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因画名室与乾隆内府鉴藏/紫禁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张震,1975年1月生,2004年到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工作迄今,主要从事书画的陈列、保管和研究工作,现任书画部副研究馆员。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清代乾隆内府书画收藏和宫廷绘画的研究,发表论文、文章十余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言

绪论

第一章 鉴藏中的皇帝与臣工

 第一节 皂帝与词臣的瓦动

一、鉴定与品赏

二、唱和与品题

三、著录的编写

四、藏品的来源

五、君臣的默契

 第二节 参与鉴藏者

一、被称为“题跋狂”的皇帝

二、南书房词臣与懋勤殿翰林

小结

第二章 鉴藏与整理

 第一节 日常书画分等的制度

一、日常的书画分等

二、分等与装潢、保护

三、分等与钤印、标签

四、鉴定、分等与懋勤殿

 第二节 鉴定、考订与整理

 第三节 分官存储与日常保管

 小结

第三章 鉴藏的取向与品评

 第一节 鉴藏的取向

一、《名画荟珍》

二、鉴藏的取向及其原因

 第二书品评观念和方式

一、文人化倾向与执中性

二、综合引用正史、画史与执中的立场

小结

第四章 鉴藏的功能与意涵

 第一节 藏品与逸乐

一、卧游

二、烟云供养

三、品题寄兴

四、以志岁月

 第二节 品赏与茹道

一、“一事三益”与“三友”

二、对绘画内容、收藏者的评论

三、隐居与心系天下

四、稽古右文

 第三节 绘画鉴藏与明君形象的塑造

一、《五牛图》的鉴藏与春耦斋

二、《诗经图》的整理与学诗堂

 小结

第五章 理想的鉴藏形象

 第一节 对鉴藏家的褒贬

 第二节 理想的鉴赏模式

 第三节 收藏的理想

一、对著录的重视与建立完整收藏的意图

二、世守的观念

 第四节 寓意不留意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网、画与文字

一、图与画

二、图画与文字

 第二节 内府图画收藏的功用

 第三节 乾隆内府书画鉴藏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从六朝开始到清代,皇家鱼阊收藏,汇聚文萃,代代相传,绵延不绝,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的独特性。清乾隆时期,内府壹回收藏及至鼎盛。由张震所著的《因画名室与乾隆内府鉴藏》以乾隆内府“因画名室”的鉴藏活动为中心,利用书画著录,诗文集、档案、笔记等资料,力图把绘画鉴藏活动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分析,论述了乾隆内府绘画鉴藏活动中皇帝与臣工的互动,内府鉴定、品第、考证、储藏、装潢书画的制度,内府绘画鉴藏的取向和品评观,绘画品赏的功用,鉴赏与收藏的理想等五部分内容,比较深入地揭示了乾隆内府的书画鉴藏机制和观念。

编辑推荐

由张震所著的《因画名室与乾隆内府鉴藏》的叙述即从与“因画名室”有关的事件而展开。在微观上,本文使用当时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尽可能查找当时在场者的不同记载,充分利用当时的历史记载和现当代的研究,尽量客观叙述和解析一个个鉴藏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宏观上,本书联系当时和稍早或稍晚的习俗、制度、趣味风尚等,进行分类、梳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力求把具体的活动放到一个宽广的背景中进行评析,从而揭示两个问题:乾隆内府的书画鉴藏机制和观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因画名室与乾隆内府鉴藏/紫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409667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6-12
首版时间 2016-12
印刷时间 2016-1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642
CIP核字 2016314790
中图分类号 J212.052,G894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54:12