你的束缚,哈佛告诉你如何取胜

 哈佛从不“负责”——“行”在于你,“果”也在于你

试读章节

心理学上把选择定义为个人主观行为,是由个人接受信息之后对当下的情况做出评估,然后判断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做出的趋向性行为。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远远超过书本上的理论,因此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要做出无数个决定,而正是这些决定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走向。一个正确的决定可以成就我们的辉煌,一个错误的决定也可以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因为决定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才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去学习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如今的各种心理学教材,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在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或者说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然而根据人们懊悔的概率来看,我们做出的大多数决定都有一定的缺陷,那么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总是做错决定,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样的决定是错误的,或者是正确的?

哈佛大学心理课上有过这样一个调查:教授给出三样事物——事业、健康、爱情,而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件来完成,当时的大学课堂里,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0岁,大约64%的学生都选择了事业,25%的学生选择了爱情,只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健康;而当你把同样的问题拿到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人群中去调查,得到的结果是——超过70%的人都选择了健康。那么究竟哪种决定是正确的呢?答案是都没错,这三项选择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没有错,只有是否最能适应你当下的需求,是否最能够在现阶段获得满足感。在满足这两种条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一个人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有充分的时间和干劲儿,我们可以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去通宵完成一个项目,甚至可以透支自己的精力去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当然没有任何不妥,因为年轻就是一种资本,在这种资本被认可的情况下,决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显然更符合20岁人的心态;然而对于45岁以上的人,他们的事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随着时间流逝,年华却在一点点地衰败,这时候的他们更想让自己的身体留住那份健康和精力,因此年纪越大的人越倾向于选择养生,对于这些人而言,事业已经不是奋斗的主要目标,获得一个长久平安喜乐的生活才是主要的目标。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决定的对错是要根据时间而定的,而不是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会有不同的决定策略,因此在我们评价一个决定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参数。如果你用40岁的心态去评价20岁的决定,那么你怎么都不会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反之也同样如此。所以心理学上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具有时空联系的,脱离了现实的行为也就毫无意义,决定也是一样,离开了个体环境和主观意识,对或错就都无从谈起。

“对与错”不论用何种语言来说都是一组反义词,在意义上它们永远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实际上在我们做决定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对错的,有的只是合适或者不合适,长远还是短见,有利还是有害。现实中我们自然希望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能够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而这种利益最大化显然不可能一视同仁,于是有了“自私自利”这个词汇。然而在我看来,正确的决定不外乎三个条件:

第一,和适宜。正确的决定必须是顺应现实环境的,是与现实接轨的,比如说马克?扎克伯格在面对雅虎高价收购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自己的facebook,因为那时候facebook仍然处于成长时期,每个人包括扎克伯格自己都知道这是一块还有利可图的宝地,为了一次性的高价放弃今后的全部可能性,显然是愚蠢的,所以当时扎克伯格拒绝雅虎的收购应该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几十年后facebook渐渐被网络新环境下的各种社交网站冲击,导致自己的创新性和优势渐渐变得不明显,也许也会面临摘牌的危险,你能说当时扎克伯格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吗?显然不能,因为决定是有时效性的,如果在当时的环境下你做出了你认为最正确的决定,而那个决定确实是当时最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第二,够长远。有远见一直是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说过决定是有时效性的,那么决定也是有保质期的,有些决定此时也许非常正确,但是随着事件的变化,很快就会变得很不明智。这种变化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充分考虑变数,充分考虑决定的结果。当年的苹果公司把乔布斯请出董事会,是因为他的固执和不好相处,可是很快苹果公司就发现没有了乔布斯,它们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优势迅速滑坡,于是苹果公司在乔布斯正在动画制作行业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又把他请回了苹果公司。当我们计算一个决定的成败时,总要考虑到各方因素,而面对自己的决定受到的各种制约,及时调整显然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方法。

P2-4

序言

哈佛大学,一个伟大而又熟悉的名字,我想你一定对它不会陌生。你也知道,在这座专门“制造”成功者的思想宝库里,曾经走出过8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这些杰出的哈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懂得如何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生活中,人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决定常出错?”这确实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哈佛行为心理学的重点研究课题。无论你拥有怎样的身份,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每天都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必须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小到早餐应该吃什么,上班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大到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谁走进婚姻的殿堂……如何做决定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事实上,我们的人生也是由各种选择和各种决定组成的,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学校,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有时候你会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欣喜,因为经过时间的检验证明它是正确的;有时候你也会感到十分懊恼,因为自己的决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哈佛精英们是如何做决定的——超级富豪比尔?盖茨选择退学研究电子计算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微软王国以及财富梦想;马克?扎克伯格在面对雅虎的高价收购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于是世界上有了facebook这个软件;行为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选择研究“幸福学”,所以才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这些哈佛名人都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人生即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做出决定的过程!如何做决定,也就是如何过好我们短暂的一生。因为正确的决定将让我们走向人生的巅峰,而错误的决定则有可能酿成悲剧,甚至影响我们一生的前程!

“做决定”听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可是它却像人生的陷阱和诱惑一样,时常让我们犹豫不决,并且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做错决定之后满怀懊悔与自责,真想让时光倒流,再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

可惜时光无法倒流,我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无论我们做出怎样错误的决定,也不管这个决定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苦果,我们都必须去接受它。

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我们走出做错决定的困境吗?哈佛教授的8堂行为心理课将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在本书中,你能够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去了解人们是如何做错决定的;决定本身是一种怎样的过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做错决定;做决定之后我们又该如何进行修正和弥补……各种你所关心的问题,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当然,哈佛的行为心理学研究并不只是单纯地告诉你结果,还会让你知道“为什么”、“怎么做”。  在本书中你不仅能够读到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案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一样,而且还能读到哈佛名人以及各界精英是如何做决定的,让你在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中领悟到“做错决定的根本原因”,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避免做错决定。

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无数的决定在等着你。如果你今天的生活源于过去的选择,那么现在的选择将决定你未来的生活。所以,请你从现在拿起这本书,做出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什么我们的决定常出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秀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90948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5028097
中图分类号 C934-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5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