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强国志
内容
试读章节

为什么要学历史

史也!史也!此乃梁启超昔年任清华大学导师时之两叹。风卷云残,烨烨雷电,倏忽已有百年之隔。然平旦自思,虽跨越百年风尘内心仍不可息息平静。史学所蕴涵之学问綦为繁复,恰似卉园之中百木蓊蔚,奇花熌灼。其博大精深,其瑰奇奥诡,不一而足。屏心窒气而思索历史之渊博,不得不为其精妙所摄魂夺魄。

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崛起皆是一段辛酸坎坷的荆棘之路。无论是秦人之崛起乃至一天下,还是罗马人之崛起而立帝国,其中苦难艰辛皆不胜枚举。批一民族国家之崛起史,观先人如何披荆斩棘,于自身资质之提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当代现代史大家徐刚先生曾言:“当今之世,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文化却日益继日地沉沦。”诚哉斯言!若将当代喻为纸鸢,则历史恰如筝线也。不学历史则犹如筝线绷断,而人如无方之民矣。当今多有人于历史不屑一顾,喻为沉疴旧习而不闻不问,而自诩为时尚。却焉知“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新”之理。即欲出新亦非源于基础?旧的亦是新的,其之所以日新,正所以全其旧也。

世人常将文史哲并列。历史既然居中自是左右逢源,承上启下。学史文功自然增益,而又作为哲学之根基。放眼当今文学名典,何家又不是字里行间充蕴历史。骚人才士吟歌作对,何人又不是诗词赋曲博采众典。史之于文,其分量未可小觑。论哲学则与历史又似唇齿之密了。哲学之形成无外乎事件反复之规律。事件即历史,历史即佐证。哲学家之哲学理论脱离历史即荡然无存了。

大凡成功人士皆需能言。谈笑之间,豪兴之际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莫不起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效乎?若言正式演讲则博古通今更显文化了。陶冶的是才情,增益的是智慧,此即历史之功效也。未入历史的大染缸,那学识闻见便不禁总是花凋木孤,管窥蠡测。

学习历史则可以明了人类发展之轨迹,对于事务演变之规律便可知晓,古人所谓“格物”是也。但通晓历史,则可解释当今种种乱象产生之原因,若历史知识觳薄则靡知社会之演变。为政之人必学历史,因其于历史中可以搜得古人瑰玮之见解以施诸今世,且演变之规律了然于胸方可不违大势正确治理国家。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多浮躁,鲜有平心静气抱卷而诵者。故浮躁之人多学低才浅,不耐学习。若一人博学多识则断难有浮躁之态,因已入学习之门,不再孜孜于肤浅之事务。历史便可起此充实学问之作用,或可作为浮躁社会之调剂。

我国对历史学习之力度尚不足,学生对于国家文化、脉络或不尽了然。若能知晓学史之重要性,则历史学习之风兴可跷足而待。题一诗云:

千年智慧悉收储,欲新还需先学古。  古今递嬗几何多,读史总可觇脉络。P88-89

作者简介
葛良一,1999年9月出生,现就读于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二(AP)班。国家二级运动员(乒乓球),钢琴演奏级,爱好先秦历史、传统文学与写作,在学校先后创办“历史社”与“国学社”。2015年1月以《商鞅变法对当今中国法治的启示》一文获得广东省佛山市举办的“中国梦·法治路”征文比赛二等奖(系获奖的学生),并发表于《佛山研究》。
后记

此书可以遂愿撰毕,颇令我欣慰。详细计来,则搦管操觚亦有三年之久,非一蹴而就。在繁重学业之余,有如此速度亦颇有始料未及之感。

我于历史、国学方面之兴趣,实非“有缘”二字无法概述。十岁那年,父亲一位友人赠予一套书,名《大秦帝国》。彼时尚是顽童,靡知所云,且见其篇幅卷帙浩繁、内容浩如烟海,不肯轻易启之。十二岁那年,幸蒙父亲另一友人之大力推荐,得观《大秦帝国》第一部电视剧,遂对秦史产生了綦为浓厚之兴趣,立时将《大秦帝国》由书架取下,刚读两页便爱不释手,竟在三月内连读三遍(一遍十一本,共500余万字)而意犹未尽。读毕,又萌生谒见《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老师之心。经父亲友人引荐,2014年4月终于在海口得蒙孙老师伉俪赐见,欣喜之余荣幸万分。在孙老师鼓励与指点下,回家后又将孙老师所著之《中华文明正源新论》、《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三册)共四本书购入囊中。读罢,对于先秦历史之理论已有轮廓。此后对于先秦文献之研究较前更为上心,但有闲暇悉付诸先秦史著作之研读,由此便与《史记》《战国策》《荀子》《商君书》《韩非子》一类原典结下不解之缘。

十四岁那年,受父亲影响,始读徐刚所撰之《梁启超传》,遂对梁启超产生了浓厚敬意。其文笔、思想亦令我奉为至宝。其后又读梁启超之《先秦政治思想史》,复结合孙老师之理论,于先秦历史更能觇察入微。我于写作之时,常以孙老师、梁任公之著作拿来比较。常觉一人之观点已将问题尽述时,另一人又别开新径,两相结合总令我有所获。我亦常谓孙老师、任公如两座巍峨连绵高山,而我犹山问小涧,水澌澌寻路于大山缝隙之中。

去春寒假,又将《红楼梦》拿来捧读。其故事情节委婉生动牵人心魂,其诗词妙语美不胜收。黛玉之冰清玉婉、宝钗之款款落落、湘云之爽快聪颖、各丫环之稔色秾姿,不一而足。之后佳人落魄,瘗玉埋香,直教人感喟唏嘘,流连忘返。闺阁之事历历在目,萧然之景令人触目伤悲。我爱《红楼梦》至深,无论平时功课多紧,还是假期写作任务多重,除抽空阅读外,每晚必听一集《红楼梦》原著朗读方可释怀。《红楼梦》描写人物景致入木三分,读时每每已觉身处园中,宝黛钗等人形在眼前,偶有动静,方如梦初醒,恍如隔世一般。后又比观八七版《红楼梦》电视剧,化文字为图影,配诗词以音乐,更觉红楼构思之精妙,令人如痴如醉,竟至常常泪面。

我自读毕《大秦帝国》后,常感同龄人对于中国先秦文明乃至中国历史之无知。先秦文明乃中国文明之源头,其时代之欣荣昌盛难以尽述。当代同龄人中许多人膜拜西方文明,穿着衣食娱乐无不以模仿西方为荣,徒崇物质文明却缺乏真正之精神追求。若无真正之精神追求又焉能成涅槃大才?为愍恻故,我十四岁时便抱定写成此书之愿,希望借此培养同龄人学习国学之兴趣以增益精神之追求,同时生发出爱国强国之心。十五岁进碧桂园学校读书时有感于诸多同学崇洋心态,此念更浓。其后每有闲暇便作一文,铢积丝累竟亦集腋成裘,得遂夙愿。

文末,首先要对孙皓晖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与谢意,若无孙老师之《大秦帝国》及另外几本理论书籍为我打下基础,我断无写成此书之可能。另外亦要对同学邓文琪、黄靖彤、许明璞表示感谢,彼等于我撰写《中国语文教育改制论》一文时无私将自己平素作文提供我作为案例,为该文增色不少。我亦需对阿梅阿姨表示感谢。她在去年暑假期间、母亲外出之际照顾了我两个星期,让我得以安心写作。她每每做完饭必定用电风扇帮我吹凉,令我十分感动。最后需向父母表达最为浓厚之谢意。母亲梁晶一直默默奉献,对我的生活起居体贴呵护无微不至,并对我写作极为支持,但凡需参考书籍,即上网搜购,为我免却了一切后顾之忧。父亲老夫则是我最应感谢之人。除了他引我上路之外,我每文但出,父亲总为第一读者。对文章字字斟酌,句句拿捏,小到辞藻修改,大至逻辑调整,并时常与我展开讨论,让我获益良多。

本春竣笔,百感猬集,觉许多话题尚可大作文章,然而时不怜人,荏苒已至开学时分。若他日再得闲暇。自需再行撰文以弥所不足。

中华文化传承路途漫漫,在当今社会极需敢于振臂一呼之人。我虽学识觳薄,然愿在同龄人中开声呐喊,行我心中之所安。

文中纰漏实难尽善,还望读者不吝斧正。

2017年2月5日

目录

历史篇

 礼制浅考

 商君再考

 秦亡新论

杂论篇

 商鞅变法对当今中国法治的启示

 为什么要学历史

 重读中国文明史

 中国语文教育改制论

 读《红楼梦》的三重境界

 管窥《红楼梦》的文化价值

 健体说

 析中国古代美女于文明之价值

 纪褒姒

 悼黛玉

游学篇

 黄坑小学支教有感

 入庠序犊子初遇挫 探寒舍彝俦洗风尘

 哈佛夏校记

 南极游记

后记

序言

殷殷热血少年心——为《少年强国志》序

这本书,跳动着一颗炙热的少年强国之心。

这本书,字里行间涌动着一个求学赤子的家国情怀。

初识葛良一小友,是在几年前的一次聚会上。良一的父母朋友群,多有《大秦帝国》书友。大约受此感染,高小的良一就酷爱《大秦帝国》,并写下了不少碎片文章。进入中学,良一思维水平快速增长,凡读书必写笔记感受,颇见论说功底,亦不乏思想火苗丛林般地闪烁。其中,就有读《大秦帝国》的几篇笔记。聚会初识,小良一虽也拘谨,却不失健谈,我们就《大秦帝国》以及其他的一些历史文化问题进行了杂说式的沟通,其少年睿智让我很是感慨。自此之后,我与良一小友成了忘年交。每年春节,良一小友都会来海南与我一叙。

良一小友的这本书,是他课余的一系列杂感随笔的合集。少年的纯真执着与文笔的练达成熟俱在,令人大感青绿新颖。从治学态度和学识积累上看,实属难能可贵。例如,对礼治源流的梳理,对商鞅变法的剖析,都是具有一定的学术眼光与学术功底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是良一受我的《祭秦论》影响,写出了《秦亡新论》。其中,查阅了《史记》《汉书》《管子》《晋书》《太平寰宇记》等一系列史料,对历史上的秦代的赋税劳役的征发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证,进行了诸多数据与事实的对比辨析,在文中对“田租二十倍于古”“口赋二十倍于古”“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等不尊重史实的言论尽皆驳斥。良一小友的这一文章,跳出了一般的历史考据,运用了文明发展史的理念,有一定的高度。

我欣喜于良一小友这样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不盲从于教科书,他们正在走出历史的误区,以客观和文明的理念,对中国文明最重要的根基时代进行重新审视,并将最终确立中国文明复兴一代的基础认识。

我不识君,君不识我,君之热血,殷殷荐我。

这是《大秦帝国》中年青的商鞅被一位素昧平生的风尘布衣舍身相救之后,在其墓前的热泪悼辞。最简短的表白,最大义的担当。这是说,有价值的交往,其意义不在利益的离合,而在道义的同一。

祝愿良一小友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2017年3月10日于海口积微坊

内容推荐

葛良一著的《少年强国志》是一个17岁少年所撰写的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论文、随感结集,分为历史、杂论、游学三篇,其历史篇,主要是对礼治、商鞅等方面的考释;杂论篇则主要是作者对历史、文学的杂感,包括《为什么要学历史》,《读<红楼梦>的三种境界》等,游学篇主要是作者少年支教以及游历哈佛、南极等地的文章。从本书可以见其较为渊雅的知识、充满锐气的文笔,体现了当代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爱国强国之志。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亲自撰序推荐,对其奖掖有加,认为本书“少年的纯真执着与文笔的练达成熟俱在,令人大感青绿新颖。从治学态度和学识积累上看,实属难能可贵”。

编辑推荐

葛良一著的《少年强国志》内容包括:礼制浅考、商君再考、秦亡新论、商鞅变法对当今中国法治的启示、为什么要学历史、重读中国文明史、中国语文教育改制论、读《红楼梦》的三重境界、管窥《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健体说、析中国古代美女于文明之价值、纪褒姒、悼黛玉、黄坑小学支教有感、入庠序犊子初遇挫探寒舍彝俦洗风尘、哈佛夏校记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强国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良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116126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7-06
首版时间 2017-06
印刷时间 2017-06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17104303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